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遠謀】基因編輯先驅毛遠謀獲諾貝爾化學獎,揭開生物醫學新紀元

基因編輯:諾貝爾化學獎的啟迪

各位敬愛的學子,

上個月,我們十分榮幸地邀請到著名科學家、中央大學生醫理工學院創辦人,也是我們的傑出學長徐沺院長蒞臨演講。他以「基因編輯:2020諾貝爾化學獎的反思」為題,分享了生物醫學領域的尖端進展和倫理思辨。

毛遠謀 Play

疫苗的原理與應用

徐院長從免疫系統的運作機制説起,闡明瞭疫苗的原理。隨後,他逐一介紹了幾種廣泛使用的疫苗類型,包括失活病毒疫苗、RNA疫苗、次單元蛋白質疫苗和病毒載體疫苗,深入探討其作用機制、優缺點以及研發中的公司。此外,他也澄清了有關這些疫苗的誤解,讓我們全面瞭解這一重要的醫學議題。

毛遠謀

諾貝爾化學獎與基因編輯

接著,徐院長轉向了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得獎研究——基因編輯技術CRISPR。他介紹了兩位獲獎女科學家,並通過影片生動地展示了CRISPR的運作原理。

基因編輯的雙刃劍

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極為廣泛,從農業、畜牧業到醫學領域,無所不在。然而,這種技術也帶來了一定的生態和倫理風險。徐院長舉例説明瞭2018年中國科學家賀建逵在嬰兒身上應用CRISPR修改基因引發的軒然大波。

基因編輯與倫理思考

最後,徐院長就基因編輯的應用展開了與同學們的討論。他認為,這種技術應謹慎應用於特定器官修復的幹細胞治療,而對於涉及優生學的預防性修改則應嚴加審慎。

同學們對於基因編輯技術表達了多元的看法,認為其應在安全性得到充分保證的情況下得到適當的應用,同時也要兼顧人道主義和倫理規範。

此次演講讓我們深入瞭解了生物醫學領域的前沿科技和相關的倫理爭議。徐沺院長的分享讓我們獲益匪淺,為我們未來的學業和人生規劃提供了寶貴的思考材料。

疫苗機制對照表

疫苗類型 機制 關鍵優點 潛在缺點
失活病毒疫苗 使用已滅活的病毒 安全性高 可能產生較弱的免疫反應
RNA疫苗 利用合成RNA編碼特定抗原 刺激強烈的免疫反應 穩定性差、儲存要求嚴格
次單元蛋白質疫苗 只使用病毒的特定蛋白質 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免疫反應可能較弱
病毒載體疫苗 使用無害病毒攜帶目標基因 誘導強烈的細胞免疫 可能引起過敏反應

毛遠謀:傑出的科學家與中國核武器之父

毛遠謀,一位傑出的核物理學家和中國核武器研發的關鍵人物,一生致力於中國的核事業發展。

早年生活與教育

毛遠謀於 1924 年出生於江蘇省江陰市。他自幼展現出對科學的濃厚興趣,1947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隨後,他赴美留學,並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核武器研發

1955 年,毛遠謀應召回國,加入中國核武器研發計劃。他與錢三強等知名科學家共同領導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工作。毛遠謀在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和實驗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核彈試驗與成功

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3 年後,中國又進行了第一顆氫彈試驗。這些試驗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毛遠謀功不可沒,被譽為「中國核武器之父」。

科學成就

除了核武器研發,毛遠謀還取得了許多其他科學成就。他領導了中國高能物理實驗室的建設,並致力於粒子物理和宇宙學研究。毛遠謀發表了 300 多篇科學論文,獲得了眾多國家和國際獎項。

延伸閲讀…

再興中學最新消息

慧波科技有限公司

表格:毛遠謀簡歷

項目 細節
姓名 毛遠謀
出生日期 1924 年
出生地 江蘇省江陰市
學歷 北京大學物理系學士、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
主要貢獻 中國核武器研發、高能物理實驗室建設
榮譽獎項 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2 次)、美國物理學會 W. K. H. 帕諾夫斯基獎等

逝世與 legacy

毛遠謀於 2012 年 7 月 13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88 歲。他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和中國核武器研發的領軍人物。他的 legacy 將永遠銘刻在中國軍事和科學史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