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大戰皇家賭場》(英語:Casino Royale)是Eon製片公司製作的第21部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也是丹尼爾·克雷格首次出演虛構秘密情報局特工詹姆斯·邦德,由馬丁·坎貝爾執導,尼爾·珀維斯、羅伯特·韋德和保羅·哈吉斯編劇,是伊恩·佛萊明1953年同名小說的第3部改編影視作品,於2006年上映。本片以邦德剛剛成為007號特務、正在努力獲取殺人執照時開場。成功阻止邁阿密國際機場的一起恐怖主義襲擊後,邦德受命參加恐怖分子籌辦的高額度撲克賭局,並在這一過程中愛上負責提供所需賭金的財政部雇員薇絲朋·琳德。影片的故事情節將在下一部邦德片《007:大破量子危機》(2008年)中延續。
《大戰皇家賭場》將007系列電影重啟,建立新的時間軸,其敘事框架也與之前任何一部邦德片沒有直接關聯[3][4],這也讓片中的邦德可以表演得比較缺乏經驗、更容易受到情緒影響[5]。此外,曼妮潘妮小姐(Miss Moneypenny)完全沒有在本片中出場,這在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中也是頭一遭[6]。影片開拍前的選角過程十分繁浩,特別是在挑選男主角的扮演人選工程浩大,2005年10月克雷格獲選取代皮爾斯·布魯斯南時還引起大量爭議。電影分別在捷克、巴哈馬、意大利和英國取景,內景則是在松林製片廠搭建。雖然部分故事情節發生在黑山共和國,但劇組並沒有到當地拍攝。《大戰皇家賭場》由Eon製片公司製作,米高梅和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發行,成為第一部Eon和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共同製作的邦德片。
《大戰皇家賭場》於2006年11月14日在歐狄恩萊斯特廣場首映,然後又成為首部在中國大陸上映的邦德片,全球票房達到5.99億美元[2],創下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的新紀錄,直到2012年才被《007:大破天幕殺機》打破。影片獲得大部分影評人的好評,入選多個年度十大佳片榜單,評論中大多稱讚克雷格的表演和邦德一角的重新塑造。
目次
劇情編輯
詹姆斯·邦德在殺死一名出賣機密情報的秘密情報局叛變課長後晉升為00級特工,編號007。他獲命前往馬達加斯加追捕名叫莫拉卡(Mollaka)的炸彈製造者,經過一段跑酷式的追逐,邦德在大使館內槍殺目標,然後通過引爆炸彈成功脫身。邦德在莫拉卡的手機裡找到一條短信,內容與亞歷克斯·迪米特里奧斯(Alex Dimitrios)有關聯,此人又和銀行家兼恐怖分子融資人勒·希弗斯(Le Chiffre)存在合作關係。希弗斯的生財之道主要是先賣空那些成功企業的股票,然後再發起恐怖襲擊,令企業股價暴跌並因此獲利。
邦德到達迪米特里奧斯所住的巴哈馬,並在此把後者的妻子索蘭吉·迪米特里奧斯灌醉。接過一通電話後,索蘭吉透露丈夫正飛往邁阿密,邦德於是動身前去追捕。他在邁阿密殺死迪米特里奧斯,然後跟蹤希弗斯的黨羽卡洛斯(Carlos)來到邁阿密國際機場,在這裡成功阻止後者開油罐車撞向飛機的行動,破壞希弗斯炸毀原型客機的企圖。
由於未能炸毀飛機導致的巨額損失,希弗斯需要儘快取得大筆資金補回恐怖分子客戶的賬戶,為此他在黑山共和國的皇家賭場舉辦高額德州撲克比賽。秘密情報局於是派邦德參賽,希望能在比賽中戰勝希弗斯,迫使他和英國政府合作,交代自己知道的恐怖分子資訊。邦德在前往黑山共和國的列車上結識英國財政部特工慧絲柏·蓮,她的任務是監控比賽進程,防止政府利益受損,特別是那1500萬美元的賭金。到達酒店後,邦德見到秘密情報局在當地的聯絡人勒內·馬西斯(René Mathis)。比賽開始後,邦德在一次錯誤判斷下輸掉了1000萬美元籌碼,慧絲柏認為他因自大而輸而接下來也只會輸更多,所以拒絕把剩下的500萬美元也交給他,對此邦德決定鋌而走險前去刺殺希弗斯。但就在他動手前,另一位撲克玩家透露自己是中央情報局特工費利克斯·雷特(Felix Leiter),對方表示願意把自己的賭注送給邦德繼續比賽,條件是中央情報局能獲得對希弗斯的控制權。重回牌局後,邦德逐漸得心應手,希弗斯讓女友瓦蓮卡(Valenka)在酒中下毒試圖毒死邦德,邦德察覺後緊急採取急救措施,但在最後時刻昏迷,幸好慧絲柏及時趕到,邦德在她的幫助下生還,然後返回比賽並獲得了勝利,所有獎金都存入瑞士銀行賬戶。但在那之後不久,希弗斯綁架了慧絲柏,並以她為誘餌而抓到邦德。在邦德被抓到後,希弗斯透露了馬西斯原來是跟他一夥的。
希弗斯對邦德施以嚴刑拷打,以期獲得銀行賬號密碼,但邦德堅不吐露,然後有位神秘的懷特先生(Mr. White)前來殺死了希弗斯。邦德醒來時已身在科莫湖的一家醫院,然後逮捕馬西斯。邦德向慧絲柏表白自己愛上了她,並且向M遞交辭呈。兩人前往威尼斯,但邦德突然得知他贏到的錢一直沒有存入財政部賬戶,並且立即意識到突然離開的慧絲柏是準備要竊取這筆巨額。邦德追蹤慧絲柏,發現她把錢給了另一名男子,兩人一起走進一幢正在整修的房屋,整幢房屋完全是靠充氣囊支撐才沒有沉入水底。接踵而來的槍戰打破氣囊,邦德殺死那名男子,然後試圖救出慧絲柏,但她把自己鎖進樓中的鐵框升降機沉下水底。懷特先生從附近的陽台上看着這一切,然後拿着錢揚長而去。
邦德重新加入秘密情報局,得知慧絲柏是因為男友被希弗斯和懷特先生背後的神秘恐怖組織綁架而被迫與其合作,之後還同意交出錢來挽救邦德的性命。接下來他又發現慧絲柏發來的訊息,上面有懷特的姓名和移動電話號碼,並利用這一資訊找到懷特。邦德打傷對手並將之擒獲,然後走上前自我介紹:「我叫邦德——詹姆斯·邦德。」
演員編輯
英國企業家理查德·布蘭森有在本片中客串出鏡,但他的鏡頭在英國航空班機上播放的版本中被剪,因為這個鏡頭可以看到布蘭森公司生產的維珍航空班機[7]。
