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汽車有限公司(英語:Tata Motors Limited,NYSE: TTM)是印度的汽車廠商,隸屬於塔塔集團。
目錄
主要汽車產品線[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塔塔汽車有限公司(英語:Tata Motors Limited,NYSE: TTM)是印度的汽車廠商,隸屬於塔塔集團。
目錄
主要汽車產品線編輯
「桑塔納」一詞來源於美國加州地區的「Santa Ana winds」(聖塔安那風(英語:Santa Ana winds))。在北美,該款車又被定名為大眾寬騰(Quantum)。在墨西哥,稱為「大眾Corsar」,銷售到阿根廷時又被稱作「大眾Carat」。在巴西和其他南美國家這款車才被叫做大眾桑塔納,與此同時,第二代帕薩特則以大眾寬騰之名一同銷售。在歐洲,桑塔納這一名稱在1985年遭到除西班牙以外國家的棄用,在歐洲市場以帕薩特之名銷售至1988年。
目錄
文章內容目錄
歷史[編輯]
桑塔納在歐美和日本都有過生產與銷售,但銷售情況都不甚理想。歐洲人習慣兩廂掀背或旅行版式的帕薩特B2,所以並不鍾情於三廂的桑塔納,該車於1985年就在德國本土很早就停售了,而屬於同一款車型的帕薩特B2還繼續生產至1988年。在美國,桑塔納則從1981年開始銷售到了1988年。在日本,1984年日產汽車採用許可證方式生產大眾桑塔納至1990年,銷售情況也不如預期。
在巴西和中國,桑塔納卻贏得了很好的口碑。巴西的桑塔納從1984年開始生產直至2006年停產,歷經20餘年,有著不錯的銷售情況。 1983年上海引進桑塔納,該款車幾乎成為一個時代中國的「國民車」,頂峰時在中國汽車市場的佔有率超過60%。 [1]
中國桑塔納[編輯]
上海汽車廠與德國大眾合資項目談判歷時6年,從1978年11月開始,直到1984年11月簽約。 1982年,中國通過向德國購買100套桑塔納散裝料在上海汽車廠試裝。 1984年11月,上海汽車廠與德國大眾合資項目談判成功,1985年3月上海大眾正式成立,開始正式生產桑塔納轎車,使用「大眾桑塔納」商標。 [2]
在中國,桑塔納被上海大眾引入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累計銷量近400萬輛,成為中國汽車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車型。桑塔納轎車從1983年起被試驗性組裝,期間歷經了「普通型桑塔納」、「桑塔納2000」、「桑塔納3000」、「桑塔納志俊」四代的更替,最暢銷的基本型桑塔納於2012年8月15日停產,歷時29年。桑塔納轎車的生產終結了中國閉門造車,保守封閉的歷史,成為中國汽車改革開放的重要載體,加速了中國汽車的現代化進程。 [3]
在1990年代的中國大陸,桑塔納因為銷售時間長,市場保有量大,與大眾捷達、神龍富康(雪鐵龍ZX)合稱為中國轎車「老三樣」。
普通型桑塔納簡稱「普桑」,1983年推出市場,於2012年8月15日停產,是中國銷售時間最久的合資品牌車型。 29年間,普桑經歷了發動機從化油器變成電噴、變速器從四擋變成五擋等多次改進,作為桑塔納系列主力車型的普通型桑塔納累計銷量達到2,292,041輛。
