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葉有愛時,便化成花朵。花朵敬拜,結出果實。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麼報酬。 ——漂鳥集
The leaf becomes flower when it loves.The flower becomes fruit when it worship.The roots below the earth claim no rewards for making the branches fruitful.——Stray Birds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是在看電影《返校》的時候,殷老師在讀書會中帶大家讀的句子。
電影之所以選了這首詩,或許是為了間接傳遞出「愛與崇拜」的不同,年少的女主角方芮欣將對張老師的崇拜視為是愛,內心渴望著依賴與佔有張老師。
當然,我們都是凡人,凡人的愛經常是參與著七情六慾的,有所求的。印度詩人泰戈爾以對大自然的觀察,寫出了花朵、樹葉、果實、樹根之間的關係,他所指的「愛」,是屬大自然的,無所求的。
有所求的愛:慾望與害怕的集合體
感情當中,相處之前我們經常會因著對方的影子裡,有著我們認為自己「缺乏」的特質,不自覺被對方「吸引」,而開始仰慕對方、崇拜對方,對方成了自己心理上的依賴。因為在對方的影子裡,有我們「期待」的樣子。開始相處之後,發覺對方不如我們的期待,開始會「害怕」這個影子消失後我們將一無所有,這時開始投入更多的「期望」。
不自在的關係:塔羅中的惡魔牌
有些人開始試圖「改變對方」,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或是想「試圖控制事情的發生」。我們希望這個可以仰慕、依賴的對象的影子,可以一直與自己的影子在一起。也因為對方感受了這股控制,開始擔心無法做真實的自己,關係開始不自在了。
塔羅牌的惡魔牌,惡魔將慾望與害怕化為鎖鏈,牽引住兩個互相吸引的人,使我們屈服於惡魔的鎖鏈之下,控製或者被支配,背景則是一片虛無的黑暗。 (見惡魔牌牌義)
不愛自己,所以渴求被愛。
有所求的愛,所求的就是被愛,為了得到被愛的感覺,不斷投入付出與努力,卻經常不是真正站在對方立場認識對方,只是盲目用自己的方式在愛人。會重複這樣的行為,是因為還沒有真正開始愛自己,對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夠寬容,就像乾涸的土地,渴求水的滋養。
無所求的愛:專注充實自己的生活。
「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麼報酬。」
在自然界的動植物,都是盡本分在過好自己的生活的。沒有複雜的心智,去計算付出與得到是不是平衡。樹根僅僅做好他自己,就能使樹枝產生果實,他們是一體,自助而能互助。
自在的關係。
花朵、樹葉、果實、樹根之間,彼此關係既平等獨立卻又互相扶持。
如同戀人牌的畫面,在天使的祝福之下,兩人能自在地坦承與信任,也能接受彼此是平等及獨立的個體。 (見戀人牌牌義)
愛自己,也愛他人。
愛自己這個詞已經講到爛掉,但絕對不是喊口號,而是可以執行的。我們可以從大自然中無所求的愛,去探討什麼是愛?自然界中愛這個詞,包含了寬容、接受、無條件給予、平等、一體。
愛自己的作為,就是好好生活,對自己寬容、接受自己好的壞的情緒、無條件支持自己,每天都做對自己跟身邊人最好且有幫助的事情。
愛自己的事:看書、聽音樂、看電影、唱歌跳舞、爬山、健身、畫畫、與好友談心……
但記得,不是一次性的發洩叫愛自己,而是能支持自己可以「持續好好生活」的事情,對自己寬容,不是對自己縱容。所以這些興趣愛好最好能長遠的經營下去。 (不長遠怎麼叫真愛呢?)
也許找到「真愛的自己」之前,會需要花時間探索,直到找到自己真愛/熱愛的那一面自己之後,一切都值得。
愛他人的事:與他人一起完成彼此愛好的事、看見他人的需求而適時給予協助、真正去認識對方、同理傾聽對方……
然而這個前提,依然是建立在愛自己上,充分的認識自己與愛自己之後,我們才能平等對待他人,才能自愛而能相愛,愛人如愛己。
什麼是愛?