製作編輯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曾表示有意執導《皇家賭場》的改編電影[11],但他沒有就此向Eon繼續跟進。他還表示曾與弗萊明家族在幕後合作過,認為正是因為有弗萊明家族的支持,所以電影人會最終決定把小說再度搬上銀幕[12]。塔倫蒂諾還稱,他打算把電影的時代背景像小說中那樣定在20世紀50年代,還要拍成黑白片,並且只願意在皮爾斯·布魯斯南扮演邦德的前提下接手。2005年2月,馬丁·坎貝爾成為影片的導演[13]。2005年末,以索尼為首的財團收購米高梅,由此獲得從本片開始所有邦德片的發行權[14]。
Eon覺得之前的幾部邦德電影,特別是《007之擇日而亡》有些過分依賴CGI特效,因此非常期望能通過「傳統的方式」達成《大戰皇家賭場》中的特技鏡頭[15]。為了讓內容更加真實,編劇珀維斯、韋德和哈吉斯希望劇本儘可能貼近1953年的原著,保留弗萊明更加黑暗的故事線索和邦德一角的性格特徵[16]。
皮爾斯·布魯斯南在獲選出演詹姆斯·邦德時簽訂的是4部電影的合約,2002年的《007之擇日而亡》正是他主演的第4部邦德片。布魯斯南這個時候即將迎來自己的50歲生日,他一直記得,無論影迷還是影評人都對羅傑·摩爾演邦德一直演到58歲感到不滿,還開始有報道估計製片人已經開始在尋找更年輕的演員取代他[17]。2004年,布魯斯南正式宣布自己不會再出演邦德,製片人邁克爾·G·威爾森一度宣稱他考慮取代布魯斯南的演員人數有超過200之多[18]。克羅地亞男演員高蘭·維斯耶克(Goran Višnjić)與克雷格在同一天參加角色試鏡,但據報道稱他無法掌握英國口音[19]。新西蘭男演員卡爾·厄本也曾是考慮人選,但他因已接拍其它電影而無法參加試鏡[20][21]。據馬丁·坎貝爾表示,亨利·卡維爾是唯一對克雷格構成威脅的競爭者,但他這時還過於年輕,只有22歲[22]。此外,山姆·沃辛頓也曾是考慮人選[23]。
2005年5月,丹尼爾·克雷格宣布米高梅、製片人邁克爾·G·威爾和芭芭拉·布羅科利都已保證他將出演邦德一角,馬修·沃恩告訴記者,米高梅曾有意請他擔任導演,但當時Eon還沒有就本片聯繫過他或米高梅公司[24]。克雷格曾在一年前拒絕過這次機會,因為他覺得這一系列電影已經落入公式化俗套,一直到看過劇本後才對接拍產生興趣。克雷格在準備出演這個角色期間看完了弗萊明所有的小說,並以在《慕尼黑》片場擔任顧問的以色列情報及特殊使命局和秘密情報局探員作為自己表演的靈感來源,對此他表示:「邦德剛成為特工,而且他是個殺手……你可以從他的雙眼中看出來,你馬上就會意識到:哦是啊,他是個殺手,看起來就是這樣。這些人一走進房間就非常熟練地檢查周邊尋找出口,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25]
下一個選角的重要角色是邦德女郎慧絲柏·蓮。選角導演黛比·麥克威廉斯(Debbie McWilliams)表示,好萊塢女演員安吉麗娜·朱莉和查理茲·塞隆都曾是該角的「重點考慮」人選,比利時女演員西西·迪·法蘭絲也曾參與試鏡,但她的英國口音「沒能達到標準」[31]。奧黛麗·塔圖也曾是考慮人選,但因她需要出演《達文西密碼》而落選,該片於2006年5月上映[32]。2006年2月16日,伊娃·格林確定將成為新一任邦德女郎[33][34]。
《大戰皇家賭場》的主體拍攝工作於2006年1月3日拉開帷幕,同年7月20日結束。影片的大部分外景都是在布拉格的巴蘭多夫電影製片廠拍攝,還有在巴哈馬、意大利和英國取景,最終在松林製片廠結束。[35]
邁克爾·G·威爾森起初確認稱《大戰皇家賭場》應該會在布拉格或南非拍攝,但Eon製片公司在爭取南非的拍攝地點期間遇到很多困難[36]。別無選擇之下,製片人們開始重新考慮外景地點。2005年9月,馬丁·坎貝爾和攝影總監菲爾·梅豪在天堂島實地考察,考慮在這裡取景[37]。2005年10月6日,坎貝爾確認影片會在巴哈馬取景,還有可能前往意大利。除多個外景拍攝地外,包括編舞和特技協調在內的電影製作都是在布拉格的巴蘭多夫電影製片廠和英國松林製片廠進行,拍攝期間還動用松林製片廠包括007片場在內的多個片場系統。劇組還計劃在薩里郡的鄧斯福爾德機場、伊頓公學的板球館,以及貝德福德郡的米爾布魯克汽車試驗場取景拍攝,不過在伊頓公學所拍的鏡頭之後遭到剪除,沒有出現在最終的電影中。[29]
布拉格的拍攝工作完成後,劇組轉戰巴哈馬,於2到3月在新普羅維登斯島周圍多個地點拍攝,其中又以天堂島時間最長。片中烏干達姆巴萊的戲段是在於2006年7月4日在白金漢郡郊野公園布萊克公園拍攝完成的。劇組還有在高爾夫球手厄尼·艾爾斯和老虎伍茲的奧爾巴尼莊園取景[38]。劇組又在4月回到捷克共和國,繼續在布拉格、普拉納和洛克特拍攝,最終於5月在卡羅維發利收尾,卡羅維發利的一處水療中心[39]和普普大飯店一起成為電影中「斯普萊迪德酒店」的外景拍攝地[40]。意大利的主要外景地是威尼斯,電影片尾的大部分外景都是源於此地。影片後半部分的其它鏡頭大多是於5月下旬到6月上旬在科莫湖畔的德爾巴爾比阿內洛別墅(Villa del Balbianello)拍攝[41]。此外劇組還有在湖畔小鎮梅納焦附近的拉加埃塔別墅(Villa la Gaeta)等地取景[29]。
2006年7月30日,007片場發生火災並遭受嚴重破壞,由於事件發生時《大戰皇家賭場》的拍攝已完成一個星期,外景已經進入拆除階段,因此沒有對影片的發行產生影響[42]。2006年8月11日,松林製片廠確認不會試圖挽救片場遺蹟[43],而是會從頭開始重建[44]。
平面設計師丹尼爾·克雷曼(Daniel Kleinman)以1953年英國第一版《皇家賭場》小說的封面為靈感設計了本片的片頭字幕段落,其中包括伊恩·弗萊明的原創設計,一張撲克牌的邊緣有8顆正在滴血的紅心(紅桃)。克雷曼表示:「這些紅心不但代表着撲克牌,還代表了邦德愛情故事的磨難。所以我以此為靈感,用不同形式的撲克牌圖像來組合成片頭字幕」,例如用黑桃代表開槍後產生的硝煙,削開的動脈血管中噴出數以千計的微小紅心等[45]。對於這段鏡頭的陰影圖像,克雷曼先請倫敦一家視覺特效公司將克雷格和影片替身演員的鏡頭數字化,再把男主角的剪影融入超過20個複雜和創新性質的數字動畫場景。克雷曼還決定不在片頭字幕段落使用女性剪影這一在以往邦德電影片頭中非常常見的元素,因為他認為這樣的女性剪影與本片的理念和邦德戀愛的故事情節都不相符[46][47][48]。
