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靈數」就像是我們的DNA,象徵潛力與天賦,諭示一生的使命與成就;「塔羅牌」反映出我們的潛意識,引領看見因果脈絡,提供改變現況的行動建議。結合生命靈數與塔羅牌傳遞出的訊息,幫助你看見自己的天賦,認識正在經歷的生命課題,找出突破困境的關鍵點。

文:陳豪兒

眾所皆知的塔羅占卜,是透過牌卡給予我們方向、預測未來運勢。相信大家剛開始接觸塔羅牌,便是從一連串的「世俗問題」開始,例如找工作會順利嗎?這個人適合我嗎?未來會賺大錢嗎?家庭能幸福美滿嗎?而我們能否活出快樂或平靜,似乎也都取決於這些人事物的美滿。

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個「占卜常客」,相信你也會漸漸發現,塔羅牌之所以能提供運勢走向,不在於牌卡本身的神奇魔力,占卜結果並非由一個名為命運的「他者」來安排的,而是由我們的內在狀態、真實渴望所鋪陳出來的。

例如你問塔羅牌:「我最近有沒有機會談戀愛?」但塔羅牌卻顯示了你根本就不相信愛情,或是尚未從過去的感情傷痛中走出。又例如你問:「我能不能現在離職去找新工作?」但塔羅牌顯示你內心深處依舊熱愛這份工作,只是被新的主管刁難,以致失去熱忱。塔羅牌不僅告訴你未來發展,也會告訴你「為什麼是這樣的發展」,以及「該如何面對或調整」。

因此,我認為來到占卜桌前是需要勇氣的,與其說是要有勇氣面對自身的運勢好壞,不如說是有勇氣面對未知的自己。在此不免老生常談地說:「決定我們命運的,不是塔羅牌,而是我們的心念。」那一張張饒富深意的塔羅圖像,只是忠實地呈現了你我內在那份「看不見的力量」。當我們願意透過塔羅牌對自己的心靈運作有更深的覺知,無論未來發展是否如預期,都能學著如何改變,或是如何接受。

隨著心理學的發展和新時代運動(New Age)的興起,現代人除了將塔羅牌用以預測運勢之外,更傾向將塔羅牌作為自我探索和心靈發展的工具,世界各地有許多心理師以塔羅牌(或其他牌卡)來輔助諮商與治療。透過對塔羅牌的圖像、符號象徵及牌義的瞭解,搭配我們與生俱來的直覺、感覺與圖像思考能力,就能進一步認識「潛意識」與「個人運勢發展」的不可分割性。

綜觀而言,塔羅牌除了是「趨吉避凶」的工具,更強調「把力量回歸到自己身上」,引導我們獲得更大的自由。我在這裡說的「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而是對自己的生命有更深的認識與責任感,能「認命」而不「任命」!

近年來,塔羅牌與各式牌卡占卜盛行,除了讓塔羅牌變得更親民、學塔羅牌的人越來越多之外,也讓大眾對塔羅牌產生更多想像與迷思。在這裡整理出最常出現的六大塔羅牌疑惑,透過問與答的過程,幫助大家對塔羅牌有基礎的認識。

不是的。學習與解讀塔羅牌最重要的是對圖像與牌義的理解。每一張牌卡都有它的「基本牌義」,這些牌義是由畫面中的故事、人物動作、場景細節、神祕學符號、色彩、靈數、占星對應等各別象徵所組成。塔羅牌之所以如此值得深究,就是因為每一張牌卡的圖像都蘊藏了大量的巧思。

不可否認的是,具備通靈、特殊感應或敏感體質的朋友更容易踏入神祕學的世界。若有這些天賦加持,確實能讓人們在解讀塔羅牌的過程中獲取更多訊息。有許多占卜師運用了這些能力,使得他們在占卜過程中能將問卜者的狀況形容得更為精確,他們可能會說出:「你家是不是有養三隻貓?」或「你辦公室是不是有個瘦小的女生會搶你的業績?」當占卜師說出這些準確的訊息時,我們確實會感覺到不可思議,因而提升對他的信任感,但你必須清楚,這些訊息並不是塔羅牌能告訴我們的,而是占卜師本身的通靈能力。

