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算命是看的一個人先天運勢走向,比如什麼時候遇到結婚對象能結婚、一生有幾個孩子、人生中會有幾次大起大落等這種跟命運相關的問題。這類命理類預測方法有東方的紫微鬥數,面相手相,西方的占星星座等等。根本的方法都是根據一個人的性格和能力特點推測未來命運走勢的。

舉個看手相的例子,手相找個師父一輩子看一次就好,因為手相又不會整天變來變去,沒有必要整天看。

而塔羅屬於卜類,看的是短期具體事件的現狀和發展。看的問題就不是關於命運大趨勢之類,而是生活中無數的小事。

舉個例子,一女孩跟男朋友吵架了,冷戰好幾天不說話,靜下來後女孩想和好,但不知道現在男朋友內心怎麼想。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時候就可以使用塔羅占卜下男生內心的想法。女孩了解了這些信息後再行動,一定比直接衝過去效果好。

再比如,你參加完公務員考試,在等成績發布期間百爪撓心,這個時候用塔羅牌占卜一下,對你來說就等於是提前窺探了考試結果。

你看到了,生活中是由無數的小事組成的,到處都有可以占卜的問題。

———————————————————————————————-

但是,占卜算命這些雖然本質是趨利避害,但是並不能代替主動行動。你想不通過努力,只占卜出個結果,就坐等好事自己發生,額,還是洗洗睡吧。

舉個栗子,一個學生考前來問卜,想知道自己考試是否順利。抽牌結束後,牌面顯示考試會通過。但是這個學生因為占卜結果好就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不認真複習了,最終考試失利。

因為占卜時,是按照當時這名學生的學習狀態推測的最終考試結果,會通過。而學生卻在占卜後改變了現狀,所以考試失利。

塔羅占卜不是宿命論,人生怎麼走,還是需要我們一步一步走紮實。

如果你經常有上述這種「坐享其成」的想法,那建議你還是不要占卜了。

一事一議。斷後,不再重複起卦。

反覆起卦,僅用於學習研究。不要當真。

如執意要出現合自己心意的牌面,才甘心,那就會受拖累了。

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合理的度。懂得適可而止,有所節制方能長遠。

命理之術也只是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事物的工具,但是再好的工具過度使用都會造成巨大的負面作用。命理之術也不例外

相信很多對命理之術了解不是很深入的朋友們,在心裡都有這樣一個疑問:命越算越薄是否是真的?占卜、算命到底會不會對我們的運勢和命運反而造成負面影響?

根據我的命理職業生涯的經驗,我發現只要不過分依賴這些東西,就完全不會造成任何負面影響。所謂的「命越算越薄」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卻完全拋開了劑量談毒性。

即便是沒有任何危害的事物,只要超過了一定的安全劑量,也是會產生危害的,舉個非常通俗易懂的例子:白米飯夠安全無害了吧!但只要是個正常的人都知道,白米飯吃太多了,超過了安全劑量,多到把胃撐破了,也是會鬧出人命的。但我們能說白米飯有害麼?

各種命理諮詢也是如此,當真正的遇到問題需要獲得一些指點時,它會對你產生有益的幫助;但完全依賴這些東西,過於頻繁的算命問卜,就反而變成危害了,到了這一步你已經淪為了命運的奴隸。

那些對於「命越算越薄」這個說法還有些擔心的朋友,只要你不是三天兩頭就算命、一言不合就算命的那種人的話,是完全不用擔心有負面影響的。拋開劑量談毒性純屬耍流氓

在我這敵占卜過的朋友,如果占卜的次數過於頻繁了,我也是會提醒他們,短時間內不要再繼續進行過多佔卜了,尤其是對同一個問題進行反覆占卜的情況。

命理之術是雨刮器,讓我們看清前方的路;剎車和油門在我們腳下,要安全駛向前方還是得靠我們自己。

如果心態擺得正就沒問題,不過心態擺得正的也不會多佔卜。

急於知道答案的人更容易因為知道而放棄了對生活的熱情和追逐。啥啥都有個度,能自己解決的就自己解決,能自己思考的就自己思考,能自己去體驗找尋的答案就不要指著牌或者其他什麼來告訴你,怕什麼有坎有坑,摔了爬起來,生活的智慧都在跟坑坑窪窪的鬥智斗勇裡積攢出來的。

首先,每次同樣的塔羅問題絕對不可以一題多問,如果有多問的話,請以第一個問題的結果為準。同一個塔羅問題,占卜的結果,以第一次占卜的結果為準,如果第一次占卜的時候覺得自己精力並不集中,問問題的方式和語言不太對,那麼你就調整精神狀態等三天後再進行第二次占卜,並以這個第二次占卜結果為準,三個月以內,不可以再針對相同問題繼續占卜了,主要是後續占卜的結果都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了。

其次,塔羅問題的問法不同,問題提出者如果冥想問題的時候改變了關鍵詞或者問法,也會影響整個結果的。塔羅一般推測一年或一年半內的未來,你問的整個問題,到底時間範圍是一個月,三個月,還是半年,一年內的結果,這個要記得提前就要限定好,問問題的時候,記得把這個時間範圍提到。如果每次問的時間範圍不一樣,那當然結果也會不太一樣的。

最後,算命是看整個命運的變化發展趨勢,塔羅擅長用現狀和過去來推測未來,過去很難改變,但現狀可以改變,如果這個占卜的事件,涉及的是你自己一個人的意志和意願的話,那麼你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現狀和結果。但是,一定要記住的是,這個占卜事件,涉及兩個人以上意志,意願和想法的時候,你即使通過自己的努力,也是很難去通過改變現狀並影響改變未來的。 「努力求」 和 」強求 」 是兩碼事情,懂否?

