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特塔羅牌(Thoth Tarot, /ˌtoʊt ˈtæroʊ/)是塔羅占卜體系之一。由芙瑞妲·哈利斯女士(英語:Lady Frieda Harris)(Lady Frieda Harris)根據亞歷斯特·克勞利(Aleister Crowley)所傳授的神秘學知識繪製成塔羅牌。克勞利提到這副牌以律法之書(英語:The Book of the Law)(The Book of the Law)中,源自古埃及神祇荷魯斯所傳遞之預示作為其設計主軸之一。
台灣早期因《直覺式塔羅牌》一書搭配此牌銷售,坊間多以「直覺式塔羅牌」稱呼「托特塔羅牌」。然而托特塔羅牌本身設計原理、牌義與《直覺式塔羅牌》一書中所引入奧修靜心的詮釋並無直接關聯。
目錄
文章內容目錄
背景[編輯]
原本克勞利規畫以六個月的期間將傳統塔羅圖案符號轉變成更適合時代需要的運用,因而著手設計托特塔羅牌。然而他從1938到1943年,一共用了五年的時間才完成這個規劃,並且隨著托特牌的設計之拓展,這副牌內涵涉及到廣大的知識領域。克勞力與哈利斯二人對於托特牌的設計相當細心,加上哈利斯繪製一些牌卡數量多達八倍。
現在的美國遊戲公司(US Games Systems, Inc.)出版的托特塔羅牌包含由哈利斯女士繪製的兩款魔法師牌(The Magus card),這兩張都有明顯不一樣的特色與符號的設計及運用。這兩張牌不意味著可以適當的用於整副牌中,雖然是由哈利斯所完成的,但此並不獲克勞利所批准。對於塔羅牌愛好者而言,這兩張牌被視為額外的贈禮。
哈利斯與克勞利並沒有親自見到托特塔羅牌的出版。托特牌正式出版是在1969年由東方聖堂騎士團(英語:Ordo Templi Orientis)(Ordo Templi Orientis)首度全面印刷發行,然而這些最初發行的牌在許多品質方面比較不精緻,因而在1977年發行第二版本,重新攝製哈利斯描繪的塔羅牌。爾後一副更進一步的現代化托特塔羅牌在1986年誕生,於今日時下的托特塔羅牌乃是經過修訂後的最新版本,並且修訂版在1996年首度發行。
符號體系[編輯]
托特塔羅牌擁有豐富的符號體系,祂是建構在克勞利期許從許多不同的學科(包含科學與哲學)的象徵性符號給結合在一起,以及貼近他廣博的各門神祕學系統之知識(詳細說明他的托特之書);例如:倒吊人(The Hanged Man)與月亮(The Moon)圖像是來自埃及神話學(Egyptian mythology),還有圓盤公主(Princess of Disks)手持具有太極圖的圓盤。數字牌中的四元素象徵符號(權杖、聖杯、寶劍以及圓盤),每張牌的所描繪的圖案位置都是有經過精心設計與擺置的;例如:寶劍四(Four of Swords),這張牌克勞利命名為“休戰(truce)”,顯示出四把劍的劍尖朝向假想直角的中心,提示出可能為刺刀上的和平之忠告。托特牌的圖像都是一律完整的呈現以及始終給予鮮明的圖解。
托特塔羅牌的設計者 – 克勞利 亞歷斯特.克勞利(Aleister Crowley)是近代一位具有影響力的神祕學家、也是泰勒瑪(Thelema)的創始者。除了眾所皆知的神祕學、儀式魔法外,他在許多領域中皆有不凡的成果,對西洋棋、登山、文學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涉獵。
克勞利遺留下為數不少的著作,多為魔法儀式理論與少數的個人詩集。他最被人們所瞭解的乃是親自設計的克勞利托特塔羅牌。這副融合占星學、生命靈數與克巴拉等西洋神祕學體系的塔羅,直到今日還是受到各方占卜師給予高度的評價。在牌面的設計概念上,神祕學符號融入圖像的藝術構圖中,佐以獨特的配色呈現,使人深深地著迷,也因此成為當今世界上出版量僅次於韋特塔羅牌的塔羅版本。