有許多占卜師是透過通靈與感應在進行占卜,牌卡對他們來說反而只是輔助。但對問卜者來說,很容易誤以為占卜師所說的一切都是牌卡上呈現的。事實並非如此。

學習塔羅牌不需要會通靈,你也可以用科學的態度來研究塔羅牌,而每一種學習方式都有它的好處與障礙。以理性、邏輯、有架構的方式學塔羅牌,可以扎實地奠定解牌基本功,也能務實中立地給予建議,但可能缺乏直覺與想像力來將牌義與生命連結。以通靈或感應的方式學習,可透過圖像的刺激或對問卜者的感應得知更多資訊,但可能會偏離牌義與解牌的中立性。

塔羅牌是用於占卜,而非算命。占卜與算命是不同的,雖然它們都能揭示運勢走向,但占卜是「一事一佔」,必須以「特定事件」提問,如:「這份工作的發展性如何?」或「最近有機會遇到適合的對象嗎?」而塔羅占卜能呈現的運程約為三個月至半年內的時效,透過牌卡的訊息,除了能得知該事件的短期發展,也能知曉該如何面對、是否要調整心態或做法,在牌組中獲得建議。因此我們無法在一次的塔羅占卜中得知整張生命藍圖。

而算命最常見的,從東方的八字、紫微、手面相到西方的靈數、占星等,能揭露的運程可能更為久遠,可透過這些命理工具得知「我這一生適合做什麼?我有機會大富大貴嗎?」等較為命定類的提問。算命往往能看出我們的人格特質、潛力、家運到一生情路順遂與否,但當個人意志與命途訊息背道而馳時,又該如何面對呢?你想當藝人,但算命師說你不會紅、不會賺錢,要你去繼承家業,該怎麼辦?而這就不是算命能告訴你的了。

占卜不是算命,尤其塔羅占卜的結果通常能讓我們學著改變自己,進而有改變未來的可能,也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與外界的互動關係,從中獲得啟發。但我得強調,算命依然也能在特定時刻賦予我們慰藉與力量,許多命理工具亦提醒我們要把握機會、順勢而為,但生命並不是能永遠維持在「有力量面對問題」的飽滿狀態,當我們的內在沒有力量能為自己做些什麼的時候,算命提供的訊息反而給了我們信心與希望。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疫情、俄烏戰爭造成全球性的通膨與供應鏈吃緊,使得在疫情隔離政策下消費需求大增的電商產業,看似潛力無窮,卻隱含潛在的成本結構問題。品牌主應如何保持優勢、降低通膨與供應鏈帶來的影響?

自2020年起,全球局勢的轉變以疫情作為起點,再到俄烏戰爭、台海情勢而不斷發酵,接連影響經濟層面的通貨膨脹與供應鏈吃緊,而各國央行祭出的升息政策也讓人們更傾向把錢留在銀行、放緩借貸、減少投資,甚至減少消費,對品牌經營造成莫大影響。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就曾指出,全球供應鏈的動盪阻礙了銷售。不斷上漲的勞動力和燃料成本增加了每筆訂單的費用,再加上利率的急劇變化,讓消費者未來的支出成為不可預測的問號。

影響之大,就連在疫情期間看似爆發性成長的電子商務產業,也在此背景下受到打擊。根據 Statista Digital Market Outlook的最新預測,電子商務收入預計將首次出現萎縮,其最主要原因正是供應鏈、通膨所造成。

因應不同的時空環境,品牌主更需要不同的應對策略,除了重視銷售結果之外,也應回頭省視包括成本定價、財務規劃等企業營運的本質,才能達到永續經營,持續獲利。

疫情下的隔離措施、封城政策等,為電商的發展提供了空前絕後的機會,巨大消費者需求帶起營業額、物流需求以及廣告投資等。不過,在這場空前的繁榮之後,一個轉折點到來了——俄烏戰爭、通貨膨脹與供應鏈衝擊等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原本突飛猛進的業績開始放緩。

