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公元前990年-前931年,希伯來語:שְׁלֹמֹה‬),天主教漢譯為撒羅滿,阿拉伯語稱為蘇萊曼(سليمان)。根據《希伯來聖經》記載,是以色列王國第三位國王,大衛家族第二位國王。在《古蘭經》,則視之為先知。據《希伯來聖經》記載,所羅門王是大衛王與拔示巴的兒子。

據聖經記載,所羅門王是耶路撒冷第一聖殿的建造者,並有超人的智慧,大量的財富和無上的權力。但最後由於所羅門王晚年的罪過[註 1]導致在他的兒子羅波安執政時期王國發生了分裂。所羅門王還是後世許多文獻和傳說的主角。

目次

聖經生平[編輯]

所羅門王的父親是伯利恆的大衛王,耶西之子;母親是拔示巴[註 2]。所羅門王的兄弟有押沙龍、暗嫩[註 3]、亞多尼雅[註 4]。

當所羅門王的父親大衛王公元前970年去世之後,他成為了新的國王。根據聖經列王紀的記載,「大衛王年紀老邁、雖用被遮蓋、仍不覺暖。」「所以臣僕對他說、不如為我主我王尋找一個處女、使他伺候王、奉養王、睡在王的懷中、好叫我主我王得暖。於是在以色列全境尋找美貌的童女、尋得書念的一個童女亞比煞、就帶到王那裡。」

當大衛王仍然在世的時候,他的第四個兒子,亞多尼雅就展開行動宣告他是新的國王。在他的兄弟暗嫩和押沙龍去世之後,他自己覺得他應該被立為王位的繼承者。但大衛在很早之前,以耶和華之名為證,表明要將王位傳給所羅門。由於亞多尼雅的計謀被當時的先知約拿單識破,並告知所羅門的母親拔示巴,請她去告知大衛關於亞多尼雅的陰謀,並提醒大衛他之前的誓言。大衛當即將王位傳給了所羅門。亞多尼雅得知消息後逃到祭壇,去抓住祭壇的角,讓所羅門不要殺他。所羅門表示:「他若作忠義的人,連一根頭髮也不至落在地上;他若行惡,必要死亡。」(列王紀上 1:52 和合本)

亞多尼雅通過拔示巴請求與亞比煞結婚,但所羅門認為這個請求無異於覬覦王位,所以抓住並處死了亞多尼雅。

為了實現大衛王對所羅門的臨終遺言,所羅門將大衛的將軍約押殺死了,因為約押在和平時期曾謀殺了押尼珥和亞瑪撒。大衛王的大祭司亞比亞他被所羅門王放逐遠方,因為他曾支持所羅門王的競爭者亞多尼雅。亞比亞他是世襲的大祭司,他的前任是以利,以利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先知。示每被限制只能在耶路撒冷城內活動,但在三年之後,當他前往迦特去取回一些逃走的僕人時被殺死了。這也許是因為他在大衛的兒子押沙龍反叛大衛的時候曾詛咒過大衛的緣故。

除掉亞多尼雅之後,所羅門王接掌權力。期間與埃及公主結親,並將合併後的國家劃分為12個行省,建立了嚴格的稅收制度。

為耶和華建立聖殿和為他自己的建立宮殿花費了他許多的時間,同時也為自己和國家積聚了大量的財富。事後所羅門領悟到世間上的事是毫無益處的勞苦(《傳道書》2:11),因這些都會留給後人,卻不知那些後人能否管理到自己留下的財富,想到此處便覺勞苦都是沒有甚麼價值。

所羅門王的其中一個特質就是他的智慧。所羅門王祈禱求耶和華「賜我智慧、可以判斷你的民、能辨別是非.不然、誰能判斷這眾多的民呢?」

神對他說:「因為你祈求智慧、而不為自己求壽、求富、也不求滅絕你仇敵的性命、而是祈求能洞察正義的智慧,我將賜予你你所祈求的東西…」聖經還記載道:「普天下的王都求見所羅門王,想聆聽神賜給所羅門王的智慧。」