對於影片的其它部分,特殊效果和微型效果總監克里斯·科博德(Chris Corbould)決定大幅縮減數字特效的應用,採用更為現實的製作風格。他對此表示:「CGI是一種非常好、非常有用的工具,但我就是拼了這條命也要做一些真實的東西,這才是最好的方法」[35]。片中主要應用到物理特效的3場戲分別是馬達加斯加一幢建築工地和邁阿密國際機場的追逐戲,以及威尼斯那幢房屋沉入水中的戲段,這些鏡頭的置景分別是在大運河和松林製片廠搭建[35]。
劇組首先拍攝的是馬達加斯加建築工地的追逐戲,外景地是巴哈馬一處廢棄旅館,邁克爾·G·威爾森早在1977年拍攝《007之海底城》期間就知道了這個地方[35]。片中邦德正在追捕莫拉卡,開着挖土機撞進建築物的混凝土基座。特技團隊建造了一個模型,並提出了多種表現挖土機除去混凝土的可信方法,其中之一就是除去模型下方的支柱。他們還去掉了混凝土牆的一部分來適應挖土機的形狀,再用鋼筋強化混凝土牆[35]。
邁阿密國際機場的追逐戲段有一部分是在薩里郡的鄧斯福爾德機場拍攝,這裡以英國瘋狂汽車秀聞名,還有一些鏡頭則是在布拉格和邁阿密的機場拍攝[35]。片中正在前進飛機的發動機所產生的推力把一輛警車吹飛到空中的鏡頭是由第二組的三位導演,伊恩·洛威(Ian Lowe)、特里·馬登(Terry Madden)和亞歷克斯·威特(Alex Witt)製作,他們把一股結實的引線電纜系在車輛後保險槓上,另一端連接到起重機,然後向車輛的後上方迅速將電纜完全拉直,令車輛飛到空中並遠離飛機[35]。
片中的S570飛機實際上是前英國航空的一架747-200B,註冊編號G-BDXJ,其發動機已經去除,並且為了在片中亮相還經過了改裝。改裝後的飛機用外接油箱取代外部發動機,內部發動機則用模型代替。駕馭艙的輪廓也做了改動,讓這架747看起來像是某種更先進客機的樣機[49]。
電影高潮戲段中威尼斯那套房屋沉入水中的場景中包括有歷史上為邦德片構建的最大鑽機[35]。邦德在這場戲中跟蹤慧絲柏進入一幢正在裝修、僅用充氣囊支撐的房屋,劇組先是在松林製片廠007片場建造了一個蓄水池,還建有一個威尼斯式廣場和三層高破舊房屋的內景。使用的鑽機重約90噸,配有電子和液壓閥並由計算機系統緊密控制,因為鑽機的活動需要在兩個軸線上進行主控。特效團隊還以1比3的比例建造了倒入威尼斯運河房屋的外觀模型,這個模型也是由同一計算機系統控制。鑽機里的電梯模型可以浸泡在5.8米深的水中,並使用壓縮機嚴密控制其移動過程。[35]
片中的阿斯頓馬丁DBS V12實際上是基於阿斯頓馬丁DB9改造而來[50]。由於車輛的重心很低,所以米爾布魯克試驗場的道路上必須加入45厘米長的斜坡,駕馭車輛的替身演員亞當·科利(Adam Kirley)必須在撞車瞬間採用安置在駕駛員座椅背後的空氣炮把車推成卷狀。這輛車在拍攝時以超過每小時113公里的速度翻轉了7次,2006年11月5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將此計入新的世界紀錄中。[35]
2006年11月14日,索尼古典發行了《大戰皇家賭場》的原聲帶,其中包括資深作曲家大衛·阿諾德譜寫的配樂,這也是他的第4張邦德電影原聲帶,樂曲編排和指揮由尼古拉斯·多德(Nicholas Dodd)進行。製片人邁克爾·G·威爾森和芭芭拉·布羅科利於2006年7月26日宣布,電影主題歌「You Know My Name」由聲音花園樂隊和音魔合唱團前主唱歌手克里斯·康奈爾創作和演唱[51]。這首歌曲的主要音符在片中經常出現,取代了之前邦德片中的詹姆斯·邦德主題,代表着邦德的年輕氣盛和經驗不足。原本的經典主題只在片尾字幕時奏響,標誌着人物情節的高潮[52]。
發行編輯
2006年11月14日,《大戰皇家賭場》同時在歐狄恩萊斯特廣場、倫敦西區劇場和帝國劇院首映。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愛丁堡公爵一起出席了首映式,成為繼《007之雷霆谷》和《007之擇日而亡》以來女王第三次出席邦德片首映[53]。眾演員和劇組成員以及多位名流也出席了首映式,還有5000名付費觀眾入場,首映收入的一半將捐贈給電影和電視慈善基金[54]。
電影首映僅兩天後,倫敦市場上就出現了盜版,對此反盜版聯盟的基隆·夏普(Kieron Sharp)表示:「這部電影(的盜版)如此迅速地出現在街頭巷尾,說明了英國盜版電影行業的成熟度和組織性」[55]。這些盜版DVD的價格不到1.57英鎊,甚至克雷格本人在北京街頭行走時也碰上了這種DVD的推銷,當時他戴了帽子和眼鏡以免被人認出[56]。
2007年1月,《大戰皇家賭場》成為歷史上首部在中國大陸電影院上映的邦德片。影片在該國上映前經過了更改,有關冷戰的內容進行重新配音,並且考慮到中國觀眾對德州撲克可能不夠熟悉,片中的賭局場景增加了新的對白來解釋遊戲規則,這樣的做法與半個多世紀前電視劇增加對白來解釋原著小說中巴卡拉遊戲規則可謂異曲同工。《大戰皇家賭場》於1月30日在該國468張銀幕上映,共計進賬1170萬美元[57],其中上映首個周末收入的150萬美元還創下該國非漢語電影的新紀錄[58]。
《007之擇日而亡》曾因約20件置入性行銷協議導致出現《007之擇日再買》的諷刺批評,Eon為此減少了本片的促銷力度,合作夥伴包括福特汽車、喜力比爾森(伊娃·格林出演了這一品牌的廣告)、斯米諾伏特加、歐米茄表公司、維珍航空和索尼移動通信。[59]
影片的全球票房達到5.99億美元,在2006年世界電影票房排行榜上名列第4,也創下了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的新紀錄,直到2012年才被《007:大破天幕殺機》超越[2]。
《大戰皇家賭場》剛在英國上映就打破了多項紀錄,首先是以170萬英鎊打破開映首日票房紀錄[60],再以1337萬零939英鎊刷新上映首周紀錄[61]。最終本片共在該國收入5540萬英鎊,成為年度票房冠軍[62],並且一直到2012年底仍然可以在英國電影歷史票房總榜上排到第十位[63]。
本片在美國開映第一天就登上了票房榜冠軍寶座,收入1474萬1135美元,整個周末則進賬4083萬3156美元,成為排行榜亞軍,僅次於《快樂的大腳》[64]。不過上映《大戰皇家賭場》的電影院比《快樂的大腳》要少370家,平均每家電影院的收入為1萬1890美元,超過了對手的1萬零918美元[65]。影片最終在北美市場收入了1.67億美元[2],也創下當時邦德片的新紀錄,這一紀錄之後由《007:大破量子危機》以1億6836萬8427美元超越[66]。