通膨帶來的效應是巨大且一連串的。首先,消費者會驚覺手上的現金能買到的東西愈來愈少,接著他們又發現隨之而來的升息,讓各式貸款如車貸、房貸的負擔變得更加沈重。這些現實會讓消費者開始減少非必需品的支出,例如保養化妝品、鞋包3C等,導致相關產品的銷量下降;同時,消費者也會更精打細算地採購必需品,趁著折價時一口氣囤積貨物,可能讓銷售額短暫上衝,卻後繼無力。而供應鏈所造成的影響更為直接顯著——當工廠所在地(如中國)因疫情而對製造與運送進行限制和封鎖時,就會造成全球供應鏈的不穩定。品牌更常面臨產品缺貨的問題,甚至是物流配送的時間拉長,讓消費者擔心何時才會收到他們買的東西,或是乾脆放棄購買。

當消費者的購買意願降低,製造與運輸成本卻不斷上升時,便一口一口蠶食了每筆訂單的利潤,使整體產業的成長出現危機。

從今年起,不少經營多年的電商業主可能面臨銷售效果不彰的問題;而對於新進電商產業的年輕品牌來說,則是一個彎道超車、進場學習的關鍵點。哪間公司可以重整營運模式、迅速建立彈性,就能找出通往高盈利能力的道路,進而度過低迷期,並在下一個週期中茁壯成長。

那麼,究竟品牌主應如何思考新局勢下的數位商務結構?可先從兩個大方面著手: 1.利潤結構:成本與獲利是經商最重要的原則,如果沒有好好計算與規劃利潤結構,便可能陷入盲點,甚至產生「多賣多賠」的情況。因此,品牌主應在所有成本都上漲的局勢下重新檢視商務本質,從定價商品、如何漲價、到設計商品組合開始學習,以財務觀點檢視利潤結構。 2.整體佈局策略:巴菲特曾說:「海水退潮就知道誰沒穿褲子游泳。」套用在經商也一樣,當景氣不好時就知道誰的企業體質不好。因此,電商品牌應以永續經營為目標,為完整產品生命週期建立策略,學習從籌備、銷售、客戶關係經營等的結構化知識。

曾為台灣多個知名品牌擔任電商操刀手、外號「小黑」的實戰顧問邱煜庭,多年來反覆驗證電商營運心法,並與台灣電商教育單位「燒賣研究所」及製課專業「透鏡數位」,合作研發出一套任何人都能迅速理解且好上手的「電商結構學」課程,在當前局勢下為品牌主們雪中送炭,提供一套可以檢視、調整與轉型的實作手冊!

他分享,電商經營知識可分為四個階段:籌備期、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每一個階段都有相對應的經營觀念,不僅有行銷,更有完整的企業經營、佈局策略知識。例如,將在「產品籌備期」,教業主如何全面健檢成本結構與受眾定位,讓品牌不只是燒錢做行銷,更能設計出擁有精準TA的熱賣商品;接著是「產品導入期」,以邏輯性的行銷策略,藉由Google Ads與KOL快速打響品牌認知,讓商品一上市就有機會成為爆款;第三階段是「產品成長期」,這時的重點在於持續推高銷量顛峰,要以無孔不入的廣告佈局與SEO加持輸出;最後則是「產品成熟期」,需要學習產品組合的設計,以及培養忠誠客戶來製造品牌第二曲線,順利克服衰退危機。

「BTB電商結構學」為線上課程,在14小時的課程中涵蓋14張實作演練的工作表,讓品牌不只線上聽課,更可從實作中學習,層層建構自身商業模式的成功機會。同時,課程中也包含多場客座訪談,邀請如Wabay挖貝、JK Studio、只要有人社群顧問等業界導師分享豐富的市場經驗。