有一個叫所羅門的審判的故事,兩位新生兒的母親帶著一名男嬰來到所羅門王面前,請求所羅門王裁決誰才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的母親。有一位母親的孩子在一個晚上死去了,這兩位母親都說這個仍然健在的孩子是自己的。當所羅門王建議將活著的孩子劈為兩半,這時,男孩真正的母親說她願意放棄這個孩子,而另一位則說:「這孩子也不歸我,也不歸你,把他劈了吧!」所羅門王立即宣布那位願意放棄孩子的母親才是那個孩子真正的母親,並將孩子還給了她。

聖經用一篇簡短的文章形容了所羅門王的智慧和財富的聲望是如此廣泛傳播,以至於示巴女王決定去見所羅門王。據說女王去見所羅門王的時候帶了許多的禮物,包括黃金,用各種用來裝飾廟宇的罕有的寶石裝飾以及一些謎語。當所羅門王給了她「所有她渴求的,任何她所提出的,」,她感到非常的滿足,並將所帶的禮物都給了所羅門王(列王紀10:10)。

這段文章是否僅僅是簡單的從一個外部的視角來形容所羅門王的財富和智慧,或者女王的這次見面是否有更重要的意義和她的那些謎語現在都已經不可考了;不過示巴女王的這次會見成了許多故事的主題。

示巴又稱為Saba,是跨越紅海、厄利垂亞、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和葉門,直到阿拉伯費利克斯區的國家。據一篇希伯來語文章的敘述,所羅門王經常命令全世界的生物在他的面前舞蹈(這篇文章裡說神賜予了所羅門王可以控制一切有生命的東西的能力),但是一天,所羅門王發現戴勝鳥缺席了(這隻鳥的希伯來語名稱為Shade),於是,所羅門王召見了這隻鳥,這隻鳥告訴所羅門王它正在尋找一個新的地方。

這隻鳥發現了一片位於東邊的土地,那片土地有大量的金,銀和植物。那片土地的統治者是示巴女王,首府是Kitor。後來這隻鳥請求讓所羅門王送它去邀請女王參加所羅門王的法庭。

在一篇衣索比亞的文章中,示巴女王與所羅門王發生了性關係(這一段在聖經中沒有提到),並在厄利垂亞的哈馬森省的Mai Bella溪邊生下了一個孩子。

這個孩子是一個男孩,後來,他成了孟尼利克一世,阿克蘇姆的國王,並建立了一個最終統治了超過2900年的基督教國家阿比西尼亞帝國(其中有133年是扎格維王朝,直到一位合法的男性繼承人恢復了王權)直到海爾·塞拉西一世於1974年被推翻。據說曼尼里克一世是一位虔誠的猶太人,並從所羅門王那裡得到了一個約櫃的複製品,然而,原始的約櫃被轉換了,他和母親帶著真正的約櫃回到了阿克蘇姆,並且直到現在為止約櫃仍然在那裡,有一位以守護約櫃為終身任務的神父守護著它。

這條家系和約櫃在衣索比亞的君主制所存在的那些世紀裡一直都被其認為是其君主制的合法性的一個證明,整體說來,它對衣索比亞的文化還有很重大且持久的影響。但衣索比亞政府和教會拒絕了所有想看約櫃的請求。

一些古典的猶太教教士抨擊所羅門王的品德,並聲稱這個孩子應該是300年以後摧毀所羅門神廟的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祖先。

為了避免與鄰國發生衝突,安定國家,所羅門王娶了幾位強大鄰國(埃及、摩押、赫族、以東、亞捫、腓尼基)的公主為妻,並保留他們各自的宗教信仰。使所羅門王的後宮中存在了繁殖女神、太陽神之類的異教偶像(相對於猶太人共同信仰的耶和華而言)。甚至為了討好嬪妃,所羅門王甚至允許她們「在耶路撒冷對面的山上建築丘壇」「自己的神燒香獻祭」。列王紀上11:3更稱「所羅門有妃七百,都是公主;還有嬪三百。這些妃嬪誘惑他的心」。

雖然這些舉措讓嬪妃很高興,但聖經記載說:「耶和華向所羅門發怒、因為他的心偏離向他兩次顯現的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耶和華曾吩咐他不可隨從別神.他卻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的。所以耶和華對他說、你既行了這事、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約和律例、我必將你的國奪回、賜給你的臣子。然而因你父親大衛的緣故、我不在你活著的日子行這事.必從你兒子的手中將國奪回。只是我不將全國奪回,要因我僕人大衛、和我所選擇的耶路撒冷、還留一支派給你的兒子。」所羅門一死,公開的叛亂就爆發了,直接的起因是由於所羅門時代沉重的賦稅和徭役。從此統一的王國分裂為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1]