2006年11月18日,《大戰皇家賭場》在27個國家一經上映就登上票房頭把交椅,整個周末在除美國、愛爾蘭、美國和加拿大以外的其他國家共計收入4340萬7886美元[67]。影片在世界電影票房冠軍位置上保持了4個星期[68]。
2007年3月16日,《大戰皇家賭場》同步發行了DVD、UMD和藍光光盤[69]。影片於同一天在英國發行DVD和藍光光盤[70]。電影的DVD和藍光光盤銷量都刷新了記錄:一區藍光光盤版本創下銷售最高的高清制式電影紀錄,賣出了超過10萬份[71][72]。二區DVD版本創下了發行首周銷售新紀錄,DVD在英國的銷售也繼續保持良好勢頭,超過了160萬份[73]。此外,前50萬名在PlayStation Network上註冊的PAL制式PlayStation 3用戶還可以獲贈一套藍光光盤版《大戰皇家賭場》[74]。電影DVD中包括官方發布的音樂影片,三部紀錄片,分別詳細描述了丹尼爾·克雷格成為邦德扮演者的經過、電影拍攝,以及紀錄片《永遠的邦德女郎》(Bond Girls Are Forever)的擴充版本,內含對本片演員的採訪。[69]。
《007:大戰皇家賭場》(英語:Casino Royale)是Eon製片公司製作的第21部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也是丹尼爾·克雷格首次出演虛構秘密情報局特工詹姆斯·邦德,由馬丁·坎貝爾執導,尼爾·珀維斯、羅伯特·韋德和保羅·哈吉斯編劇,是伊恩·佛萊明1953年同名小說的第3部改編影視作品,於2006年上映。本片以邦德剛剛成為007號特務、正在努力獲取殺人執照時開場。成功阻止邁阿密國際機場的一起恐怖主義襲擊後,邦德受命參加恐怖分子籌辦的高額度撲克賭局,並在這一過程中愛上負責提供所需賭金的財政部雇員薇絲朋·琳德。影片的故事情節將在下一部邦德片《007:大破量子危機》(2008年)中延續。
《大戰皇家賭場》將007系列電影重啟,建立新的時間軸,其敘事框架也與之前任何一部邦德片沒有直接關聯[3][4],這也讓片中的邦德可以表演得比較缺乏經驗、更容易受到情緒影響[5]。此外,曼妮潘妮小姐(Miss Moneypenny)完全沒有在本片中出場,這在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中也是頭一遭[6]。影片開拍前的選角過程十分繁浩,特別是在挑選男主角的扮演人選工程浩大,2005年10月克雷格獲選取代皮爾斯·布魯斯南時還引起大量爭議。電影分別在捷克、巴哈馬、意大利和英國取景,內景則是在松林製片廠搭建。雖然部分故事情節發生在黑山共和國,但劇組並沒有到當地拍攝。《大戰皇家賭場》由Eon製片公司製作,米高梅和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發行,成為第一部Eon和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共同製作的邦德片。
《大戰皇家賭場》於2006年11月14日在歐狄恩萊斯特廣場首映,然後又成為首部在中國大陸上映的邦德片,全球票房達到5.99億美元[2],創下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的新紀錄,直到2012年才被《007:大破天幕殺機》打破。影片獲得大部分影評人的好評,入選多個年度十大佳片榜單,評論中大多稱讚克雷格的表演和邦德一角的重新塑造。
目次
劇情編輯
詹姆斯·邦德在殺死一名出賣機密情報的秘密情報局叛變課長後晉升為00級特工,編號007。他獲命前往馬達加斯加追捕名叫莫拉卡(Mollaka)的炸彈製造者,經過一段跑酷式的追逐,邦德在大使館內槍殺目標,然後通過引爆炸彈成功脫身。邦德在莫拉卡的手機裡找到一條短信,內容與亞歷克斯·迪米特里奧斯(Alex Dimitrios)有關聯,此人又和銀行家兼恐怖分子融資人勒·希弗斯(Le Chiffre)存在合作關係。希弗斯的生財之道主要是先賣空那些成功企業的股票,然後再發起恐怖襲擊,令企業股價暴跌並因此獲利。
邦德到達迪米特里奧斯所住的巴哈馬,並在此把後者的妻子索蘭吉·迪米特里奧斯灌醉。接過一通電話後,索蘭吉透露丈夫正飛往邁阿密,邦德於是動身前去追捕。他在邁阿密殺死迪米特里奧斯,然後跟蹤希弗斯的黨羽卡洛斯(Carlos)來到邁阿密國際機場,在這裡成功阻止後者開油罐車撞向飛機的行動,破壞希弗斯炸毀原型客機的企圖。
由於未能炸毀飛機導致的巨額損失,希弗斯需要儘快取得大筆資金補回恐怖分子客戶的賬戶,為此他在黑山共和國的皇家賭場舉辦高額德州撲克比賽。秘密情報局於是派邦德參賽,希望能在比賽中戰勝希弗斯,迫使他和英國政府合作,交代自己知道的恐怖分子資訊。邦德在前往黑山共和國的列車上結識英國財政部特工慧絲柏·蓮,她的任務是監控比賽進程,防止政府利益受損,特別是那1500萬美元的賭金。到達酒店後,邦德見到秘密情報局在當地的聯絡人勒內·馬西斯(René Mathis)。比賽開始後,邦德在一次錯誤判斷下輸掉了1000萬美元籌碼,慧絲柏認為他因自大而輸而接下來也只會輸更多,所以拒絕把剩下的500萬美元也交給他,對此邦德決定鋌而走險前去刺殺希弗斯。但就在他動手前,另一位撲克玩家透露自己是中央情報局特工費利克斯·雷特(Felix Leiter),對方表示願意把自己的賭注送給邦德繼續比賽,條件是中央情報局能獲得對希弗斯的控制權。重回牌局後,邦德逐漸得心應手,希弗斯讓女友瓦蓮卡(Valenka)在酒中下毒試圖毒死邦德,邦德察覺後緊急採取急救措施,但在最後時刻昏迷,幸好慧絲柏及時趕到,邦德在她的幫助下生還,然後返回比賽並獲得了勝利,所有獎金都存入瑞士銀行賬戶。但在那之後不久,希弗斯綁架了慧絲柏,並以她為誘餌而抓到邦德。在邦德被抓到後,希弗斯透露了馬西斯原來是跟他一夥的。