「生命靈數」就像是我們的DNA,象徵潛力與天賦,諭示一生的使命與成就;「塔羅牌」反映出我們的潛意識,引領看見因果脈絡,提供改變現況的行動建議。結合生命靈數與塔羅牌傳遞出的訊息,幫助你看見自己的天賦,認識正在經歷的生命課題,找出突破困境的關鍵點。

文:陳豪兒

眾所皆知的塔羅占卜,是透過牌卡給予我們方向、預測未來運勢。相信大家剛開始接觸塔羅牌,便是從一連串的「世俗問題」開始,例如找工作會順利嗎?這個人適合我嗎?未來會賺大錢嗎?家庭能幸福美滿嗎?而我們能否活出快樂或平靜,似乎也都取決於這些人事物的美滿。

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個「占卜常客」,相信你也會漸漸發現,塔羅牌之所以能提供運勢走向,不在於牌卡本身的神奇魔力,占卜結果並非由一個名為命運的「他者」來安排的,而是由我們的內在狀態、真實渴望所鋪陳出來的。

例如你問塔羅牌:「我最近有沒有機會談戀愛?」但塔羅牌卻顯示了你根本就不相信愛情,或是尚未從過去的感情傷痛中走出。又例如你問:「我能不能現在離職去找新工作?」但塔羅牌顯示你內心深處依舊熱愛這份工作,只是被新的主管刁難,以致失去熱忱。塔羅牌不僅告訴你未來發展,也會告訴你「為什麼是這樣的發展」,以及「該如何面對或調整」。

因此,我認為來到占卜桌前是需要勇氣的,與其說是要有勇氣面對自身的運勢好壞,不如說是有勇氣面對未知的自己。在此不免老生常談地說:「決定我們命運的,不是塔羅牌,而是我們的心念。」那一張張饒富深意的塔羅圖像,只是忠實地呈現了你我內在那份「看不見的力量」。當我們願意透過塔羅牌對自己的心靈運作有更深的覺知,無論未來發展是否如預期,都能學著如何改變,或是如何接受。

隨著心理學的發展和新時代運動(New Age)的興起,現代人除了將塔羅牌用以預測運勢之外,更傾向將塔羅牌作為自我探索和心靈發展的工具,世界各地有許多心理師以塔羅牌(或其他牌卡)來輔助諮商與治療。透過對塔羅牌的圖像、符號象徵及牌義的瞭解,搭配我們與生俱來的直覺、感覺與圖像思考能力,就能進一步認識「潛意識」與「個人運勢發展」的不可分割性。

綜觀而言,塔羅牌除了是「趨吉避凶」的工具,更強調「把力量回歸到自己身上」,引導我們獲得更大的自由。我在這裡說的「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而是對自己的生命有更深的認識與責任感,能「認命」而不「任命」!

近年來,塔羅牌與各式牌卡占卜盛行,除了讓塔羅牌變得更親民、學塔羅牌的人越來越多之外,也讓大眾對塔羅牌產生更多想像與迷思。在這裡整理出最常出現的六大塔羅牌疑惑,透過問與答的過程,幫助大家對塔羅牌有基礎的認識。

不是的。學習與解讀塔羅牌最重要的是對圖像與牌義的理解。每一張牌卡都有它的「基本牌義」,這些牌義是由畫面中的故事、人物動作、場景細節、神祕學符號、色彩、靈數、占星對應等各別象徵所組成。塔羅牌之所以如此值得深究,就是因為每一張牌卡的圖像都蘊藏了大量的巧思。

不可否認的是,具備通靈、特殊感應或敏感體質的朋友更容易踏入神祕學的世界。若有這些天賦加持,確實能讓人們在解讀塔羅牌的過程中獲取更多訊息。有許多占卜師運用了這些能力,使得他們在占卜過程中能將問卜者的狀況形容得更為精確,他們可能會說出:「你家是不是有養三隻貓?」或「你辦公室是不是有個瘦小的女生會搶你的業績?」當占卜師說出這些準確的訊息時,我們確實會感覺到不可思議,因而提升對他的信任感,但你必須清楚,這些訊息並不是塔羅牌能告訴我們的,而是占卜師本身的通靈能力。