愛,等如充分的認識自己、無條件寬恕自己、接受自己,釋放自己,最後擴及到平等對待身邊的每個人。
我們這一生,都在學習如何愛。
不知道如何愛時,我們可以像詩人泰戈爾一樣,觀察大自然,向大自然學習,只要多多靜下心感受自然中的萬物,一定能有所體悟,若是你對閱讀有興趣,推薦你也跟我一起讀他的詩集。
此外,學習塔羅牌或者找尋塔羅占卜師諮詢感情問題,也是學習如何愛的方式,可以協助改進自己在感情中運用不當的想法或情緒,轉往成為更好的自己。
—
—
樹葉有愛時,便化成花朵。花朵敬拜,結出果實。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麼報酬。 ——漂鳥集
The leaf becomes flower when it loves.The flower becomes fruit when it worship.The roots below the earth claim no rewards for making the branches fruitful.——Stray Birds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是在看電影《返校》的時候,殷老師在讀書會中帶大家讀的句子。
電影之所以選了這首詩,或許是為了間接傳遞出「愛與崇拜」的不同,年少的女主角方芮欣將對張老師的崇拜視為是愛,內心渴望著依賴與佔有張老師。
當然,我們都是凡人,凡人的愛經常是參與著七情六慾的,有所求的。印度詩人泰戈爾以對大自然的觀察,寫出了花朵、樹葉、果實、樹根之間的關係,他所指的「愛」,是屬大自然的,無所求的。
有所求的愛:慾望與害怕的集合體
感情當中,相處之前我們經常會因著對方的影子裡,有著我們認為自己「缺乏」的特質,不自覺被對方「吸引」,而開始仰慕對方、崇拜對方,對方成了自己心理上的依賴。因為在對方的影子裡,有我們「期待」的樣子。開始相處之後,發覺對方不如我們的期待,開始會「害怕」這個影子消失後我們將一無所有,這時開始投入更多的「期望」。
不自在的關係:塔羅中的惡魔牌
有些人開始試圖「改變對方」,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或是想「試圖控制事情的發生」。我們希望這個可以仰慕、依賴的對象的影子,可以一直與自己的影子在一起。也因為對方感受了這股控制,開始擔心無法做真實的自己,關係開始不自在了。
塔羅牌的惡魔牌,惡魔將慾望與害怕化為鎖鏈,牽引住兩個互相吸引的人,使我們屈服於惡魔的鎖鏈之下,控製或者被支配,背景則是一片虛無的黑暗。 (見惡魔牌牌義)
不愛自己,所以渴求被愛。
有所求的愛,所求的就是被愛,為了得到被愛的感覺,不斷投入付出與努力,卻經常不是真正站在對方立場認識對方,只是盲目用自己的方式在愛人。會重複這樣的行為,是因為還沒有真正開始愛自己,對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夠寬容,就像乾涸的土地,渴求水的滋養。
無所求的愛:專注充實自己的生活。
「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麼報酬。」
在自然界的動植物,都是盡本分在過好自己的生活的。沒有複雜的心智,去計算付出與得到是不是平衡。樹根僅僅做好他自己,就能使樹枝產生果實,他們是一體,自助而能互助。
自在的關係。
花朵、樹葉、果實、樹根之間,彼此關係既平等獨立卻又互相扶持。
如同戀人牌的畫面,在天使的祝福之下,兩人能自在地坦承與信任,也能接受彼此是平等及獨立的個體。 (見戀人牌牌義)
愛自己,也愛他人。
愛自己這個詞已經講到爛掉,但絕對不是喊口號,而是可以執行的。我們可以從大自然中無所求的愛,去探討什麼是愛?自然界中愛這個詞,包含了寬容、接受、無條件給予、平等、一體。
愛自己的作為,就是好好生活,對自己寬容、接受自己好的壞的情緒、無條件支持自己,每天都做對自己跟身邊人最好且有幫助的事情。
愛自己的事:看書、聽音樂、看電影、唱歌跳舞、爬山、健身、畫畫、與好友談心……
但記得,不是一次性的發洩叫愛自己,而是能支持自己可以「持續好好生活」的事情,對自己寬容,不是對自己縱容。所以這些興趣愛好最好能長遠的經營下去。 (不長遠怎麼叫真愛呢?)
也許找到「真愛的自己」之前,會需要花時間探索,直到找到自己真愛/熱愛的那一面自己之後,一切都值得。
愛他人的事:與他人一起完成彼此愛好的事、看見他人的需求而適時給予協助、真正去認識對方、同理傾聽對方……
然而這個前提,依然是建立在愛自己上,充分的認識自己與愛自己之後,我們才能平等對待他人,才能自愛而能相愛,愛人如愛己。
什麼是愛?