希弗斯對邦德施以嚴刑拷打,以期獲得銀行賬號密碼,但邦德堅不吐露,然後有位神秘的懷特先生(Mr. White)前來殺死了希弗斯。邦德醒來時已身在科莫湖的一家醫院,然後逮捕馬西斯。邦德向慧絲柏表白自己愛上了她,並且向M遞交辭呈。兩人前往威尼斯,但邦德突然得知他贏到的錢一直沒有存入財政部賬戶,並且立即意識到突然離開的慧絲柏是準備要竊取這筆巨額。邦德追蹤慧絲柏,發現她把錢給了另一名男子,兩人一起走進一幢正在整修的房屋,整幢房屋完全是靠充氣囊支撐才沒有沉入水底。接踵而來的槍戰打破氣囊,邦德殺死那名男子,然後試圖救出慧絲柏,但她把自己鎖進樓中的鐵框升降機沉下水底。懷特先生從附近的陽台上看着這一切,然後拿着錢揚長而去。
邦德重新加入秘密情報局,得知慧絲柏是因為男友被希弗斯和懷特先生背後的神秘恐怖組織綁架而被迫與其合作,之後還同意交出錢來挽救邦德的性命。接下來他又發現慧絲柏發來的訊息,上面有懷特的姓名和移動電話號碼,並利用這一資訊找到懷特。邦德打傷對手並將之擒獲,然後走上前自我介紹:「我叫邦德——詹姆斯·邦德。」
演員編輯
英國企業家理查德·布蘭森有在本片中客串出鏡,但他的鏡頭在英國航空班機上播放的版本中被剪,因為這個鏡頭可以看到布蘭森公司生產的維珍航空班機[7]。
製作編輯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曾表示有意執導《皇家賭場》的改編電影[11],但他沒有就此向Eon繼續跟進。他還表示曾與弗萊明家族在幕後合作過,認為正是因為有弗萊明家族的支持,所以電影人會最終決定把小說再度搬上銀幕[12]。塔倫蒂諾還稱,他打算把電影的時代背景像小說中那樣定在20世紀50年代,還要拍成黑白片,並且只願意在皮爾斯·布魯斯南扮演邦德的前提下接手。2005年2月,馬丁·坎貝爾成為影片的導演[13]。2005年末,以索尼為首的財團收購米高梅,由此獲得從本片開始所有邦德片的發行權[14]。
Eon覺得之前的幾部邦德電影,特別是《007之擇日而亡》有些過分依賴CGI特效,因此非常期望能通過「傳統的方式」達成《大戰皇家賭場》中的特技鏡頭[15]。為了讓內容更加真實,編劇珀維斯、韋德和哈吉斯希望劇本儘可能貼近1953年的原著,保留弗萊明更加黑暗的故事線索和邦德一角的性格特徵[16]。
皮爾斯·布魯斯南在獲選出演詹姆斯·邦德時簽訂的是4部電影的合約,2002年的《007之擇日而亡》正是他主演的第4部邦德片。布魯斯南這個時候即將迎來自己的50歲生日,他一直記得,無論影迷還是影評人都對羅傑·摩爾演邦德一直演到58歲感到不滿,還開始有報道估計製片人已經開始在尋找更年輕的演員取代他[17]。2004年,布魯斯南正式宣布自己不會再出演邦德,製片人邁克爾·G·威爾森一度宣稱他考慮取代布魯斯南的演員人數有超過200之多[18]。克羅地亞男演員高蘭·維斯耶克(Goran Višnjić)與克雷格在同一天參加角色試鏡,但據報道稱他無法掌握英國口音[19]。新西蘭男演員卡爾·厄本也曾是考慮人選,但他因已接拍其它電影而無法參加試鏡[20][21]。據馬丁·坎貝爾表示,亨利·卡維爾是唯一對克雷格構成威脅的競爭者,但他這時還過於年輕,只有22歲[22]。此外,山姆·沃辛頓也曾是考慮人選[23]。
2005年5月,丹尼爾·克雷格宣布米高梅、製片人邁克爾·G·威爾和芭芭拉·布羅科利都已保證他將出演邦德一角,馬修·沃恩告訴記者,米高梅曾有意請他擔任導演,但當時Eon還沒有就本片聯繫過他或米高梅公司[24]。克雷格曾在一年前拒絕過這次機會,因為他覺得這一系列電影已經落入公式化俗套,一直到看過劇本後才對接拍產生興趣。克雷格在準備出演這個角色期間看完了弗萊明所有的小說,並以在《慕尼黑》片場擔任顧問的以色列情報及特殊使命局和秘密情報局探員作為自己表演的靈感來源,對此他表示:「邦德剛成為特工,而且他是個殺手……你可以從他的雙眼中看出來,你馬上就會意識到:哦是啊,他是個殺手,看起來就是這樣。這些人一走進房間就非常熟練地檢查周邊尋找出口,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25]
下一個選角的重要角色是邦德女郎慧絲柏·蓮。選角導演黛比·麥克威廉斯(Debbie McWilliams)表示,好萊塢女演員安吉麗娜·朱莉和查理茲·塞隆都曾是該角的「重點考慮」人選,比利時女演員西西·迪·法蘭絲也曾參與試鏡,但她的英國口音「沒能達到標準」[31]。奧黛麗·塔圖也曾是考慮人選,但因她需要出演《達文西密碼》而落選,該片於2006年5月上映[32]。2006年2月16日,伊娃·格林確定將成為新一任邦德女郎[33][34]。
《大戰皇家賭場》的主體拍攝工作於2006年1月3日拉開帷幕,同年7月20日結束。影片的大部分外景都是在布拉格的巴蘭多夫電影製片廠拍攝,還有在巴哈馬、意大利和英國取景,最終在松林製片廠結束。[35]
邁克爾·G·威爾森起初確認稱《大戰皇家賭場》應該會在布拉格或南非拍攝,但Eon製片公司在爭取南非的拍攝地點期間遇到很多困難[36]。別無選擇之下,製片人們開始重新考慮外景地點。2005年9月,馬丁·坎貝爾和攝影總監菲爾·梅豪在天堂島實地考察,考慮在這裡取景[37]。2005年10月6日,坎貝爾確認影片會在巴哈馬取景,還有可能前往意大利。除多個外景拍攝地外,包括編舞和特技協調在內的電影製作都是在布拉格的巴蘭多夫電影製片廠和英國松林製片廠進行,拍攝期間還動用松林製片廠包括007片場在內的多個片場系統。劇組還計劃在薩里郡的鄧斯福爾德機場、伊頓公學的板球館,以及貝德福德郡的米爾布魯克汽車試驗場取景拍攝,不過在伊頓公學所拍的鏡頭之後遭到剪除,沒有出現在最終的電影中。[29]
布拉格的拍攝工作完成後,劇組轉戰巴哈馬,於2到3月在新普羅維登斯島周圍多個地點拍攝,其中又以天堂島時間最長。片中烏干達姆巴萊的戲段是在於2006年7月4日在白金漢郡郊野公園布萊克公園拍攝完成的。劇組還有在高爾夫球手厄尼·艾爾斯和老虎伍茲的奧爾巴尼莊園取景[38]。劇組又在4月回到捷克共和國,繼續在布拉格、普拉納和洛克特拍攝,最終於5月在卡羅維發利收尾,卡羅維發利的一處水療中心[39]和普普大飯店一起成為電影中「斯普萊迪德酒店」的外景拍攝地[40]。意大利的主要外景地是威尼斯,電影片尾的大部分外景都是源於此地。影片後半部分的其它鏡頭大多是於5月下旬到6月上旬在科莫湖畔的德爾巴爾比阿內洛別墅(Villa del Balbianello)拍攝[41]。此外劇組還有在湖畔小鎮梅納焦附近的拉加埃塔別墅(Villa la Gaeta)等地取景[29]。