1991年年10月開始,上海大眾開始研製新一代的桑塔納轎車桑塔納2000。1994年,上海大眾基於第三代帕薩特研發出了新車型,該車型實際上是在巴西版大眾寬騰(Quantum)原型車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了底盤軸距,比普通桑塔納增長了108mm,使之達到2656mm,同時還加大車身離地間隙和後座的空間。 [4]1995年,桑塔納2000車型開始量產。此後的8年中,上海大眾先後推出“時代超人”、“自由沸點”、“俊傑”、“時代驕子”、“時代陽光”等改進車型。桑塔納2000於2004年1月31日停產,累計銷量達到777,211輛。
2004年2月1日,桑塔納2000的新一代車型桑塔納3000正式上市。 [5]從桑塔納3000項目起,上海大眾開始了自主開發車型,桑塔納3000是第一款由上海大眾自主在上海大眾本部開發出來的車型,這宣告上海大眾完成了從技術引進到技術創新的改變。 [6]桑塔納3000於2007年停產,累計銷量為328155輛。
2008年,上海大眾在桑塔納3000的基礎上又推出了第四代改進車型——桑塔納志俊。桑塔納志俊外觀上的改變主要集中在車燈、前保險槓、進氣格柵、車身飾條等地方。志俊車長4687mm、車高1450mm、軸距2687mm。桑塔納志俊累計銷量為328,155輛。
2012年10月29日,桑塔納的取代車型新桑塔納(New Santana)在德國沃爾夫斯堡首發。新一代桑塔納基於新的平台,在動力、設計以及配置等方面也進行了全新設計。新桑塔納的車身比老桑塔納略小,其車身尺寸為4473/1706/1469毫米,但軸距比老款加長了55毫米,達到2603毫米。與一汽大眾新捷達共享新大眾波羅的PQ25平台。 [7]
日本桑塔納[編輯]
1981年日產為了進一步擴展其市場樹立其技術領先的形象,開始與德國大眾展開合作。日產汽車總裁石原隆決定日產在日本國內組裝桑塔納汽車,日產內部代號M30,車尾部懸掛大眾和日產的標誌。 1984年2月,日產汽車拿到了桑塔納的生產許可證,生產線位於神奈川縣的座間工廠。 [8][9]
日產桑塔納的定價要低於進口大眾的價格,[10]在銷售上原計劃每月能售出4,000至5,000輛,但最終7年內總計也僅賣出了5萬多輛。 1990年5月,日產停止了桑塔納的生產。 [11]
「桑塔納」一詞來源於美國加州地區的「Santa Ana winds」(聖塔安那風(英語:Santa Ana winds))。在北美,該款車又被定名為大眾寬騰(Quantum)。在墨西哥,稱為「大眾Corsar」,銷售到阿根廷時又被稱作「大眾Carat」。在巴西和其他南美國家這款車才被叫做大眾桑塔納,與此同時,第二代帕薩特則以大眾寬騰之名一同銷售。在歐洲,桑塔納這一名稱在1985年遭到除西班牙以外國家的棄用,在歐洲市場以帕薩特之名銷售至1988年。
目錄
歷史編輯
桑塔納在歐美和日本都有過生產與銷售,但銷售情況都不甚理想。歐洲人習慣兩廂掀背或旅行版式的帕薩特B2,所以並不鍾情於三廂的桑塔納,該車於1985年就在德國本土很早就停售了,而屬於同一款車型的帕薩特B2還繼續生產至1988年。在美國,桑塔納則從1981年開始銷售到了1988年。在日本,1984年日產汽車採用許可證方式生產大眾桑塔納至1990年,銷售情況也不如預期。
在巴西和中國,桑塔納卻贏得了很好的口碑。巴西的桑塔納從1984年開始生產直至2006年停產,歷經20餘年,有著不錯的銷售情況。 1983年上海引進桑塔納,該款車幾乎成為一個時代中國的「國民車」,頂峰時在中國汽車市場的佔有率超過60%。 [1]
中國桑塔納編輯
上海汽車廠與德國大眾合資項目談判歷時6年,從1978年11月開始,直到1984年11月簽約。 1982年,中國通過向德國購買100套桑塔納散裝料在上海汽車廠試裝。 1984年11月,上海汽車廠與德國大眾合資項目談判成功,1985年3月上海大眾正式成立,開始正式生產桑塔納轎車,使用「大眾桑塔納」商標。 [2]