有許多占卜師是透過通靈與感應在進行占卜,牌卡對他們來說反而只是輔助。但對問卜者來說,很容易誤以為占卜師所說的一切都是牌卡上呈現的。事實並非如此。

學習塔羅牌不需要會通靈,你也可以用科學的態度來研究塔羅牌,而每一種學習方式都有它的好處與障礙。以理性、邏輯、有架構的方式學塔羅牌,可以扎實地奠定解牌基本功,也能務實中立地給予建議,但可能缺乏直覺與想像力來將牌義與生命連結。以通靈或感應的方式學習,可透過圖像的刺激或對問卜者的感應得知更多資訊,但可能會偏離牌義與解牌的中立性。

塔羅牌是用於占卜,而非算命。占卜與算命是不同的,雖然它們都能揭示運勢走向,但占卜是「一事一佔」,必須以「特定事件」提問,如:「這份工作的發展性如何?」或「最近有機會遇到適合的對象嗎?」而塔羅占卜能呈現的運程約為三個月至半年內的時效,透過牌卡的訊息,除了能得知該事件的短期發展,也能知曉該如何面對、是否要調整心態或做法,在牌組中獲得建議。因此我們無法在一次的塔羅占卜中得知整張生命藍圖。

而算命最常見的,從東方的八字、紫微、手面相到西方的靈數、占星等,能揭露的運程可能更為久遠,可透過這些命理工具得知「我這一生適合做什麼?我有機會大富大貴嗎?」等較為命定類的提問。算命往往能看出我們的人格特質、潛力、家運到一生情路順遂與否,但當個人意志與命途訊息背道而馳時,又該如何面對呢?你想當藝人,但算命師說你不會紅、不會賺錢,要你去繼承家業,該怎麼辦?而這就不是算命能告訴你的了。

占卜不是算命,尤其塔羅占卜的結果通常能讓我們學著改變自己,進而有改變未來的可能,也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與外界的互動關係,從中獲得啟發。但我得強調,算命依然也能在特定時刻賦予我們慰藉與力量,許多命理工具亦提醒我們要把握機會、順勢而為,但生命並不是能永遠維持在「有力量面對問題」的飽滿狀態,當我們的內在沒有力量能為自己做些什麼的時候,算命提供的訊息反而給了我們信心與希望。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疫情、俄烏戰爭造成全球性的通膨與供應鏈吃緊,使得在疫情隔離政策下消費需求大增的電商產業,看似潛力無窮,卻隱含潛在的成本結構問題。品牌主應如何保持優勢、降低通膨與供應鏈帶來的影響?

自2020年起,全球局勢的轉變以疫情作為起點,再到俄烏戰爭、台海情勢而不斷發酵,接連影響經濟層面的通貨膨脹與供應鏈吃緊,而各國央行祭出的升息政策也讓人們更傾向把錢留在銀行、放緩借貸、減少投資,甚至減少消費,對品牌經營造成莫大影響。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就曾指出,全球供應鏈的動盪阻礙了銷售。不斷上漲的勞動力和燃料成本增加了每筆訂單的費用,再加上利率的急劇變化,讓消費者未來的支出成為不可預測的問號。

影響之大,就連在疫情期間看似爆發性成長的電子商務產業,也在此背景下受到打擊。根據 Statista Digital Market Outlook的最新預測,電子商務收入預計將首次出現萎縮,其最主要原因正是供應鏈、通膨所造成。

因應不同的時空環境,品牌主更需要不同的應對策略,除了重視銷售結果之外,也應回頭省視包括成本定價、財務規劃等企業營運的本質,才能達到永續經營,持續獲利。

疫情下的隔離措施、封城政策等,為電商的發展提供了空前絕後的機會,巨大消費者需求帶起營業額、物流需求以及廣告投資等。不過,在這場空前的繁榮之後,一個轉折點到來了——俄烏戰爭、通貨膨脹與供應鏈衝擊等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原本突飛猛進的業績開始放緩。