2006年7月30日,007片場發生火災並遭受嚴重破壞,由於事件發生時《大戰皇家賭場》的拍攝已完成一個星期,外景已經進入拆除階段,因此沒有對影片的發行產生影響[42]。2006年8月11日,松林製片廠確認不會試圖挽救片場遺蹟[43],而是會從頭開始重建[44]。
平面設計師丹尼爾·克雷曼(Daniel Kleinman)以1953年英國第一版《皇家賭場》小說的封面為靈感設計了本片的片頭字幕段落,其中包括伊恩·弗萊明的原創設計,一張撲克牌的邊緣有8顆正在滴血的紅心(紅桃)。克雷曼表示:「這些紅心不但代表着撲克牌,還代表了邦德愛情故事的磨難。所以我以此為靈感,用不同形式的撲克牌圖像來組合成片頭字幕」,例如用黑桃代表開槍後產生的硝煙,削開的動脈血管中噴出數以千計的微小紅心等[45]。對於這段鏡頭的陰影圖像,克雷曼先請倫敦一家視覺特效公司將克雷格和影片替身演員的鏡頭數字化,再把男主角的剪影融入超過20個複雜和創新性質的數字動畫場景。克雷曼還決定不在片頭字幕段落使用女性剪影這一在以往邦德電影片頭中非常常見的元素,因為他認為這樣的女性剪影與本片的理念和邦德戀愛的故事情節都不相符[46][47][48]。
對於影片的其它部分,特殊效果和微型效果總監克里斯·科博德(Chris Corbould)決定大幅縮減數字特效的應用,採用更為現實的製作風格。他對此表示:「CGI是一種非常好、非常有用的工具,但我就是拼了這條命也要做一些真實的東西,這才是最好的方法」[35]。片中主要應用到物理特效的3場戲分別是馬達加斯加一幢建築工地和邁阿密國際機場的追逐戲,以及威尼斯那幢房屋沉入水中的戲段,這些鏡頭的置景分別是在大運河和松林製片廠搭建[35]。
劇組首先拍攝的是馬達加斯加建築工地的追逐戲,外景地是巴哈馬一處廢棄旅館,邁克爾·G·威爾森早在1977年拍攝《007之海底城》期間就知道了這個地方[35]。片中邦德正在追捕莫拉卡,開着挖土機撞進建築物的混凝土基座。特技團隊建造了一個模型,並提出了多種表現挖土機除去混凝土的可信方法,其中之一就是除去模型下方的支柱。他們還去掉了混凝土牆的一部分來適應挖土機的形狀,再用鋼筋強化混凝土牆[35]。
邁阿密國際機場的追逐戲段有一部分是在薩里郡的鄧斯福爾德機場拍攝,這裡以英國瘋狂汽車秀聞名,還有一些鏡頭則是在布拉格和邁阿密的機場拍攝[35]。片中正在前進飛機的發動機所產生的推力把一輛警車吹飛到空中的鏡頭是由第二組的三位導演,伊恩·洛威(Ian Lowe)、特里·馬登(Terry Madden)和亞歷克斯·威特(Alex Witt)製作,他們把一股結實的引線電纜系在車輛後保險槓上,另一端連接到起重機,然後向車輛的後上方迅速將電纜完全拉直,令車輛飛到空中並遠離飛機[35]。
片中的S570飛機實際上是前英國航空的一架747-200B,註冊編號G-BDXJ,其發動機已經去除,並且為了在片中亮相還經過了改裝。改裝後的飛機用外接油箱取代外部發動機,內部發動機則用模型代替。駕馭艙的輪廓也做了改動,讓這架747看起來像是某種更先進客機的樣機[49]。
電影高潮戲段中威尼斯那套房屋沉入水中的場景中包括有歷史上為邦德片構建的最大鑽機[35]。邦德在這場戲中跟蹤慧絲柏進入一幢正在裝修、僅用充氣囊支撐的房屋,劇組先是在松林製片廠007片場建造了一個蓄水池,還建有一個威尼斯式廣場和三層高破舊房屋的內景。使用的鑽機重約90噸,配有電子和液壓閥並由計算機系統緊密控制,因為鑽機的活動需要在兩個軸線上進行主控。特效團隊還以1比3的比例建造了倒入威尼斯運河房屋的外觀模型,這個模型也是由同一計算機系統控制。鑽機里的電梯模型可以浸泡在5.8米深的水中,並使用壓縮機嚴密控制其移動過程。[35]
片中的阿斯頓馬丁DBS V12實際上是基於阿斯頓馬丁DB9改造而來[50]。由於車輛的重心很低,所以米爾布魯克試驗場的道路上必須加入45厘米長的斜坡,駕馭車輛的替身演員亞當·科利(Adam Kirley)必須在撞車瞬間採用安置在駕駛員座椅背後的空氣炮把車推成卷狀。這輛車在拍攝時以超過每小時113公里的速度翻轉了7次,2006年11月5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將此計入新的世界紀錄中。[35]
2006年11月14日,索尼古典發行了《大戰皇家賭場》的原聲帶,其中包括資深作曲家大衛·阿諾德譜寫的配樂,這也是他的第4張邦德電影原聲帶,樂曲編排和指揮由尼古拉斯·多德(Nicholas Dodd)進行。製片人邁克爾·G·威爾森和芭芭拉·布羅科利於2006年7月26日宣布,電影主題歌「You Know My Name」由聲音花園樂隊和音魔合唱團前主唱歌手克里斯·康奈爾創作和演唱[51]。這首歌曲的主要音符在片中經常出現,取代了之前邦德片中的詹姆斯·邦德主題,代表着邦德的年輕氣盛和經驗不足。原本的經典主題只在片尾字幕時奏響,標誌着人物情節的高潮[52]。
發行編輯
2006年11月14日,《大戰皇家賭場》同時在歐狄恩萊斯特廣場、倫敦西區劇場和帝國劇院首映。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愛丁堡公爵一起出席了首映式,成為繼《007之雷霆谷》和《007之擇日而亡》以來女王第三次出席邦德片首映[53]。眾演員和劇組成員以及多位名流也出席了首映式,還有5000名付費觀眾入場,首映收入的一半將捐贈給電影和電視慈善基金[54]。
電影首映僅兩天後,倫敦市場上就出現了盜版,對此反盜版聯盟的基隆·夏普(Kieron Sharp)表示:「這部電影(的盜版)如此迅速地出現在街頭巷尾,說明了英國盜版電影行業的成熟度和組織性」[55]。這些盜版DVD的價格不到1.57英鎊,甚至克雷格本人在北京街頭行走時也碰上了這種DVD的推銷,當時他戴了帽子和眼鏡以免被人認出[56]。
2007年1月,《大戰皇家賭場》成為歷史上首部在中國大陸電影院上映的邦德片。影片在該國上映前經過了更改,有關冷戰的內容進行重新配音,並且考慮到中國觀眾對德州撲克可能不夠熟悉,片中的賭局場景增加了新的對白來解釋遊戲規則,這樣的做法與半個多世紀前電視劇增加對白來解釋原著小說中巴卡拉遊戲規則可謂異曲同工。《大戰皇家賭場》於1月30日在該國468張銀幕上映,共計進賬1170萬美元[57],其中上映首個周末收入的150萬美元還創下該國非漢語電影的新紀錄[58]。
