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網上曾經出現過的各類“拜錦鯉”行為嗎?逢考必過、面試順利、相親成功等等,都可以成為人們拜錦鯉的理由。

而最近兩年,隨著錦鯉熱潮的降溫,熱衷於“臨時抱佛腳”的年輕人開始轉向塔羅占卜,用以預測自己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學業、工作、戀愛與運勢等。這類內容的消費需求越來越旺盛,例如在B站搜索“塔羅”,可以看到彈幕量最多的塔羅視頻的播放量已經達到210多萬,彈幕量高達22萬。

作為一種外來的占卜方式,塔羅最早起源於西方,關於其具體起源眾說紛紜,但是關於塔羅的作用卻是相同的,即通過牌面信息的解讀來預測事情發展方向和走勢。 [1]人們使用塔羅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將塔羅占卜作為一種娛樂項目,抱著試一試、看一看的心態,想要一探究竟。另一種則是處於迷茫或者困境狀態的使用者,希望能夠通過塔羅占卜,給自己未來一定的指引。

在中文互聯網世界裡玩起塔羅占卜的年輕人,絕大部分都受過唯物主義教育,未必信封建迷信那一套,那他們為何迷上了這種奇特的內容消費方式呢?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將通過對塔羅占卜線上傳播方式的分析,從文化傳播的視角探究,塔羅占卜類視頻內容能在當今互聯網上收穫一塊穩定的私域流量的原因。

從線下到線上,塔羅占卜視頻興起

在早期,國內的塔羅占卜一般都是以店面為主,出現在各大旅遊景點或者商圈之中,而這些店鋪雖然開在鬧市,但是店內人流量以及成交數量並不理想,多數是以熟人交易以及熟人帶客的方式完成,交易量不大,交易範圍小。而互聯網的出現則給塔羅占卜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傳播渠道與傳播方式。

每一張塔羅牌都有其所對應的星象,尤其是皇帝、戀人、節制等牌,分別對應著白羊座、雙子座、射手座等星座。網絡上的星座博主便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塔羅占卜的第一批“推廣大師”。

“考古”發現,微博知名星座博主“ALEX是大叔”早在2013年就在新浪博客上發布博文《ALEX12星座4月塔羅運勢:你必須做你不得不做和不願去做的事》,並將文章分享到微博;微博星座博主“莫小奇_Monica”也早在2011年的微博中就提到了塔羅。這些星座博主雖然不是專門的塔羅占卜者,博文內容上也不是以塔羅為主,但是由於他們早期的引入、擴展與對塔羅牌的解讀,使得一批星座愛好者對塔羅牌有一定的了解,為之後塔羅占卜視頻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塔羅占卜的視頻最早出現在YouTube上,以一些塔羅師的占卜為主,受眾繁多。而國內塔羅視頻的播放平台以B站為主,作為一個開放的創作平台,許多UP主以搬運YouTube上較為經典以及粉絲量較多的塔羅占卜師的占卜視頻為創作內容,例如塔羅占卜師“FRANKENSTEIN”“喬伊斯”“Soul Rose”以及其他一些海外博主的塔羅占卜視頻。與此同時,國內的塔羅占卜師也開始在B站更新一些塔羅占卜的相關視頻。

現如今已經停止在B站更新的塔羅占卜師“月のMina”早在2018年就開始在YouTube和B站上同時更新塔羅占卜的內容。此後,B站原創塔羅占卜師的數量逐漸增多,塔羅占卜的主題、內容與風格也開始增多。

B站的首頁視頻推送機制,也為一些塔羅占卜的視頻出現在首頁提供了保證,即使是對星座、塔羅等不了解的用戶也能在B站的首頁上看到相關塔羅占卜的推送。

在筆者的調研中,有許多觀看者稱對於塔羅占卜的初次接觸都來自於B站的首頁推送。抱著好奇心與試一試的心態,她們點開了相關推送,觀看視頻後則會開始關註一些塔羅占卜相關的視頻。一些重度的塔羅占卜愛好者會主動在視頻網站上尋找相應主題以及一些知名的塔羅占卜UP主,輕度愛好者則主要通過APP首頁推薦進行觀看與瀏覽。

除以上兩個主要的傳播渠道外,微信朋友圈的私人占卜、豆瓣小組的相關占卜討論,以及淘寶的相關書籍和占卜的售賣等都成為塔羅占卜初期在互聯網的傳播方式。形成了來自不同的主體、渠道以及方式的傳播,加深了用戶對於塔羅牌的初印象。

消費占卜視頻時,真正消費的是什麼?

2019年7月,B站互動視頻的上線為塔羅占卜視頻的傳播賦予了更強的互動性。雖然在此之前市面上已有一些知名的互動視頻,如網飛出品的互動影片《黑鏡:潘達奈斯基》,但是由於這類互動視頻的劇情分支過多,每個選項都對應著不同的結局,這部互動視頻並未能夠很好地表達作品的主題,因此褒貶不一。

與這些互動長視頻不同,互動短視頻除了具有傳統互動視頻的互動性外,也具備傳統視頻不具備的特性,例如短視頻化、專業操作性較低等。

對於視頻創作者而言,B站互動視頻的出現降低了創作者的參與門檻,無論是遊戲剪輯、還是單純的文字測試視頻都可以將其上傳為互動視頻與視頻的觀看者進行互動交流。

而對於觀看者而言,B站的互動視頻改變了他們傳統的觀看模式,將觀看者從觀看的角度轉向參與的角度。在互動視頻中,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以及想法自由的選擇互動視頻中所給出的劇情選項與分支劇情,獲得更為強烈的參與感。而視頻的時長限制、製作專業化的局限、以及用戶心理預期,都共同導致互動短視頻呈現出較強的遊戲屬性,用戶的體驗更多地聚焦於探索多元結果的娛樂性。 [2]