未完成的劍橋大學學位 克勞利誕生於1875年的英國。 20歲進入了劍橋大學最著名的三一學院就讀,但在第二年一次神祕經驗後,震撼了他當時的心靈,此後開始涉獵各種神祕學、儀式魔法、煉金術等書籍,一腳踏入了神祕學的大門。經過了一年的學習後,他矢言終其一生投入神祕學的領域,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劍橋大學,沒有拿到任何的學位。三年的大學生活轉變了他原本預設的生命藍圖,為日後特別的一生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埋下金色黎明會分裂的伏筆 離開劍橋後,在朋友引薦下,克勞利加入了金色黎明會,開始了一連串的學習。兩年的時間過去,他靠著過人的天分在協會內逐漸嶄露頭角,一步步攀上協會內種種階級。然而克勞利在協會內過人的能力與在外荒誕的行徑帶來的了兩極的評價。 1900年,克勞利要求晉升階級的儀式被拒絕,而後引發一連串的爭端,進一步導致金色黎明會內部的爭執,造成協會的分裂。克勞利黯然地離開。然而他的神祕學旅程並未因此結束,反而因此走出舊有框架,開啟更為廣泛性的視野。
托特塔羅牌的誕生 經歷過數十年的探索,克勞利於後半生成立了自己的神祕學組織,將傳承自金色黎明會與多年考察精進的神祕學理論組織成為有系統的神祕學體系。當然兩極的評價仍然一路伴隨著他,縱然當時他已經雄據一方,在神祕學的領域上有所成就,但他熱衷於各種惡魔降靈術、性靈結合儀式魔法、使用迷幻藥物進入恍神狀態以探索更高層次的意識等作為,受到了當代人們嚴厲的批判。
1938年,克勞利構思設計一副融合自身神祕學體系的塔羅牌。克勞利透過友人輾轉介紹認識哈利斯女士(Frieda Harris),由她繪製,克勞利指引的合作模式進行。原本計畫在半年內完成的塔羅,受限於當時經費,使得計畫有所延遲。但這段時間裡哈利斯不斷的鼓勵、說服克勞利將自己所傳承的神祕學知識與新的見解融入到這副塔羅牌中。於1938到1943年,六年內,一張張托特塔羅牌逐漸成形,克勞利與哈利斯對於每一張牌做了多次的修正,伴隨著克勞利神祕學知識不斷的拓展,融入了豐富的象徵意義於其中。包括了占星學、喀巴拉、地佔術,甚至是《易經》與泰勒瑪的精神。有些牌甚至繪製了數張不同的版本,最後再由克勞利決定出最適合的牌。如部分出版的托特塔羅有三張魔法師,另外的兩張即是當初未被作為最終敲定的版本。
1944年克勞利出版了托特塔羅牌理論的專書《托特之書》(The Book of Thoth),發行兩百本,但在當時並沒有受到重視。直到克勞利與哈利斯相繼過世,托特塔羅牌均沒有正式的出版。 1969年克勞利生前的神祕學協會首次將托特塔羅牌正式的出版,1986年稍微修正後的版本再版,也成為目前托特塔羅牌的通行版本。
克勞利投入了他畢生的神祕學知識於托特塔羅牌中,在牌的架構與張數上維持傳統,沒有太多的更動。他在大阿爾克那部分牌賦予了新的牌名;在小阿爾克那中的數字牌,賦予了原本沒有的牌名及金色黎明會內占星學符號對應的準則;宮廷牌則是以騎士取代了國王的腳色,原本土元素的對應給了公主牌。牌的背面繪上了薔薇十字,以金色黎明會中曾出現簡化後的魔法陣圖形,預留下了以托特塔羅牌直接施法的功能。此外,克勞利並沒有為他的牌設下逆位置的意義,藉此作為與韋特塔羅的區別。
回總目錄-托特塔羅入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必填欄位標示為 *