《007之擇日而亡》曾因約20件置入性行銷協議導致出現《007之擇日再買》的諷刺批評,Eon為此減少了本片的促銷力度,合作夥伴包括福特汽車、喜力比爾森(伊娃·格林出演了這一品牌的廣告)、斯米諾伏特加、歐米茄表公司、維珍航空和索尼移動通信。[59]
影片的全球票房達到5.99億美元,在2006年世界電影票房排行榜上名列第4,也創下了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的新紀錄,直到2012年才被《007:大破天幕殺機》超越[2]。
《大戰皇家賭場》剛在英國上映就打破了多項紀錄,首先是以170萬英鎊打破開映首日票房紀錄[60],再以1337萬零939英鎊刷新上映首周紀錄[61]。最終本片共在該國收入5540萬英鎊,成為年度票房冠軍[62],並且一直到2012年底仍然可以在英國電影歷史票房總榜上排到第十位[63]。
本片在美國開映第一天就登上了票房榜冠軍寶座,收入1474萬1135美元,整個周末則進賬4083萬3156美元,成為排行榜亞軍,僅次於《快樂的大腳》[64]。不過上映《大戰皇家賭場》的電影院比《快樂的大腳》要少370家,平均每家電影院的收入為1萬1890美元,超過了對手的1萬零918美元[65]。影片最終在北美市場收入了1.67億美元[2],也創下當時邦德片的新紀錄,這一紀錄之後由《007:大破量子危機》以1億6836萬8427美元超越[66]。
2006年11月18日,《大戰皇家賭場》在27個國家一經上映就登上票房頭把交椅,整個周末在除美國、愛爾蘭、美國和加拿大以外的其他國家共計收入4340萬7886美元[67]。影片在世界電影票房冠軍位置上保持了4個星期[68]。
2007年3月16日,《大戰皇家賭場》同步發行了DVD、UMD和藍光光盤[69]。影片於同一天在英國發行DVD和藍光光盤[70]。電影的DVD和藍光光盤銷量都刷新了記錄:一區藍光光盤版本創下銷售最高的高清制式電影紀錄,賣出了超過10萬份[71][72]。二區DVD版本創下了發行首周銷售新紀錄,DVD在英國的銷售也繼續保持良好勢頭,超過了160萬份[73]。此外,前50萬名在PlayStation Network上註冊的PAL制式PlayStation 3用戶還可以獲贈一套藍光光盤版《大戰皇家賭場》[74]。電影DVD中包括官方發布的音樂影片,三部紀錄片,分別詳細描述了丹尼爾·克雷格成為邦德扮演者的經過、電影拍攝,以及紀錄片《永遠的邦德女郎》(Bond Girls Are Forever)的擴充版本,內含對本片演員的採訪。[69]。
隱退在牙買加,直到他的中情局舊友來尋求幫助,使邦德再度出山,不僅要對抗幕後老大,還要面對正邪難辨的患難愛侶。當一個行動略顯遲緩的男人站在死亡邊緣,臉上的皺紋佈滿了溝壑與滄桑,身上的傷疤是他的勳章,眼睛裡滿是溫柔的悲傷,這一切讓邦德決定赴死,死亡也終會來臨,遲暮的英雄終會謝幕,天下並無永恆的007。
新一任邦女郎,古巴籍中情局探員,她不僅外貌出眾,活力四射,而且訓練有素,所向披靡,帕洛瑪極具特工天賦,只培訓了三週卻身手非凡。有時候她會顯得很俏皮、很天真也很搞怪,但是她也接受過嚴格的訓練,是一個身手矯健的女打仔。她知道邦德是一個傳奇性的情報員,但是她完全不會被他嚇到,還是能夠專心地執行她的任務。
邦德未婚妻,這次終於將徹底擺脫過去的陰影。薩芬利用他們相連的命運,通過邦德的致命接觸,用納米機器人殺掉了布羅菲爾德。瑪德琳繼續影響著邦德的命運,並引發007系列歷史上最令人震驚的一次改變。無論好壞。她使邦德的人生得到圓滿。
薩芬很小的時候,他的家人就被已故的懷特先生殺掉了,從那時起他的目標就是向幽靈黨和懷特本人報仇。儘管薩芬從未接觸到懷特,但他殺死了懷特的妻子,還差點殺死瑪德琳。在通過邦德完成了對幽靈黨的複仇並最終除掉布羅菲爾德之後,薩芬的下一個目標就是統治世界,他的目標是將納米機器人釋放到全世界,有效地清除世界人口。
軍情六處的領袖,是邦德和所有“00”級特工的直接上司,關鍵時刻可直接聽命於女王。在和邦德的共事中越來越信任邦德,並竭儘自己所能幫助他。儘管M和邦德的意見經常有分歧,邦德特立獨行的風格也讓他頗有微詞,但到了決策的時刻他往往還是選擇支持邦德。
M的得力助手,對邦德有好感的軍情六處女祕書,同時也是一名精明老練的特工,邦德一直視她為紅顏知己。曼妮佩妮多次在緊要關頭幫助過邦德,儘管她曾經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開槍射傷過邦德,但仍是為數不多得到特工007信任的人之一。
新晉的00號特工,堅強睿智,初次見面就與邦德針鋒相對,屢屢與邦德鬥嘴,有著一股初生之犢不怕虎的狂妄勁。諾米盡心盡力的去執行軍情六處所策劃的行動,她頑皮放肆的性格與007身上的嚴肅氣質形成鮮明反差,也因此碰撞出獨特的化學反應。
英國軍情六處的科技研發人員,他為人風趣幽默,在發明創造方面極具天賦。在多次共事中,他與邦德結下友誼,深得邦德及M的信賴。 Q主要負責給邦德提供各種各樣的高科技工具,暗中協助邦德,他提供的兵器和工具,多次助邦德化險為夷。
007:無暇赴死音樂原聲
007:無暇赴死獲獎記錄
007:無暇赴死幕後花絮
007:無暇赴死幕後製作
007:無暇赴死製作發行
007:無暇赴死影片評價
《007:無暇赴死》史上最狠特工邦德掛了!謝幕太悲壯
銀幕上最無敵的英國特工007詹姆斯·邦德,終於從神壇上走下來了!這部很火爆悲壯的俗套爆米花,在這個冷清檔期里肯定比《沙丘》《長津湖》好看太多,沒有理由不進入你的觀影計劃。
第94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今日舉行,以下為完整獲獎名單
第94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今日於洛杉磯好萊塢杜比劇院舉行,以下為完整獲獎名單。
讓觀眾打出9.5分的女人,正在改變007電影,她價值每年2千萬美元
媒體稱,007系列電影在過去有不少火辣的戀情,但這次的吻戲顯得很有禮貌,丹尼爾在拍攝時,把手放在了女演員的肩膀上。
這個週末,誰不被她圈粉啊
瑪蒂爾德活下來了,邦德的故事也活下來了。他的死並非沒有意義,反而死得其所。在經歷了丹尼爾·克雷格的顛覆性演繹與完美落幕之後,這位名垂影史的英倫特工,也更有理由去迎接新人繼任。因此,詹姆斯·邦德終將歸來。 James Bond Will Return.