貢獻[編輯]

在所羅門王統治的40年間,根據《聖經》記載,以色列王國達到了它最為顯赫與昌盛的時期。根據《列王記上》10:14,所羅門王一年就收貢666他連得黃金(合39,960磅)。

所羅門被描述為將自己沉浸在奢華與東方王朝的華美,他的政權蒸蒸日上。他與推羅國王希蘭(King of Tyre – Hiram I)結盟,後者在許多事情上給予他支援。在去世前,大衛王為耶路撒冷聖殿的建設聚集原材料,以永久放置約櫃。所羅門被描述為建設的完成者,他的建築幫手很多,包括希蘭,以及從他而來的原材料。

在聖殿完成前,所羅門被描述為在耶路撒冷建設了許多其他的重要建築,在長達13年之久中,他在奧菲爾處積極建設王宮(在耶路撒冷中心的一個小丘)。所羅門也為城市供水建設了許多重要工程,以及為保護城市的米羅。然而,在發掘耶路撒冷城的時候,這一時期的建築遺蹟沒有多少被發現出來,聖殿與所羅門王宮也沒有被發現。然而,一些很重要的,但是極具政治敏感性的地區沒有被詳細發掘,包括聖殿山,即傳說中聖殿的地址。

所羅門被描述為在以色列別的地方建城,建設了;以旬迦別口岸,將達莫建設成為通商口岸即軍事要點。所羅門還被描述為擁有1,400戰車及12,000騎兵。雖然所羅門以旬迦別口岸的地點已知,但沒有什麼遺蹟被發現。在所羅門增建或重建的城市中得到了許多考古發現,如夏瑣、米吉多,並基色 (Gezer)—《列王記上》9:15,這裡都有很多古代遺蹟,包括精湛的六房門,方石堆宮殿,以及建築外水槽結構等,前者是考古學家認為是所羅門的馬廄所在。

根據《聖經》,在所羅門統治時期,以色列的商業極其發達,有從推羅、埃及、阿拉伯等地,以及他施、俄斐和南印度等海路來的貨物。

對後世的影響[編輯]

他作箴言三千句,詩歌一千零五首。「我把以下一切事都記在心上,要尋出這一切事的底蘊:原來義人、智者和他們所做的事,都在上帝手中。世人並不知道他們之前的一切愛恨。」(《傳道書》9:1)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道書》1:2)。在《次正經》中之《智慧篇》,相信為後世作家偽托所羅門王所著。

其他[編輯]

所羅門統治的傳統時期約在公元前970年到931年。他們的衍生來自聖經編年史,主要來自書中的古代編年史,從《創世紀》到《列王記》下,並根據古代人對宇宙起源、耶路撒冷淪陷,聖殿在公元前586年被毀。關於所羅門王所在的大衛朝中,這個編年史可以通過巴比倫和亞述歷史中的一些記錄,這些數據可以幫助考古學家用現代科技手段來定位當時的王朝。根據愛德文·R·蒂勒最常用的編年史,所羅門之死和王國分裂發生在公元前931年[2]。蒂勒並沒有直言所羅門統治的起始日期,而是根據《列王記》上,他統治了40年,因此根據蒂勒系統這與公元前970年相符。

根據以色列·福肯斯坦和尼爾·石博曼所著的《聖經出土:古以色列和原始神聖經文考古學新解》[3],在大衛王與所羅門王時期,耶路撒冷的居民人數只有少於幾百人,這對於從幼發拉底河一直延伸到以拉施的帝國來說這個根本不足。根據《聖經出土》考古學證據顯示,所羅門王國時期的以色列不過是個小城邦,所以所羅門每年收貢666他連得黃金根本不可能。雖然福肯斯坦和石博曼都承認大衛與所羅門都是公元前10世紀時真實存在的國王[4],他們也認為對於以色列王國最早的獨立記錄大約是在公元前890年,猶大王國則是在公元前750年。他們認為出於宗教歧視,《聖經》的作者故意貶低多神論宗教,以至於將他們記錄在猶大一神論黃金時期之後,以供奉耶和華。一些聖經極簡主義者,如托馬斯·L·湯普森繼續辯駁道耶路撒冷只能在7世紀中葉才可能成為一個國家的都城[5]。同樣地,福肯斯坦也其他人認為所羅門聖殿的規模不可能。

