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複合儀式等違反他人意願的占卜師,別接觸。這點不細說,就想想你被強迫談戀愛會不會開心就好了。

2.朋友圈裡賣水晶的仔細甄別,不是說占卜師不能賣產品,而是不能為了推銷商品而去誇大功效和事實,所有的水晶功能只能做為輔助,並不能主導你、改變你的人生。

3.一言不合就賣課的,客戶找你占卜你拉著人家買課幹嘛?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除非客戶主動想學)

4.連基本的塔羅體係都不清楚的(塔羅有三大體系:維特、馬賽、透特)

當每一個塔羅師都在追求準的同時,我們在追求的是不准,為何?現狀的準和未來的準是有一個橋樑,也類似於旅程,而現狀的準是必須要去關注的,因為現狀的準可以提升未來的準確度,但是本質旅程的利和弊是需要一個塔羅師的關注,因為作為個案求助,我們要的是幫助個案趨利避害。而這種時候,未來就已經不准,關鍵點是:我們有沒有幫助個案到這一步,是每一個塔羅師需要審視的問題。

縱觀目前現狀,我們會發現,很多人傳統觀念中,還是認為塔羅就是算命或者是占卜,而這只是對塔羅的一種偏見,研讀塔羅歷史,會發現一些很細的細節問題。

最早的塔羅就是沒有賦予任何奇形怪狀的說法,就是一些紙牌遊戲的工具。

之後被一些神秘學家研讀,認為可以解釋一些神奇的事件,被賦予了各種符號,故事等等。

而現在,大多數的塔羅已經完全和心理學進行了有效的結合,而這不免要提到一個關鍵人物,榮格。

而在這個里面非常關鍵的一套,就是塔羅和卡巴拉的對應。而我之所以喜歡這種方式,關鍵是卡巴拉里面的一些體係是更加的符合現狀,當然,我指的是卡巴拉里面的一些方式和方法。當然,真正的卡巴拉是不承認魔法,巫術,塔羅等等。這些奇形怪狀的事情。

卡巴拉學者Yehuda Ashlag這樣定義卡巴拉:”這智慧是不多不少剛好一根源的秩序,這些根源通過固有的、確定的規則根據因果關係傳下來,而且此規則交織成一個單一的崇高的稱為”在這世界向它的創造物揭示其神聖”的目標。”。

而在萊特曼教授的一本書籍,我們會發現一個人如何才能營造一個新的洞見:

第一:承認危機

第二:發現危機的根源

第三:確定最佳的解決方案

第四:制訂一個化解危機的計劃

而在行為心理學這本書籍裡面我們會發現如果提升效果,最主要是行為心理學要具備三種作用

第一:以相當的精確性,來解釋人的行為

第二:以相當的合理性,來預測人的行為

第三:以相當的有效性,來控制人的行為

如果不具備上述效用,心理學,就將是毫無價值的東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