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湯 | 方義 | 加減 |
---|---|---|
麻黃去節 | 發汗解表,散寒 | 頭痛身疼:川芎、白芷 |
桂枝 | 解肌斂陰 | 口渴甚:天花粉 |
杏仁去皮尖 | 潤肺止咳 | 咽痛:竹葉、蘆根、穿心蓮、射干、桔梗 |
炙甘草 | 緩和藥性,益氣和中 | 咳嗽甚:桑葉、桔梗、款冬花 |
生薑切 | 發汗解表,温肺散寒 | 現代應用 |
大棗擘 | 滋補脾胃,養血安神 | 發汗退熱,抗菌消炎,增強肺的換氣功能。 |
石膏碎 | 清熱瀉火,解煩躁 | 用於感冒、流感、肺炎、支氣管炎、麻疹、風疹、蕁麻疹、急性腎炎、結膜炎,關節炎、丹毒、皮膚癢、腦膜炎等。 |
現代應用:發汗退熱,抗菌消炎,增強肺的換氣功能。用於感冒、流感、肺炎、支氣管炎、麻疹、風疹、蕁麻疹、急性腎炎、結膜炎,關節炎、丹毒、皮膚癢、腦膜炎等。
主治:外感風寒表實兼裡有熱證。發熱惡寒,寒熱俱甚,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苔白薄,脈浮緊者。


辨證要點:
* 發熱惡寒
* 不汗出而煩躁
* 舌苔白薄
* 脈浮緊
注意禁忌:服後大汗出,則不宜再服。
加減:
* 頭痛身疼:加川芎、白芷
* 口渴甚:加天花粉
* 咽痛:加竹葉、蘆根、穿心蓮、射干、桔梗
* 咳嗽甚:加桑葉、桔梗、款冬花
文章內容目錄
大青龍:中醫的強大解表藥
大青龍,又稱甘草附子湯,是大青龍湯類型的代表方劑,以其強大解表作用著稱,是中醫治療外感發熱的重要方劑之一。
藥性與組成
大青龍由以下藥材組成:
藥材 | 性味歸經 | 功效 |
---|---|---|
麻黃 | 辛温,入肺、膀胱經 |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
桂枝 | 辛温,入太陽膀胱經 | 解肌發表,和營衞 |
白芍 | 酸甘寒,入肝脾經 | 柔肝止痛,緩急止痙 |
甘草 | 甘平,入脾肺經 | 潤肺止咳,調和諸藥 |
附子 | 辛甘大熱,入腎脾心經 | 驅寒回陽,補腎固本 |
適應症
大青龍主要適應外感風寒表實症,症狀如下:
- 高熱,怕冷,無汗
- 頭痛,身痛
- 鼻塞,流清涕
- 舌苔白厚
藥理作用
- 發汗解表:麻黃和桂枝能發汗解表,驅除外感風寒之邪。
- 宣肺平喘:麻黃能宣肺平喘,緩解外感風寒引起的喘咳。
- 柔肝止痛:白芍能柔肝止痛,緩解外感風寒引起的頭身疼痛。
- 潤肺止咳:甘草能潤肺止咳,緩解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
- 驅寒回陽:附子能驅寒回陽,增強機體抵抗力,縮短病程。
注意事項
- 陰虛發熱、熱入營血者禁用。
- 附子有毒,使用時須謹慎,避免過量。
- 孕婦禁服。
- 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食物,避免飲酒。
總結
大青龍是中醫治療外感風寒表實症的重要方劑,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柔肝止痛、潤肺止咳、驅寒回陽的功效。使用時應注意適應症和注意事項,以發揮其最佳療效。
延伸閲讀…
大青龍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藥學堂大青龍湯與小青龍湯 – 新北市藥師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