通膨帶來的效應是巨大且一連串的。首先,消費者會驚覺手上的現金能買到的東西愈來愈少,接著他們又發現隨之而來的升息,讓各式貸款如車貸、房貸的負擔變得更加沈重。這些現實會讓消費者開始減少非必需品的支出,例如保養化妝品、鞋包3C等,導致相關產品的銷量下降;同時,消費者也會更精打細算地採購必需品,趁著折價時一口氣囤積貨物,可能讓銷售額短暫上衝,卻後繼無力。而供應鏈所造成的影響更為直接顯著——當工廠所在地(如中國)因疫情而對製造與運送進行限制和封鎖時,就會造成全球供應鏈的不穩定。品牌更常面臨產品缺貨的問題,甚至是物流配送的時間拉長,讓消費者擔心何時才會收到他們買的東西,或是乾脆放棄購買。

當消費者的購買意願降低,製造與運輸成本卻不斷上升時,便一口一口蠶食了每筆訂單的利潤,使整體產業的成長出現危機。

從今年起,不少經營多年的電商業主可能面臨銷售效果不彰的問題;而對於新進電商產業的年輕品牌來說,則是一個彎道超車、進場學習的關鍵點。哪間公司可以重整營運模式、迅速建立彈性,就能找出通往高盈利能力的道路,進而度過低迷期,並在下一個週期中茁壯成長。

那麼,究竟品牌主應如何思考新局勢下的數位商務結構?可先從兩個大方面著手: 1.利潤結構:成本與獲利是經商最重要的原則,如果沒有好好計算與規劃利潤結構,便可能陷入盲點,甚至產生「多賣多賠」的情況。因此,品牌主應在所有成本都上漲的局勢下重新檢視商務本質,從定價商品、如何漲價、到設計商品組合開始學習,以財務觀點檢視利潤結構。 2.整體佈局策略:巴菲特曾說:「海水退潮就知道誰沒穿褲子游泳。」套用在經商也一樣,當景氣不好時就知道誰的企業體質不好。因此,電商品牌應以永續經營為目標,為完整產品生命週期建立策略,學習從籌備、銷售、客戶關係經營等的結構化知識。

曾為台灣多個知名品牌擔任電商操刀手、外號「小黑」的實戰顧問邱煜庭,多年來反覆驗證電商營運心法,並與台灣電商教育單位「燒賣研究所」及製課專業「透鏡數位」,合作研發出一套任何人都能迅速理解且好上手的「電商結構學」課程,在當前局勢下為品牌主們雪中送炭,提供一套可以檢視、調整與轉型的實作手冊!

他分享,電商經營知識可分為四個階段:籌備期、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每一個階段都有相對應的經營觀念,不僅有行銷,更有完整的企業經營、佈局策略知識。例如,將在「產品籌備期」,教業主如何全面健檢成本結構與受眾定位,讓品牌不只是燒錢做行銷,更能設計出擁有精準TA的熱賣商品;接著是「產品導入期」,以邏輯性的行銷策略,藉由Google Ads與KOL快速打響品牌認知,讓商品一上市就有機會成為爆款;第三階段是「產品成長期」,這時的重點在於持續推高銷量顛峰,要以無孔不入的廣告佈局與SEO加持輸出;最後則是「產品成熟期」,需要學習產品組合的設計,以及培養忠誠客戶來製造品牌第二曲線,順利克服衰退危機。

「BTB電商結構學」為線上課程,在14小時的課程中涵蓋14張實作演練的工作表,讓品牌不只線上聽課,更可從實作中學習,層層建構自身商業模式的成功機會。同時,課程中也包含多場客座訪談,邀請如Wabay挖貝、JK Studio、只要有人社群顧問等業界導師分享豐富的市場經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