塔羅牌藝術對正在製作作品集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個性和發展空間的設計素材,非常適合運用到插畫作品集中,比如角色設計、場景敘事插畫和書籍插畫等方向,不僅美觀,而且充滿了文化的隱喻和內涵~題主是做畢業設計其實方法也跟藝術留學的作品集差不多。

下面我會從塔羅牌的起源、歷史、內容、類型以及最前沿的插畫設計優秀案例來做具體的講解與分析,以及如何將塔羅牌運用到我們的插畫作品集中,需要注意哪些要點!更多關於藝術留學作品集製作或者擇校的問題,都可以後台私信。

我們開始正文。

Part 01 什麼是塔羅牌?

塔羅牌起始於公元前3世紀,於3-14世紀中發展形成,集合了多國神秘學、基督教、猶太教、埃及神話、星座、數字符號、象徵學等自成一格的嚴謹占卜體系。

10-17世紀由於歐洲主導的天主教的保守氣氛和基督教系統禁止占卜的規定,以至於塔羅牌逐漸放棄原本的占卜形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擔任了紙牌遊戲的功能,漸漸演變成如今我們生活中所常見的撲克牌。

進入21世紀後,塔羅牌在世界中的影響更加廣泛,不再拘泥於英語系國家,美國、日本、新加坡、台灣都把塔羅牌視為一門非常受歡迎占卜術。

塔羅牌最初從歐洲興起,如今作為一種全球通用的占卜語言,日漸在世界範圍內流行。它涵蓋了宗教(如基督教、猶太教)、神話典故(如希臘神話,埃及神話)、和跨文化體系。

美輪美奐的圖像,充滿敘事性的顏色、象徵符號和故事,塔羅也逐漸發展為了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被人們所關注,很多藝術家設計師喜歡將它作為元素放在作品中。

塔羅牌傳統上要畫多少張?

78張。

數字牌從1(或Ace)至10,及四張人頭牌(包括皇帝、皇后、武士和騎士)。此外,塔羅牌還具有獨立的王牌套裝和一張被稱為愚者的卡片。

比如神秘主義者使用的78張塔羅牌有著兩個不同的部分:

1.大阿爾克那牌 major arcana(也叫王牌,由22張不帶花色的卡片組成)

2.小阿爾克那牌 minor arcana

共56張,分為四組,每組14張卡片組成

四組分別是:

這四小組牌,每組各佔14張牌。全部都是由十張數字卡——Ace〈1〉至10,再加四張宮庭牌〈Court Card〉——隨從〈Page〉、騎士〈Knight〉、皇后〈Queen〉、皇帝〈King〉構成。

杖類牌:屬火,是描述關於創造力與行動力,和生命一類的內容。

杯類牌:屬水,是描述關於愛、情感、關係與環境。

劍類牌:屬風,是有關力量與野心、慾望之類的描述。

星類牌〈或者叫錢幣牌〉:屬地,是關於財富與金錢等等相關的內容。

然而,在現代的神秘塔羅牌甲板中,權杖一般會稱為“魔杖”或杖或棒,錢幣通常會稱為五角星或是圓盤。

Part 02 塔羅牌分為什麼類型?

塔羅牌主要分為馬賽體系、偉特體系、托特體系,威斯康緹塔羅及其他體系,不同的體系之間,對於每張牌的解釋不盡相同,大牌的排列順序也不完全一致。

1.馬賽體系Tarot of Marseilles

馬賽塔羅牌是出自法國馬賽的經典塔羅牌。這種塔羅牌畫風樸素簡潔,內容一目了然,只是單純的畫出與該牌數字同數量的牌組象徵。

例如:聖杯四基本上就畫四個聖杯。沒有過多的裝飾,在法國的使用相當普遍。馬賽體系的色彩也比較簡單粗暴而且統一,以藍、紅、黃為主色。

2.偉特體系The Rider- Waite Tarot

偉特體系塔羅牌不僅普遍性廣,而且充滿了敘事性。偉特體系塔羅牌完善了馬賽體系的簡單圖案,使用具體生動的故事圖像來呈現小阿爾克納的意義,色彩多樣、生動易懂的同時具有神秘學的內涵。

後來大多數的塔羅牌都沿用了偉特塔羅牌這一體系,在國際上影響最深、發行量最大。

3.托特體系Thoth Tarot

被稱為黑魔法塔羅牌,畫風暗黑。其設計師亞歷斯特·克勞利在1920年代曾被稱為是世界上最邪惡的男人,他設計的這副塔羅牌也因為其黃金黎明協會黑魔法師的背景,而添加了神秘的色彩。

此牌更加抽象,強調塔羅牌的神秘學意義。

Part 3 如何運用在插畫作品集中?