愛,等如充分的認識自己、無條件寬恕自己、接受自己,釋放自己,最後擴及到平等對待身邊的每個人。
我們這一生,都在學習如何愛。
不知道如何愛時,我們可以像詩人泰戈爾一樣,觀察大自然,向大自然學習,只要多多靜下心感受自然中的萬物,一定能有所體悟,若是你對閱讀有興趣,推薦你也跟我一起讀他的詩集。
此外,學習塔羅牌或者找尋塔羅占卜師諮詢感情問題,也是學習如何愛的方式,可以協助改進自己在感情中運用不當的想法或情緒,轉往成為更好的自己。
—
—
塔羅牌的惡魔象徵著物質慾望與野心,通常暗示著一段以物質追求為主導的時光,當以物質來評斷一切時,似乎也開始失去了幸福與快樂… …
滿臉鬍鬚的人形野獸蟠踞於一扇門上,門的兩側各站著一男一女,被栓鍊在門環上。這隻野獸的第三眼(眉心輪)位置有一個倒立的五角星,他頭頂長著羊角、腳上有甲爪,還有一對蝙蝠翅膀,看起來十足就是邪惡的縮影。他的外型為半人半羊獸,是許多古代神祇的原型,比如希臘神話中的縱慾牧神潘恩(Pan)、墮落的上帝之子撒旦(Satan)、聖殿騎士崇拜的黑暗偶像巴風特(Baphomet)、或是異教角神科爾努諾斯(Cernunnos)… …祂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強大的性慾和雄性力量。
惡魔的牌面上,山羊神蹲踞之處陰暗漆黑,像洞穴一般。所有人都身處邪惡黑暗之中,除了祂左手上的火把透露光明。他的右手高舉,像在宣示祂對身前那兩個小人有控制權。這一男一女就是被逐出伊甸園的亞當和夏娃,現在他們已被奴役、已然沉淪腐敗——他們正在變成惡魔,因為他們的頭上長出了小羊角。
但如果我們再仔細看,會發現他們脖子上的鎖鏈非常鬆;也就是說,如果他們願意的話,馬上就可以從惡魔身邊逃走。夏娃身邊的那顆果子讓我們想到伊甸園和禁果,亞當的尾巴上有一把惡魔叉子,顯示出這兩個人確實已經臣服於誘惑。
束縛與誘惑。圖源:daily-tarot-girl
我們可以在以下這些小秘儀/小阿爾克那牌上,觀察到惡魔的不同面向:
寶劍二(Two of Swords):代表陷於困境。
寶劍八(Eight of Swords):表示限制。
寶劍三(Three of Swords):象徵衝突與背叛。
出現正位的惡魔牌,表示一個理想或一段感情對你加諸了太多要求,使你有受奴役之感。起初你對這件事抱持著積極的態度,甚至感到很開心,現在整個情況已經完全相反,你開始看到事情原本的面貌。目前的情況相當具有破壞力,你可能感覺受到控制,或是受到負面力量的影響。
這張牌代表了貪婪、誘惑,以及物慾。若要改變這種情況,你需要來點橫向思考,甚至需要一點點耍賴。直接去跟那個問題碰撞是不值得的,因為那個負面力量太過強大了;因此,如果經常抽到惡魔牌,那表示目前有些事情,並不值得你花力氣去修復或還原。這張牌要告訴你的訊息是:對於那些情況,你只要走開就好,能逃多遠就逃多遠,不要駐留在那個誘惑之中。
針對感情的問題進行佔牌時,如果經常出現惡魔牌,那表示你和對方的關係是靠色慾在維持的,這是一種負面的相處方式,因為關係當中有一方總是獲得比較多。從這個意義延伸出去,惡魔牌也可以代表某種成癮症頭,比如性慾、食物、藥物濫用,以及過度負面的思考方式。
惡魔牌在其他生活面向上的意義如下:
家庭方面:在這裡,惡魔可能代表你家中有人控制慾很強,或是你遇到很麻煩的房東。精神吸血鬼或負面思維的人可能會將你的能量都榨乾。你感覺自己受到控製或是侵犯。