年輕人不愛好萊塢?
正在上映的《沙丘》也是典型案例,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說《沙丘》是他寫給大銀幕的情書,但在北美院線和流媒體平台同時上線,視效效果天差地別,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口碑。
007無暇赴死全球票房46.9億,超速激9,成今年好萊塢全球票房冠軍🍀🍀
11月22日,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電影《007:無暇赴死》全球總票房達7.3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6.9億),超過《速度與激情9》7.21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績,成為2021年全球票房最高的好萊塢影片,不過《007:無暇赴死》和《速度與激情9》的發行方均為環
她身為豪門千金卻靠大尺度出演走紅!只因蕾雅·賽杜太過性感
在討論牌之前,有一個點還是想要講一下,就是關於如何問問題。很多人會糾結解釋牌的時候遇到的難點,忽略了問題的重要性。比如像這個問題,到底最想知道的是能不能換工作?還是只想看下工作發展情況?在我看來他更想知道要不要換工作or能不能換成工作,如果是“要不要換工作”那麼這個問題更適合使用二擇一牌陣,如果是能不能換工作那麼使用四元素排著or無牌陣去看都ok。
需要注意的是,時間類型的排陣是不能去規定時間的。比如你選擇時間流看一件事的【過去現在未來】發展是ok的,但是你提的問題是三個月內的過去現在未來——那這個問題和牌陣的邏輯就是不合適的。
我在諮詢過程中,會非常重視前期定問題的流程,遇到比較迷茫不知道如何提問的客戶也會根據我對ta當下處境的理解,給出問題的建議。這個過程非常非常重要,因為你要精准定位自己的問題和選擇的牌陣,才能夠保證做出最合適和準確的解讀。否則很容易解讀出偏差。
回到這個案例,其實當事人的問題是不清晰的。她雖然說問的是工作運勢,但內心其實想知道能不能or會不會換工作這種。但是牌已經抽了嘛,我們就按照“工作運勢”來看。
首先其實來問問題的妹子本身是很不懂如何解釋權杖4的逆位,那對於逆位我很多篇文章都提過這裡不說了。逆位作為補充細節的一個技法,即使你先忽略它,解讀也不會出現什麼大錯。
三張牌,火土水,牌整體來說冷乾品質重(也就是土元素重),那麼對於工作的運勢來說,會有穩定、積累、遲緩不易變化的特性。所以首先可以判斷年後的工作還是穩的,沒什麼大變化的。 4-7-10,還是會有一些動蕩的狀況,想要尋求突破和改變。那這兩點矛盾嗎,其實並不矛盾,畢竟形容的不是一個東西,一個是內在的性質(穩定、務實),一個是外在形式(突破,變動)。他的工作就是會有一些新的變化或者自己有新的期待,但是在求穩的基礎之上的,內在的“性質”會讓這件事變得遲緩。另外當問工作的時候出現火土元素,會說明他還是有一定的能力和經驗的。
基本情況定在這里之後可以看一些更細節的東西。水火兩張對立元素的牌,會形成矛盾,同時對事件的影響也是會導致停滯——星幣10也是也因此被突出。所以我們要看,首先火元素的自我、目標,和水元素的模糊的、感受的、不清楚的特質形成了對立。所以他個人的標準和美好的期待其實會有些不接地氣,或者想的太好了。我在群裡也講了權杖4的問題:
權杖4的局面確實還是不錯的,有了新的穩固框架生命力旺盛,並且目標和行動也有所鞏固和穩定。但是不能忘了它才剛開始,而且火元素是非常表象、代表新生的一個元素,是明面上都看得到的。這個時候說明他男朋友的工作已經有了初步的一個鞏固的、不錯的局面,但是同時,也才剛剛開始而已。
而中間星幣10處在一個動蕩的階段上——這很好理解,10其實=1,但是還在前一個階段沒有進入下一個開端,也就是醞釀期。這個階段會有點“卡住”和瓶頸。但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上面提過的,她男朋友個人的期待比較高+想的太好所以自己想要利用已有的積累尋求新的突破,而自身的目標和不接地氣的期待可能會讓他卡在了“醞釀”。
所以我也說到,他踏實一點降低標準想要換個新工作沒什麼問題。但是他這個情況也還是需要再穩穩,因為剛剛有起色。這個時期如果換工作也容易這山望那山高,很容易被畫大餅之類的,換個新工作說不定也是從一個坑跳另一個坑,不能太想當然。
當然另外一種情況就是,他年後工作上會有一些新的進展讓他暫時又對換工作的事情暫時擱置了。
總的來說還有一些其他的技法,他的工作其實整體還是“停滯”的。看起來的安穩和初步的穩固,歡愉等等這些是表象,實質就是基本沒什麼突破性進展,而且還要注意暗藏的隱患。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個牌陣沒有設置時間限制,那麼對新手來說,無法判斷這種的情況會持續到什麼時候。所以如果再有類似的問題建議大家還是自己定義個時間段。
額外說一嘴,這個牌給出的時間期限最快就是截止至過年,最慢也就是到4月底。
還有一個額外的話題。就是我們在做任何的分析的時候,都要貼合生活和實際,除非你問的就是一個非常虛飄的問題😹很多時候解讀考驗的並不僅僅是理論,而是考驗了“你是否足夠了解生活”。
在這個案例裡面,或者說這個牌上面,會有一些有趣的點,比如我會判斷當事人本身還比較年輕,而面臨這種想換工作的事情這個心態也非常正常。
當然這也並不完全是經驗主義的結論,是有客觀依據的。懂占星的人應該明白,白羊座、第一象限都是涉及個人成長層面,象徵的人生階段也是屬於成長階段,青年時期,會比較任性自我而沒有老成的責任考量。其他兩張牌再結合一下,我們都可以知道,如果是一個年長的或者說比較成熟穩重有肩負重任的人在想要換工作的時候 ,不會是這三張牌呈現的狀態。
當然這個並不絕對,有些時候也會遇到一些人處在人生新的轉折期的時候會有這樣的牌哈哈,或者說如果詢問者本身心態就比較年輕想事情比較簡單,那麼會出現與年齡經歷不符的牌也不奇怪。
那這個其實會考驗占卜師要如何去應對不同類型的人。如果還比較年輕的這就是正常現像對吧,該嘗試就嘗試,摔跟頭沒啥,所以我覺得妹子的男朋友可以穩穩再說,但真的如果想去嘗試一下就去唄(畢竟一腔熱血不一定攔得住,也沒必要攔),可以稍微別那麼飄+注意掉坑問題就行,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年輕時候多掉兩個坑也沒啥,正好成長一下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