1.特殊元素以及文化背景:

在使用塔羅牌元素前,我們需要了解像徵符號,比如在不同宗教、神話典故、跨文化體系中的顏色和文化象徵符號等等。並將這些元素運用到自己的插畫作品集創作中。

舉個例子:

A.顏色方面:

B.象徵符號方面:

C.神話典故方面:

塔羅牌是多國神秘學、基督教、猶太教、埃及神話、和星座的集合。

拿埃及神話塔羅牌舉例,大阿爾克那牌(major arcana,王牌)是由古埃及神話中的男神和女神組成,其中的女祭司是古埃及女神Isis伊希斯(古代埃及司生育和繁殖的女神),也是荷魯斯Horus的母親。

2.創新屬於自己的文化符號

我們也可以創造專屬於自己的文化體系和象徵符號,比如兩個星星代表“希望”,比如我們可以創作自己世界體系中的男神和女神,並將他們對應到The Fool, The Emperor, The Lovers中 。

這裡我們可以參考已有的著名塔羅牌體系,比如馬賽塔羅牌、偉特塔羅牌、托特塔羅牌等等。

也可以參考上文提到的多國神秘學、基督教、猶太教、埃及神話和星座。

3.注意插畫創作中的構圖、色彩和敘事性

你是更傾向於單一人物占主導、忽略背景的構圖,還是傾向於豐富的前中後景,充滿了故事情節的飽滿構圖?

你是更傾向於使用馬賽體系的簡單符號表達方式;還是偉特體系的敘事性圖像?

你是更傾向於使用馬賽體系的紅、藍、黃的簡單配色(或者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發揮,比如使用統一的粉、橙、藍配色貫穿整套塔羅牌);還是更傾向於偉特體系豐富多彩的配色?

4.明確的、統一的風格

讓我們通過藝術家的具體作品來才考一下吧!

韓國插畫師libet_hs

韓國插畫師libet_hs的塔羅牌插畫以神聖迷人的少女為主題,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璀璨奪目的金色裝飾。置身於銀河的美麗少女充滿了命運、榮譽、愛情、未來的隱喻。

她的畫風偏向於日韓式。是目前插畫市場比較流行的畫風。

地中海的藝術家 Alba Ballesta González

來自地中海的藝術家Alba Ballesta González用柔和的線條、溫暖的顏色、和生動的人物表情繪製出瞭如今最炙手可熱的塔羅牌WHITE NUMEN TAROT。

她的作品簡潔易懂,讓人一目了然且充滿了個性,這種偏向於扁平畫風加生動肌理的插畫風格是如今最時興的,非常值得借鑒學習!塔羅牌系列中的色彩統一和諧也是我們格外要注意的。

插畫師Charlie Crayons

插畫師Charlie Crayons 的塔羅牌系列只使用了簡明的線條和黑色和白色。這種繪畫手法以最直接的方式突出了主題。他的作品注重點、線、面的結合,並且使用了很多神話的文化象徵符號,比如荷魯斯之眼、埃及貓神和法老權杖等等。

這種借鑒學習已有的文化體系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

插畫家安德魯·斯沃茨(Andrew Swartz)

木製塔羅牌是一種塔羅牌,其靈感來自自然和死亡,並混合了迷幻劑。這款塔羅牌由插畫家安德魯·斯沃茨(Andrew Swartz)創作,之所以被命名為木製塔羅牌,是因為這是畫家使用石墨、彩筆和丙烯酸在木板上創作的插畫。木紋作為塔羅牌圖像的背景。

我們也可以用動物和植物來表現塔羅牌中的人物,這樣的隱喻手法往往更加讓招生官眼前一亮!

相信大家對美國動畫片《辛普森一家》都不陌生。在其中的一集《麗莎的婚禮》中,出現了一張印著一隻歡樂松鼠的塔羅牌。在這個惡搞情節的影響下,松鼠塔羅牌開始風靡於現代人的塔羅牌桌上。不知道安托萬·庫爾·德·熱伯蘭(Antoine Court de Gébelin)看到這張塔羅牌會有什麼感受?

松鼠塔羅牌

熱伯蘭是生活在18世紀的一個牧師。他在其多卷本的著作《原始世界》(Le Monde primitif)中發表瞭如下看法:塔羅牌中蘊藏著古埃及的秘密,古埃及的巫師將他們神秘的力量置於牌中,因而塔羅牌本身也具有了靈性——在此之前,塔羅牌只用於簡單的紙牌遊戲。

其實,熱伯蘭的理論毫無根據,因為他根本讀不懂埃及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直到19世紀才被逐漸破譯)。儘管如此,塔羅牌還是因為他的言論風靡起來了,並且有了測算命運的新功能。

所以,假設熱伯蘭有機會看到這張松鼠塔羅牌,他會有什麼反應?答案取決於塔羅牌到底是一種永恆、神秘的智慧集合,還是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變化的一種紙牌遊戲。儘管塔羅牌人物是相對固定的,但仍舊有新的形象加入其中——這和文化環境有著莫大的關聯。那麼第二個問題來了:塔羅牌的藝術是如何和社會變化、科技進步、審美變遷聯繫起來的?