留言 *
托特塔羅牌(Thoth Tarot, /ˌtoʊt ˈtæroʊ/)是塔羅占卜體系之一。由芙瑞妲·哈利斯女士(英語:Lady Frieda Harris)(Lady Frieda Harris)根據亞歷斯特·克勞利(Aleister Crowley)所傳授的神秘學知識繪製成塔羅牌。克勞利提到這副牌以律法之書(英語:The Book of the Law)(The Book of the Law)中,源自古埃及神祇荷魯斯所傳遞之預示作為其設計主軸之一。
台灣早期因《直覺式塔羅牌》一書搭配此牌銷售,坊間多以“直覺式塔羅牌”稱呼“托特塔羅牌”。然而托特塔羅牌本身設計原理、牌義與《直覺式塔羅牌》一書中所引入奧修靜心的詮釋並無直接關聯。
目錄
背景[編輯]
原本克勞利規劃以六個月的期間將傳統塔羅圖案符號轉變成更適合時代需要的運用,因而著手設計托特塔羅牌。然而他從1938到1943年,一共用了五年的時間才完成這個規劃,並且隨著托特牌的設計之拓展,這副牌內涵涉及到廣大的知識領域。克勞力與哈利斯二人對於托特牌的設計相當細心,加上哈利斯繪製一些牌卡數量多達八倍。
現在的美國遊戲公司(US Games Systems, Inc.)出版的托特塔羅牌包含由哈利斯女士繪製的兩款魔法師牌(The Magus card),這兩張都有明顯不一樣的特色與符號的設計及運用。這兩張牌不意味著可以適當的用於整副牌中,雖然是由哈利斯所完成的,但此並不獲克勞利所批准。對於塔羅牌愛好者而言,這兩張牌被視為額外的贈禮。
哈利斯與克勞利並沒有親自見到托特塔羅牌的出版。托特牌正式出版是在1969年由東方聖堂騎士團(英語:Ordo Templi Orientis)(Ordo Templi Orientis)首度全面印刷發行,然而這些最初發行的牌在許多品質方面比較不精緻,因而在1977年發行第二版本,重新攝製哈利斯描繪的塔羅牌。爾後一副更進一步的現代化托特塔羅牌在1986年誕生,於今日時下的托特塔羅牌乃是經過修訂後的最新版本,並且修訂版在1996年首度發行。
符號體系[編輯]
托特塔羅牌擁有豐富的符號體系,祂是建構在克勞利期許從許多不同的學科(包含科學與哲學)的象徵性符號給結合在一起,以及貼近他廣博的各門神秘學系統之知識(詳細說明他的托特之書);例如:倒吊人(The Hanged Man)與月亮(The Moon)圖像是來自埃及神話學(Egyptian mythology),還有圓盤公主(Princess of Disks)手持具有太極圖的圓盤。數字牌中的四元素象徵符號(權杖、聖杯、寶劍以及圓盤),每張牌的所描繪的圖案位置都是有經過精心設計與擺置的;例如:寶劍四(Four of Swords),這張牌克勞利命名為“休戰(truce)”,顯示出四把劍的劍尖朝向假想直角的中心,提示出可能為刺刀上的和平之忠告。托特牌的圖像都是一律完整的呈現以及始終給予鮮明的圖解。
托特塔羅牌(Thoth Tarot, /ˌtoʊt ˈtæroʊ/)是塔羅占卜體系之一。由芙瑞妲·哈利斯女士(英語:Lady Frieda Harris)(Lady Frieda Harris)根據亞歷斯特·克勞利(Aleister Crowley)所傳授的神秘學知識繪製成塔羅牌。克勞利提到這副牌以律法之書(英語:The Book of the Law)(The Book of the Law)中,源自古埃及神祇荷魯斯所傳遞之預示作為其設計主軸之一。
台灣早期因《直覺式塔羅牌》一書搭配此牌銷售,坊間多以“直覺式塔羅牌”稱呼“托特塔羅牌”。然而托特塔羅牌本身設計原理、牌義與《直覺式塔羅牌》一書中所引入奧修靜心的詮釋並無直接關聯。
