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方位及其相關元素
引介


二十四方位,在方位分法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由十天干(去除戊、己)、十二地支,以及八卦(只取乾、坤、艮、巽)平均分配而成,用以辨識東西南北。
主要方位
主要方位包括:午(南)、子(北)、卯(東)、酉(西)。加入其他四位,則為:巽(東南)、艮(東北)、坤(西南)、乾(西北)。
方位與八卦
二十四方位與八卦之間存在著對應關係,依序為:子(坎)、醜寅(艮)、卯(震)、辰巳(巽)、午(離)、未申(坤)、酉(兑)、戌亥(乾)。
方位與五行
二十四方位也與五行元素相關聯,依序為:
- 子:五行屬陽水,位居正北方
- 醜:五行屬陰土,位居偏東北方
- 寅:五行屬陽木,位居偏東北方
- 卯:五行屬陰木,位居正東方
- 辰:五行屬陽土,位居偏東南方
- 巳:五行屬陰火,位居偏南方
- 午:五行屬陽火,位居正南方
- 未:五行屬陰土,位居偏西南方
時辰與動物
古人根據動物的活動時間,將十二生肖對應於十二時辰(大時),每個時辰等於兩個小時:
時辰 | 動物 |
---|---|
子 | 鼠 |
醜 | 牛 |
寅 | 虎 |
卯 | 兔 |
辰 | 龍 |
巳 | 蛇 |
午 | 馬 |
未 | 羊 |
申 | 猴 |
酉 | 雞 |
戌 | 狗 |
亥 | 豬 |
文章內容目錄
天干地支與方位
天干地支與方位,是中國古代用來標示時間和空間的重要系統。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方位對應表
天干地支與方位的對應關係如下表:
天干 | 地支 | 方位 |
---|---|---|
甲 | 寅 | 東 |
乙 | 卯 | 東南 |
丙 | 巳 | 南 |
丁 | 午 | 西南 |
戊 | 申 | 西 |
己 | 酉 | 西北 |
庚 | 戌 | 北 |
辛 | 亥 | 東北 |
壬 | 子 | 正北 |
癸 | 醜 | 正南 |
應用
天干地支與方位在許多領域都有所應用,例如:
- 擇日: 利用天干地支和方位選擇吉日良辰。
- 堪輿風水: 根據建築物或墓地所在方位和天干地支來判斷風水。
- 中醫藥理: 天干地支用於描述人體器官系統和疾病類型。
- 命理星相: 天干地支與星宿相結合,用於預測個人命運。
與八卦的關係
天干地支與八卦之間也有密切的關係。八卦是由八個方位組成的卦象,分別為乾、兑、離、震、巽、坎、艮、坤。天干地支可以化為八卦,如甲乙為震,寅卯為艮,巳午為離,申酉為兑,等等。這種轉化關係在傳統文化中十分重要。
示例
假設今天是甲寅日,根據對應表,可知:
- 天干為甲,方位為東。
- 地支為寅,方位也是東。
因此,甲寅日是一個東方的日子。如果要選擇一個吉日來舉行婚禮,可以選擇一個甲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