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瑤光組成,與大熊座尾部星重複,排列成鬥形,因易於辨識,常作指南及標識之用。
北斗七星的組成


序號 | 中國星名 | 現代星名 |
---|---|---|
1 | 天樞 | 大熊座α |
2 | 天璇 | 大熊座β |
3 | 天璣 | 大熊座γ |
4 | 天權 | 大熊座δ |
5 | 玉衡 | 大熊座ε |
6 | 開陽 | 大熊座ζ |
7 | 瑤光 | 大熊座η |
北斗七星前四星稱「斗魁」,後三星稱「斗杓」。通過鬥口兩星朝天璇延伸五倍可尋北極星,故又稱「指極星」。
北斗在古代曆法中的象徵意義
北斗與古代曆法密切相關。古人觀測斗柄方向變化,判斷季節,如《鶡冠子》記載:「斗柄東指,天下皆春;南指,夏至;西指,秋分;北指,冬至。」
北斗九星
古代傳説北斗有九星,七星顯明,另二星隱匿。《楚辭》註雲:「九魁,北斗九星也。」《步虛詞》詩亦有「旋綱躡九星」之句。
對北斗九星的説法有三種:
1. 玉髓真經:北斗七星加上輔星,共九星。
2. 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玄戈、招搖為九星。
3. 費正清研究:輔星為開陽增一,輔星及弼星為梅西耶天體。
文章內容目錄
北斗七星圖案:指引夜空的永恆標記
北斗七星圖案是夜空中最著名的星象之一,由七顆明亮的恆星組成,在數千年來為航海員、探險家和天文學家提供指引。
北斗七星的歷史和意義
北斗七星圖案在許多文化中都具有重大的象徵意義和實用價值。在中國古代,北斗七星被稱為「 ковш鬥」,象徵著力量和保護。而在歐洲文化中,北斗七星也與導航和航海有關,被稱為「 ковш鬥」。
隨著天文學的發展,北斗七星逐漸成為天球坐標系中的一個重要參考點。由於其位置相對固定,因此可以作為確定其他天體位置和運動的基點。
北斗七星的恆星組成
北斗七星圖案由七顆恆星組成,每顆恆星都具有不同的亮度和距離。它們的排列形成了一個勺子形狀,勺柄末端的兩顆恆星指向北極星。
恆星 | 視星等 | 距離(光年) |
---|---|---|
天樞(α Ursae Majoris) | 1.8 | 78 |
天璇(β Ursae Majoris) | 2.4 | 78 |
天璣(γ Ursae Majoris) | 2.4 | 81 |
天權(δ Ursae Majoris) | 3.5 | 86 |
玉衡(ε Ursae Majoris) | 1.9 | 81 |
開陽(ζ Ursae Majoris) | 3.0 | 78 |
搖光(η Ursae Majoris) | 1.8 | 80 |
北斗七星的用途
北斗七星在航海、導航和天文學上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航海:北斗七星可以作為羅盤使用,其勺柄末端的兩顆恆星指向北極星, 從而指示正北方。在古代,航海員通過觀測北斗七星來確定航向和位置。
導航:北斗七星也可以用於陸地上的導航。通過測量勺柄與地平線的角度, 可以估算出緯度。
天文學:北斗七星作為天球坐標系中的參考點,可以幫助確定其他天體的位置和運動。天文學家利用北斗七星來標示恆星 каталог和測量星體距離。
北斗七星的神話和傳説
北斗七星圖案激發了無數的神話和傳説。在不同的文化中,它們被認為是神靈、英雄和動物的形象。例如:
- 希臘神話:北斗七星由七位被宙斯變成熊的仙女組成,她們被稱為大熊星座。
- 中國神話:北斗七星被認為是七位神靈的居所,他們掌管著人的命運和死亡。
- 北美印第安神話:一些部落認為北斗七星是一條熊,其勺柄代表熊的尾巴。
結論
北斗七星圖案是夜空中的一個永恆標記,對人類文明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作為航海導航、天文學研究和神話傳説的靈感,北斗七星繼續激勵和指導著探索者和夢幻家。
延伸閲讀…
364 張北斗七星圖像、照片及影像 – Getty Images
91647 個「北斗七星」相關素材,包含圖片、庫存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