在中國,桑塔納被上海大眾引入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累計銷量近400萬輛,成為中國汽車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車型。桑塔納轎車從1983年起被試驗性組裝,期間歷經了「普通型桑塔納」、「桑塔納2000」、「桑塔納3000」、「桑塔納志俊」四代的更替,最暢銷的基本型桑塔納於2012年8月15日停產,歷時29年。桑塔納轎車的生產終結了中國閉門造車,保守封閉的歷史,成為中國汽車改革開放的重要載體,加速了中國汽車的現代化進程。 [3]
在1990年代的中國大陸,桑塔納因為銷售時間長,市場保有量大,與大眾捷達、神龍富康(雪鐵龍ZX)合稱為中國轎車「老三樣」。
普通型桑塔納簡稱「普桑」,1983年推出市場,於2012年8月15日停產,是中國銷售時間最久的合資品牌車型。 29年間,普桑經歷了發動機從化油器變成電噴、變速器從四擋變成五擋等多次改進,作為桑塔納系列主力車型的普通型桑塔納累計銷量達到2,292,041輛。
1991年年10月開始,上海大眾開始研製新一代的桑塔納轎車桑塔納2000。1994年,上海大眾基於第三代帕薩特研發出了新車型,該車型實際上是在巴西版大眾寬騰(Quantum)原型車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了底盤軸距,比普通桑塔納增長了108mm,使之達到2656mm,同時還加大車身離地間隙和後座的空間。 [4]1995年,桑塔納2000車型開始量產。此後的8年中,上海大眾先後推出“時代超人”、“自由沸點”、“俊傑”、“時代驕子”、“時代陽光”等改進車型。桑塔納2000於2004年1月31日停產,累計銷量達到777,211輛。
2004年2月1日,桑塔納2000的新一代車型桑塔納3000正式上市。 [5]從桑塔納3000項目起,上海大眾開始了自主開發車型,桑塔納3000是第一款由上海大眾自主在上海大眾本部開發出來的車型,這宣告上海大眾完成了從技術引進到技術創新的改變。 [6]桑塔納3000於2007年停產,累計銷量為328155輛。
2008年,上海大眾在桑塔納3000的基礎上又推出了第四代改進車型——桑塔納志俊。桑塔納志俊外觀上的改變主要集中在車燈、前保險槓、進氣格柵、車身飾條等地方。志俊車長4687mm、車高1450mm、軸距2687mm。桑塔納志俊累計銷量為328,155輛。
2012年10月29日,桑塔納的取代車型新桑塔納(New Santana)在德國沃爾夫斯堡首發。新一代桑塔納基於新的平台,在動力、設計以及配置等方面也進行了全新設計。新桑塔納的車身比老桑塔納略小,其車身尺寸為4473/1706/1469毫米,但軸距比老款加長了55毫米,達到2603毫米。與一汽大眾新捷達共享新大眾波羅的PQ25平台。 [7]
日本桑塔納編輯
1981年日產為了進一步擴展其市場樹立其技術領先的形象,開始與德國大眾展開合作。日產汽車總裁石原隆決定日產在日本國內組裝桑塔納汽車,日產內部代號M30,車尾部懸掛大眾和日產的標誌。 1984年2月,日產汽車拿到了桑塔納的生產許可證,生產線位於神奈川縣的座間工廠。 [8][9]
日產桑塔納的定價要低於進口大眾的價格,[10]在銷售上原計劃每月能售出4,000至5,000輛,但最終7年內總計也僅賣出了5萬多輛。 1990年5月,日產停止了桑塔納的生產。 [11]
巴西桑塔納編輯
1984年6月,桑塔納開始在巴西投入生產。最初是只生產銷售四門和兩門的轎車,隨後在1985年7月又推出了名為桑塔納寬騰(Santana Quantum)的桑塔納旅行車,其中桑塔納兩門轎車是巴西獨有的車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