塔羅占卜本身就是一項極具互動性的占卜行為。在線下的塔羅占卜中,只有經歷了洗牌、開牌、選牌、牌陣、開牌後才能真正進入塔羅牌的解讀環節。塔羅占卜的線上化雖然擴大了占卜的受眾範圍,但是在視頻的傳播過程中其互動性被大大削弱。

為解決線上塔羅占卜中的互動性問題,UP主們採用了不同的方式,在視頻的前、中、後等過程中,與用戶多次進行言語以及行動上的互動與暗示,以增強用戶觀看過程的互動性與參與感。

例如,在塔羅視頻的占卜過程中,絕大多數的塔羅占卜師都會將塔羅牌進行分類,有些塔羅占卜師甚至會在歸納分類的塔羅牌上放置對應的指引物品,以便於用戶的選擇。在解說完畢後,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跳轉到對應的塔羅解說中。

在互動視頻出現之前,用戶總是需要拖動進度條才能看到所選擇的塔羅牌的解說。互動視頻出現後,用戶可以在觀看塔羅視頻的過程中全身心地跟著塔羅占卜師的節奏,在引導完成後,通過點擊屏幕與視頻形成互動,做出相應的決定。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減少了來自拖動進度條的困擾,更能通過選擇與互動的方式,沉浸在塔羅視頻占卜之中。

以彈幕聞名的B站為觀看者與塔羅占卜師之間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互動方式。觀看者通過在屏幕之外發送彈幕與一鍵三連,在一定意義上完成了塔羅占卜師的“儀式”指引。發送彈幕後,觀看者也會形成一定的心理暗示,即自己與塔羅的“感應”更為強烈,自己的好運將會到來。

此外,在塔羅占卜視頻的評論區,也存在著用戶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由於塔羅占卜的解說時間較長,因此塔羅視頻下總會出現一些評論,這些評論包含了塔羅牌中所解說的內容,或者在塔羅牌解說的內容基礎上與自己的情況進行對照。

部分用戶還會在評論區進行許願、還願等活動。整個評論區形成了塔羅占卜者與觀看者的互動,同時也形成了觀看者與觀看者的互動。

依據美國當代社會學家蘭德爾·柯林斯在《互動儀式鏈》,書中指出,互動儀式的核心機制是相互關注和情感連帶。儀式是一種相互關注的情感和關注機制,它形成了一種瞬間共有的實在,因而會形成群體團結和群體成員身份的符號。 [3]

互動雖然在評論區以及視頻彈幕上發生,但是對於觀看者來說,與塔羅占卜師、占卜受眾構建了一個虛擬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中,觀看者完成了情感、儀式的互動與傳達。

小眾垂類視頻裡,私域流量至關重要

B站的塔羅視頻一般被塔羅占卜師稱為大眾占卜,顧名思義,就是面對大眾的主題固定的無差別占卜。因此,塔羅占卜師會在視頻中表示,面對大眾的占卜內容不一定準確,觀看者可以根據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對號入座”。

與大眾占卜相對應,這種視頻所面對的是視頻平臺本身龐大的流量與用戶群體,也就是公域流量,在這個龐大的流量池中,塔羅占卜師的內容只能被有限的訂閱和關注。

其中,B站播放量最高的塔羅占卜視頻的UP主的關注量還不到15萬。因此,對於B站這一龐大的流量池而言,塔羅視頻的觀看者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但在這小部分的粉絲關注中,塔羅占卜師通過各種方式獲得了屬於他自己可以重複使用的私域流量。

在塔羅UP主上傳的視頻中,一般UP主都會在視頻簡介或者個人簡介中註明私佔的聯繫方式。 “私佔”即私人占卜,也就是指用戶通過添加塔羅占卜師的微信或者其他的聯繫方式,尋找塔羅占卜師進行私人占卜。在私人占卜中,占卜主題則由用戶自己選擇,是用戶與占卜師之間的私下交易。而私人占卜這一獨特的形式,為塔羅占卜師獲得了來自公域流量內的私域流量。

與公域流量不同,私域流量能夠很好地被塔羅占卜師納為己用。這一部分的私域流量具有傳統的私域流量的特點,即用戶忠誠度、用戶粘性高、流動性較低、流量持有時間較長、可進行二次利用等。 [4]

此外,來自塔羅占卜的私域流量還具有更多的情感依靠,因為能主動尋求UP主進行私人占卜的用戶,一般在現實生活中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與迷茫,因此相對於其他的內容渠道獲得的私域流量,這類私域流量則多了對於占卜師以及塔羅占卜本身的情感依賴與情感表達。

此外,這部分的私域流量也成為塔羅占卜運營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其不僅在塔羅占卜師這裡進行二次占卜與消費,同時也能夠在塔羅占卜師的對外營銷與運營過程成為一個較為典型的示範。占卜師通過在微信以及其他平台發布相關的占卜結果與反饋,形成對自身占卜效果的宣傳。

一些私域流量不僅能夠在占卜中二次消費,同時還能為塔羅占卜師帶來“客源”,通過一種熟人介紹的方式,為塔羅占卜師尋找新的占卜者與流量。這種基於人際口碑的傳播方式能夠增加塔羅占卜者的神秘感與準確度,使得用戶之間的口碑傳播成為其對外推廣與宣傳的一項重要手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