感情方面:關係出現問題。比如對伴侶的控制慾、有性無礙、外遇,以及相互依賴模式或情緒勒索。如果你已經跟伴侶分開,惡魔牌的出現表示,由於經濟上的依賴或金錢與財產上的問題,使你受到過去這段關係的綑綁。
事業與金錢方面:金融合約出現問題,工作不順利,老闆盛氣凌人,或是工作環境涉及高風險的債務問題,但是因為經濟上的困難,使你仍然持續著那份工作。
惡魔逆位牌,是塔羅牌中少數帶有希望的逆位牌之一。出現正位惡魔,表示你應該要承認此時自己身陷困境,你得開始去尋找希望。但出現逆位惡魔,表示你現在所面臨的抉擇比你所想的還要容易處理。將惡魔牌上下顛倒之後,夏娃與亞當脖子上的鎖鏈就更鬆了,這表示情況沒有如你起初所想的那麼糟糕。現在是你邁步向前的時刻。
在健康方面,惡魔逆位表示難捱的日子即將結束。成癮和惡習可以得到改善,甚至完全戒除,你或你身邊親近的人可以期待身體恢復健康。
一直以來,驅使你陷入衝動的因素,也許正是那段深存於你心中,但你卻不願正視並視而不見的負面情感。比方說忌妒心、自卑感、憎恨某人的心情、過度強烈的慾望等等。其實你不應該掩飾這樣的情感,接受這些醜陋的情緒並好好咀嚼一番,便可避免遺憾或心理不平衡的情狀。
此外,唯有認同自己軟弱的一面才能衍生出自律的意識,並在精神層面上真正成長。
同場加映:惡魔牌的占卜練習:破除魔咒
裸體的一男一女,被鎖鏈綁在一起,他們頂上的巨大惡魔揮舞著蝙蝠翅膀,但牠不吸血,牠只對飢渴於人們最原始的慾望。乍看之下,男女是被魔鬼囚禁,但仔細一瞧,兩人脖子上的鎖鏈並不緊,只要稍微拉扯就能取下,顯然男女暫時不想掙脫,因為他們也正沉醉於魔性的歡愉,捲翹的尾巴訴說著興奮。惡魔牌顯示原始慾望多麼具有誘惑性,讓人沉溺,甚至扭曲自己原始樣貌,像圖中的男女開始長出惡魔的角與尾巴,遠離人性神性,只剩動物性,滿腦只剩被歡愉的渴求給淹沒。被慾望吞噬的男女,不再向上仰望,反正抬頭,甚麼都看不清,天空早已被巨大惡魔遮蔽,惡魔就是那一直阻擋我們看見光明藍天的扭曲幻覺,牠的別名又叫作執念。人被短暫的歡愉迷惑,被世俗的野心綑綁,認定這是自己存在的理由。
惡魔不壞,牠只是熱愛人們最狂野原始的模樣 – 想要更多的錢、渴望更高的權、期待永恆的愛,牠敢於將人挑弄至極限,但你只要搞懂牠的遊戲規則,就不至於在牠的賭場賠上靈魂。
人會適應成癮,但記住癮不是你 – 牠只是你所身處的籠子 (Addiction is an adaptation. It’s not you–it’s the cage you live in)
惡魔牌講述的是你我面對誘惑,感到飢渴,不知停止的狀態。肉身,允許我們享受最原始的慾望,但也必須承擔相伴而來的限制,像是渴求美食對味蕾的挑逗、賺得財富後又想購置更多、追求性與權力帶來的快感,貪得無厭不只反映在對現實世界的追求,也可能發生在靈性生活,像是不停止地渴求出體的神性經驗、希望快速超越低頻的自己等等都是。不到終點,無法滿足;尚未滿足,就無法停止,於是,人們在不斷追逐慾望的循環中,停滯。
就像不斷在滾輪上奔跑的的倉鼠,即便奮力向前揮爪,耗盡力氣,仍舊只能停留在原地。然而,惡魔牌想說的不只有對慾望成癮,牠還想點出我們永遠都有選擇的這個事實,但首要前提是,我們必須先辨認出緊捉我們的癮頭是甚麼? 以及這個癮背後所想要安撫的挫折到底是甚麼?
為甚麼__________________?
