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辰圖】十二時辰養生指南!一看就懂經絡養生表

十二時辰養生法,防癌建良基

酉時(下午5—7點):關門宜靜,靜待入眠

人體經過一天的奔波,酉時氣血流注於腎經,正是休息的最佳時機。陽氣內斂,陰氣升發,應保持內心的平和安寧,不宜再過度的勞累或刺激,為入眠做好準備。

十二時辰圖 Play

申時(下午3—5點):補充水分,保護血管

此時小腸經當令,正是補充水分的佳時。多喝白開水或清茶,稀釋血液濃度,促進新陳代謝,保護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未時(下午1—3點):小腸吸收,營養調節

十二時辰圖

小腸經當令,負責吸收食物中的精華,並將糟粕送入大腸與膀胱。建議在下午1點前吃完午飯,讓小腸在功能旺盛之時更好地吸收營養。

午時(中午11—1點):養心安神,午睡小憩

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心經當令。養心安神,午休10到15分鐘,可以幫助調養心氣,促進血液循環,避免心火過旺,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巳時(早上9—11點):脾經當值,清熱利濕

脾經當值,運行全身氣血,調節水液代謝。此時按腿部內側,有助於消水腫,改善過敏症狀。

辰時(早上7—9點):脾胃養正,早餐補充

辰時氣血流注於胃經,早餐要吃,營養均衡,以保證一整天人體的需求。陽氣旺,脾胃功能強,食物容易消化吸收,為身體提供充足的能量。

卯時(早上5—7點):排便暢快,肺氣舒暢

氣血流注於大腸經,地户開,應正常排便,排出體內毒素。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裏,肺氣足,排便也暢快。

寅時(早上3—5點):深睡養肺,靜心凝神

肺經當令,是人體氣血從靜變為動的開始。健康的人在寅時應該處於深睡狀態,也就是説人體要通過深度睡眠來完成生命由靜而動的轉化。

醜時(晚上1—3點):護肝養血,安神靜心

此時陽氣比膽經當值之時要強盛一些。通過睡眠可讓肝血得到休養,使肝臟主疏泄、主藏血功能得到正常發揮。醜時陽氣雖然生起來,但一定要有所收斂,有所控制,養好肝血。

亥時(晚上9—11點):膽經 detox,女性保養

膽經當令,要進入「熟睡」膽才能進行排毒。女子血海與肝氣相合,此時女性內分泌系統運作旺盛,應休息,避免操心,為第二天作準備。

養生防癌,事半功倍

表格:十二時辰養生法

時辰 經絡 主要功用 防癌建議
亥時(晚上9—11點) 膽經 排毒 女性內分泌保養
子時(晚上11–1點) 膽經 排毒 保證睡眠品質
醜時(晚上1—3點) 肝經 排毒 避免熬夜,養好肝血
寅時(早上3—5點) 肺經 深睡養肺 維持最佳熟睡狀態
卯時(早上5—7點) 大腸經 排便 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
辰時(早上7—9點) 胃經 補充營養 早餐營養均衡
巳時(早上9—11點) 脾經 清熱利濕 按摩腿部內側
午時(中午11—1點) 心經 養心安神 午休片刻
未時(下午1—3點) 小腸經 吸收營養 稍早午飯要精緻有營養
申時(下午3—5點) 膀胱經 利尿排毒 多喝水補充水分
酉時(下午5—7點) 腎經 關門宜靜 避免過度勞累或刺激

十二時辰圖解讀古代中國的時間觀

十二時辰圖是什麼?

十二時辰圖起源於中國古代,是一種以圖像方式呈現一天 24 小時的計時系統。它將一天劃分為 12 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今的 2 小時。

十二時辰圖解

時辰 時間 動物 五行 五行屬性 適用生肖
23:00 – 01:00
01:00 – 03:00
03:00 – 05:00 虎兔
05:00 – 07:00 兔龍
07:00 – 09:00 龍蛇
09:00 – 11:00 蛇馬
11:00 – 13:00 馬羊
13:00 – 15:00 羊猴
15:00 – 17:00 猴雞
17:00 – 19:00 雞狗
19:00 – 21:00 狗豬
21:00 – 23:00 豬鼠

十二時辰圖的運用

十二時辰圖除了計時之外,也被廣泛應用在各種領域:

  • 農業:指示最佳耕作、收穫等時機。
  • 中醫:診斷疾病、配製藥方時考慮時辰五行。
  • 建築:確定建築物朝向、佈局。
  • 風水:判斷吉凶方位、擇吉日。
  • 生活習俗:規範作息時間、飲食習慣等。

十二時辰圖與現代科學

儘管古人對十二時辰圖的認知有其侷限性,但現代科學仍然認同其具有一定的科學合理性:

延伸閲讀…

十二時辰養生對照表,附經絡圖……

十二時辰時間表圖片

  • 生物鐘:不同時辰,人體生理機能呈現不同的活動規律。
  • 自然規律:時辰與地球自轉、太陽活動等自然規律密切相關。
  • 五行理論:儘管五行屬性並非嚴格科學,但可視為一種對自然現象的抽象歸納。

總結

十二時辰圖是中國古代先民們對時間與自然規律觀察的結晶,藴含豐富的智慧與文化內涵。雖然現代科學在計時等方面大幅進步,但十二時辰圖的影響力仍然在東方文化中留存。它不僅是記錄時間的工具,更是一份承載傳統思想與實踐的時空寶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