塔羅占卜和算命不一樣,塔羅屬於卜類,而算命屬於命類。卜類相當於一個人站在一個十字路口,占卜告訴你,以你現在的位置為原點向某一條或多條走,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甚至結果。這是具有很大的改善意義的。

而命類,屬於比較宿命的話題。舉個簡單的例子,妖精修鍊要渡劫,要遭天雷劈,命數在那裡,是躲不過的。命類相當於告訴你xxx是你的命數,它就要在什麼時候發生一樣。是人力範圍內很難阻礙的。所以常算命我個人認為,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它本身在那裡,知道了和不知道,它都在那裡。而占卜告訴我們,一切都在變化中,我們可以編織自己的生命。所以常占卜很正常,常算命並不一定是好的表現。

所以也就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占卜不受次數限制,而占卜當然包括塔羅。個人認為,只要你有足夠的耐性,一個問題問千遍百遍都可以,更不用說不同的問題進行占卜了。

可是為什麼有說法塔羅同一問題不建議重複問呢?

這個答案非常簡單,沒有那個必要。如果你自身沒有改變,塔羅占卜結果也不會改變(你會發覺有時甚至會出現完全一樣的牌,原理可參考榮格關於同步性的分析)。所以只有做出改變再進行占卜才是有意義的。

不同問題完全沒有次數限制。如果你是塔羅師,精力是首要的。如果你是顧客,等待的耐心和財力是首要的。

樓上有人提到原則,一天的限制次數。這有關個人,每位塔羅師都有不同的占卜手段,不存在在占卜次數方面的高下。

(5月17日更新)————————–

看到樓下有人提到占卜與算命之區別。抬舉算卦而貶低占卜,這是完全是錯誤的。

卦像是千變萬化的,占卜亦如此。克勞利就曾在《泰勒瑪辭典》一書中將托特占卜系統與周易卦象完美融合,建立了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占卜方式。很多塔羅占卜師選擇這個方法,這無疑為塔羅延伸出另一片天空。這樣的例子在術界還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

故我們可以得出的第一個課題:占卜與算命,是共通並可以融合的。

一個不夠了解塔羅的人,通常會認為塔羅如浮萍,追溯不到歷史,是沒有根基的。而這個說法在《紙牌占卜藝術》一書(可能是另一本類似的書,有誤希望得到指正)中被否認了。

如果說算卦的背後是周易,也就是東方的經典。那麼占卜的背後是卡巴拉,卡巴拉何其宏大,其地位與周易相當。我們固然不能崇洋媚外,但身為神秘學從業者,我們應當客觀分析問題,而非妄下定論。

那是否存在占卜者沒有算卦人看到的多呢?一個占卜新手和一個易界精英是不能比較的。占卜與算卦各有所長,占卜者與算卦人,不存在誰看的多看得少,只存在水平差異。

故第二個課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才是硬道理。我們不能局限於追求一角的風采,神秘學有太多的地方就像宇宙,等待學者去探索。在此安利一些書籍:

學塔羅該去再學些什麼來進步? – 知乎

另。樓下有位答主的回答在下不敢苟同,故提出反對意見,此人一味規避責任,扭曲本人實力,摺疊了全部回答。希望明眼人有能辨析,展開我的解說。

我提出質疑並認真舉例,這位女士不斷為我貼上騙子的標籤,用意之深不能理解。我有幾分水平,可以諮詢曾經在我處占卜的客戶或參照我的其他回答,自行判斷。

不得不說這位女士理解能力較差,我從未提出強制她修改答案,我認為命理方面個人見解不同,故希望給我回復,她逃避問題不正面回答,我只能無奈的認為,她本身沒有幾分學識,所以沒有能力回復,只能匆匆摺疊了。

——————————————

2017建成神秘學學習研究群組:

自己幫人占卜也找人幫自己占卜,從兩個方面都回答一下,都是不宜多佔

曾經一段時間,自己收費幫人占卜,嚴格控制在每天3個客人的情況下,一個月不到,感覺身體能量被抽走掏空的感覺,特別難過.PS當時我自己上班,主要利用晚上時間幫人佔~會有這種身體上特別不適應,就是反胃,注意力難集中,明明睡了一晚上覺被卻有種熬通宵的感覺,,令我實在無法解釋.

此外,有段時間我自己也給自己佔,找別人給自己佔,以及幫回頭客佔

接觸塔羅是因為喜歡一個男孩子,花了幾百的樣子去占卜,後來就想掌握這個技能,開始上路.但我想說的是~千萬不要頻繁占卜~頻繁占卜會消耗掉自己的運氣,讓結果變得更差,,,自己占卜一段時間之後,也完全不對自己的事感興趣了,還是未知好一點…曾經就是佔了自己能不能考上公務員,顯示不能後我直接書都不看了..

沒~~ 就同一個事一般3個月之內不要反覆算,不同人問的不同的問題你要是不嫌煩算一天都可以~~~

道教占卦有知天命夭陽壽的說法。

塔羅裡有一事一佔,同一個問題短時間內不能重複問蔔一說。我相信任何一個良心占卜師都不會給一個問卜者頻繁重複占卜一個問題,心態類日運類除外。

關於某位「菊菊」評論我庸俗膚淺,要我更改答案

那我改一下好咯

本來這個答案就是給不求甚解的人看個大概,所以拿個比喻

跟懂周易那些的人聊當然就不是這些內容了

但是你要把那些長篇大論說給不求甚解的人聽

就跟給小學生講高數一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