空格中填上你的癮,想像癮是一個人,試著與你的癮展開對話。 「你想對我說甚麼?」「我還能怎麼做? 讓你感到撫慰?」
不帶批判,安靜 5 分鐘,讓「癮」慢慢傾訴牠的故事。
當我們清楚知曉我們根本不知道命運要帶我們去哪,我們就從未迷失(When we don’t know where life is taking us, we are never lost)
費盡苦心尋尋覓覓,以為終於尋獲人生勝利的秘方,卻在下次如法炮製時意外摔跤,惡魔牌有時也代表人們過於自信,忽略生命不斷變動的事實,錯誤信奉自以為是的信念,最終離幸福更遠。並不是知道更多更幸福,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時可能更幸福。當我們感覺自己已憑個人力量抵達世界之巔,記得注意四周,因為也許惡魔的翅膀正在你的頭頂躁動,牠期待人的殞落。但也許墜入谷底反而是種贈禮,至少粉身碎骨讓我們終於看清 – 「我們永遠也看不清」的這個事實。因此,未來每當我們又覺得「看懂一切」,會學會跟這個想法保持距離。
抽到惡魔牌,請你試著享受「不知道」的感覺。
遇到困惑,不急著抓起手機查詢資料,而是讓自己學習跟混沌共存,為自己保留一塊空間,讓自己看清楚自己將永遠有所不知,於是我們不再緊抓答案,也不再被無解的問題束縛。於是腳鐐手銬被拆除,你已經不會被任何「知」的執念奴役,逐漸能夠駕馭「未知」的恐慌。
屬於惡魔塔羅牌的沉思問題
「最近有特別沉迷於甚麼嗎? 你覺得這些沉迷讓你發現了自己過往不了解的甚麼慾望嗎?」「最近生活、事業、感情、家庭哪裡感覺卡住嗎? 當人生卡住時,怎麼做可以讓你感覺比較釋放?」
屬於惡魔塔羅的主題曲
貝蒂前面大量個文章敘述,其實都是想要讓大家更好地揣摩惡魔這張牌帶來的訊息,但是,純頭腦的理解分析,有時不見得是體會塔羅能量最好的媒介,因此,貝蒂也想試著通過音樂,讓大家能對牌卡的能量,更直截了當地感應。下面貝蒂選了兩首與惡魔塔羅牌主題呼應的歌曲,一首是魔力紅 Maroon 5 的 Animales〈動物〉;另一首是滾石樂團 The Rolling Stones 的 Sympathy For The Devil〈同情惡魔〉,歡迎大家點開來聽,試試看跟著歌詞情感與旋律流轉,感受到惡魔主題對你的意義所在。
資料來源: MV | 魔力紅 Maroon 5 – Animals〈動物〉
惡魔塔羅牌 | 主題曲 – 魔力紅 Maroon 5 – Animals〈動物〉
Maroon 5 的 Animal 完全唱出人心中最深處的野性慾望
以及隨之而來的幻覺與偏執行為
像MV 中扮演屠夫的亞當不顧大雨,夜半守在心儀女主的一樓
癡癡地望著女主的窗,渴望捕捉一點對方的形影
白天緊緊尾隨女主,跟拍對方的一舉一動
並在屠宰場的密室中沖洗出成百上千的照片,想要掌握女主的每一瞬間
亞當是屠夫,女主是他勢在必得的獵物,他幻想著享用女主的快感
就像惡魔牌伴隨的致命吸引力,讓人瞬間化為野獸,只能上癮,無法自拔
Baby I’m preying on you tonight寶貝 今晚我會獵捕你Hunt you down, eat you alive獵捕你的心 吞噬你的身體Just like animals, animals就像 動物 動物Like animals animalsDon’t tell no lie, lie lie lie不用太誠實 就說謊吧 說謊吧You can’t deny, ny ny ny反正你不能抗拒 抗拒 抗拒The beast inside, side side side那藏在你心中的野獸Yeah, yeah, yeah
資料來源: MV | 滾石樂團 The Rolling Stones – Sympathy For The Devil〈同情惡魔〉
惡魔塔羅牌 | 主題曲 – 滾石樂團 The Rolling Stones〈同情惡魔〉
滾石樂團的這首歌很可愛,惡魔撒旦在歌詞中採用第一人稱娓娓道來自己是誰
曲調帶點南美風情與搖滾,熱情洋溢的旋律陪襯著惡魔戲謔冰冷的自我介紹
就像惡魔捎來的每個誘惑,充滿野性,讓人歡愉
於是不知不覺越陷越深,失去分寸,只想徹底陶醉
曲末是電吉他與主唱的即興,反映惡魔如何狂放不羈,只想遊戲人間
惡魔也有可愛的那面,就像那些暗黑的慾望一樣
經常包裝成甜膩的糖,好玩的遊戲
讓人一口接一口、一場接著一場,無法自拔,繳出所有籌碼
Pleased to meet you很高興遇見你Hope you guessed my name, um yeah希望你猜到我的名字,嗯耶But what’s puzzling you但是讓你捉模不透Is the nature of my game,正是我的遊戲本質um mean it, get down我是認真的,請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