目錄
背景編輯
原本克勞利規劃以六個月的期間將傳統塔羅圖案符號轉變成更適合時代需要的運用,因而著手設計托特塔羅牌。然而他從1938到1943年,一共用了五年的時間才完成這個規劃,並且隨著托特牌的設計之拓展,這副牌內涵涉及到廣大的知識領域。克勞力與哈利斯二人對於托特牌的設計相當細心,加上哈利斯繪製一些牌卡數量多達八倍。
現在的美國遊戲公司(US Games Systems, Inc.)出版的托特塔羅牌包含由哈利斯女士繪製的兩款魔法師牌(The Magus card),這兩張都有明顯不一樣的特色與符號的設計及運用。這兩張牌不意味著可以適當的用於整副牌中,雖然是由哈利斯所完成的,但此並不獲克勞利所批准。對於塔羅牌愛好者而言,這兩張牌被視為額外的贈禮。
哈利斯與克勞利並沒有親自見到托特塔羅牌的出版。托特牌正式出版是在1969年由東方聖堂騎士團(英語:Ordo Templi Orientis)(Ordo Templi Orientis)首度全面印刷發行,然而這些最初發行的牌在許多品質方面比較不精緻,因而在1977年發行第二版本,重新攝製哈利斯描繪的塔羅牌。爾後一副更進一步的現代化托特塔羅牌在1986年誕生,於今日時下的托特塔羅牌乃是經過修訂後的最新版本,並且修訂版在1996年首度發行。
符號體系編輯
托特塔羅牌擁有豐富的符號體系,祂是建構在克勞利期許從許多不同的學科(包含科學與哲學)的象徵性符號給結合在一起,以及貼近他廣博的各門神秘學系統之知識(詳細說明他的托特之書);例如:倒吊人(The Hanged Man)與月亮(The Moon)圖像是來自埃及神話學(Egyptian mythology),還有圓盤公主(Princess of Disks)手持具有太極圖的圓盤。數字牌中的四元素象徵符號(權杖、聖杯、寶劍以及圓盤),每張牌的所描繪的圖案位置都是有經過精心設計與擺置的;例如:寶劍四(Four of Swords),這張牌克勞利命名為“休戰(truce)”,顯示出四把劍的劍尖朝向假想直角的中心,提示出可能為刺刀上的和平之忠告。托特牌的圖像都是一律完整的呈現以及始終給予鮮明的圖解。
特色編輯
克勞利也為幾張大秘儀重新命名,並且還重新整理占星學和希伯來字母(Hebrew alphabet)與一些大秘儀的結合,使之能夠與他的古籍──律法之書(英語:Liber AL vel Legis)(拉丁語:Liber AL vel Legis,英語:The Book of the Law(英語:The Book of the Law))──的道理一致:
每一張小秘儀的牌(每一組都是從1-10),除了四張王牌(Aces)之外,牌的下方都擁有一個主題。克勞利是以他想用符號體係為基礎而將這些小秘儀的牌來命名。這些符號體係與大多數人用在占卜的萊德·偉特塔羅牌(英語:Rider-Waite tarot deck)(Rider-Waite tarot deck)是不一樣的風格。
在小秘儀中,數字牌的1-10是歸屬於生命之樹(the Tree of Life)的十個質點(sephira)。 Kether(英語:Kether)(王冠)隸屬於一、Chokmah(英語:Chokmah)(智慧)隸屬於二、Binah(英語:Binah (Kabbalah))(理解)隸屬於三,如此每一個數字都有相對應的質點, 所以從生命之樹往下到Malkuth(王國)隸屬於十。從Kether(王冠)處在統一的狀態並且向下移動到生命樹最下方的Malkuth(王國),為人們顯示出一條遙遠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