富有家庭的吃磴遊戲(Trick-Taking Game)

威斯康提-索弗薩塔羅牌

中世紀時,剛剛出現的塔羅牌並不是用來占卜,也很有可能不是埃及人發明的。現存最早的塔羅牌來自意大利,由當時的貴族委託製作,這和私人訂製的肖像是類似的意思。

威斯康提-索弗薩塔羅牌(the Visconti-Sforza Tarot)目前並不完整。它是米蘭的宮廷畫師博尼法喬·班寶(Bonifacio Bembo)受威斯康提家族和索弗薩家族的委託而製成的。由於技術的原因,人物的造型並不是非常準確,整體上趨於平面,但臉部的描繪較為寫實,特別是人物的目光非常有神。牌面的背景是圖案繁複的金色掛毯,人物身上也有很多金色的飾物,這些都突出了家族顯赫的地位。人們認為,牌中的很多人物形象來自家族成員,而出於畫面需要,藝術家也在很多地方寫上了家族的座右銘。不過,這些塔羅牌是為了玩吃磴遊戲所做的,遊戲的玩法大概類似今天的橋牌。 (但是很顯然,保存下來的這些牌並沒有被用於遊戲,因為它們的保存狀況非常良好,不像是反復被手摸過用過的樣子。)

18世紀的康弗版馬賽塔羅牌

康弗版馬賽塔羅牌

由法國雕刻家尼古拉斯·康弗(Nicolas Conver)創作的馬賽塔羅牌(Tarot de Marseille)採取了木刻版畫的形式,於1760年面世。現在流行的很多塔羅牌都是以此為原型的。此套塔羅牌的粉絲眾多,其中就包括邪典電影(cult film)導演亞歷杭德羅·尤杜洛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他也曾親自設計塔羅牌。儘管康弗的作品並不是第一版馬賽系的塔羅牌,但卻因對天藍和薄荷綠的運用而備受收藏者青睞。除此之外,黑色的邊緣線和版畫特殊的陰影效果使得圖案非常簡拙,更為這種古老的智慧增添了神秘的氛圍。

這版塔羅牌的流行還得益於另外兩個因素。一是當時印刷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使得作品的大量複製成為可能;二是19世紀的法國神秘學者艾利法·萊維(Éliphas Lévi)和艾特拉(Etteilla)對唯靈論的大肆宣揚,使更多的人對測算命運產生了興趣。

新神秘主義

萊德-韋特·史密斯塔羅牌

萊德-韋特·史密斯塔羅牌(the Rider-Waite Smith deck)在1909年問世,是第一套廣泛流行的英語版本,也是目前最流行和最有辨識度的版本之一。這套塔羅牌的作者為帕梅拉·科爾曼·史密斯(Pamela Colman Smith)女士,她在通靈論者A.E.韋特(A.E. Waite)的指導下完成作品。史密斯和韋特都是金光黎明會(Order of the Golden Dawn)的活躍成員,該組織致力於探索超自然現象和神秘學。

史密斯是一個傑出的藝術家。她為78張卡片都做了盡善盡美的插圖,從而使得這套塔羅牌成為占卜師們爭相收藏的對象(在之前的版本中,主牌和副牌的待遇並不相同。22張主牌非常精緻,而其他卡片則相對粗糙)。主牌的形像多依照馬賽塔羅牌的形象繪製,不同的是,史密斯採用了新藝術的風格(Art Nouveau),裝飾性更強。在這套塔羅牌中,即便愚者看上去都是溫文爾雅的:他手握鮮花,戴著插有羽毛的帽子。而身上佈滿花藤的束腰外衣就好像是出自威廉·莫里斯之手。

一個神秘主義者的純粹幾何學

透特塔羅牌

透特塔羅牌(the Thoth deck)得名於埃及神話中的月神:透特是眾神書吏,是藝術和知識的保護神。這套塔羅牌是藝術家弗里達·哈里斯(Frieda Harris)在“世界上最邪惡的男人”——神秘學者阿萊斯特·克勞利(Aleister Crowley)的指導下製作的,完成於1940年代。

這套牌的審美與萊德-韋特·史密斯塔羅牌完全不同。哈里斯對幾何學很感興趣,其風格讓人想起瑞典畫家赫爾瑪·愛芙·克林特(Hilma af Klint)的作品——克林特也是一名畫家,和哈里斯一樣關注唯靈論,並且痴迷鑽研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的著作。克林特被認為是歐洲的第一個抽像畫家,而很多人認為,她異於常人的畫法來自於神明的指引。 (我們也可以如此形容哈里斯,因為克林特和哈里斯一樣,都是從克勞利那裡獲得的靈感——克勞利是一個靈媒,以能夠和神秘力量對話而著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