這些觀點被威廉·G·德芙[6]、哈該·魏普特、安德烈·利馬與阿芒·本托駁斥。利馬在他的《古以色列:從亞伯拉罕到羅馬摧毀聖殿》[7]中認為聖經傳統中的所羅門基本上是可信的。肯尼斯·凱徹也認為所羅門控制著一個相對富有的「迷你帝國」,而不是小的城邦,而666他連得黃金也不是很多錢。凱徹計算了通過30年,一個相似大小的國家可以累積500噸黃金,這對於其他例子,如亞歷山大從蘇薩得到的1180噸黃金來說還算小的[8]。類似凱徹,其他人認為所羅門聖殿規模是合理的,結構也符合當時時期的建築風格[9]。威廉·G·德芙認為「我們現在擁有青銅時期和鐵器時期的類似建築以對比《聖經》中「所羅門時期聖殿」的每一個細節特色。[10]

所羅門時期的考古遺蹟發掘的特點是迦南器皿的持續出土;然而缺少龐大帝國的陶器,而在當時階段,非利士的陶器更加複雜。然而,雖然考古學多有進展,但是那一時代的證據依然缺乏[11]。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巴比倫曾經洗劫過這一區域,而此地曾經被重建並毀滅了許多次。[9]對於聖殿山(即所羅門聖殿的地址)的考古發掘沒有任何進展,因為穆斯林對此極力阻撓反對。[12]

從一種批評角度來說,所羅門為耶和華建造聖殿不應該是認為單單敬拜耶和華的,因為所羅門也在別的地方築殿敬拜他神[11](《列王記上》11:4)。一些學者和歷史學家辯駁道所羅門最初的意圖是敬拜耶和華,這可以從他的禱告中看出(《列王記上》8:14-66),那時耶路撒冷是國家的宗教中心,代替示羅和伯特利等地。一些學者認為《列王記》中的段落不是同一作者所著,可能是《申命記》作者編訂的。[10]這樣的觀點與過去的想法不同,他們認為《列王記》是從所羅門朝廷記錄中,以及當時的其它文章編訂而成。[13][14][15]

所羅門王是聖經里的中心人物之一,是猶太文明中宗教、民族與政治經久不衰的形象。作為耶路撒冷第一聖殿的建設者,以色列聯合王國分裂前最後的統治者,所羅門王是與獨立的以色列王國「黃金時期」的巔峰,同時也是律法與宗教智慧相聯繫的。根據猶太傳統,所羅門王寫了《聖經》中的三部書:

希伯來文「致所羅門」(也可以翻譯為「所羅門著」)出現在《詩篇》中的兩部詩詞中,這暗示著所羅門可能寫了它們。

所羅門(公元前990年-前931年,希伯來語:שְׁלֹמֹה‬),天主教漢譯為撒羅滿,阿拉伯語稱為蘇萊曼(سليمان)。根據《希伯來聖經》記載,是以色列王國第三位國王,大衛家族第二位國王。在《古蘭經》,則視之為先知。據《希伯來聖經》記載,所羅門王是大衛王與拔示巴的兒子。

據聖經記載,所羅門王是耶路撒冷第一聖殿的建造者,並有超人的智慧,大量的財富和無上的權力。但最後由於所羅門王晚年的罪過[註 1]導致在他的兒子羅波安執政時期王國發生了分裂。所羅門王還是後世許多文獻和傳說的主角。

目次

聖經生平編輯

所羅門王的父親是伯利恆的大衛王,耶西之子;母親是拔示巴[註 2]。所羅門王的兄弟有押沙龍、暗嫩[註 3]、亞多尼雅[註 4]。

當所羅門王的父親大衛王公元前970年去世之後,他成為了新的國王。根據聖經列王紀的記載,「大衛王年紀老邁、雖用被遮蓋、仍不覺暖。」「所以臣僕對他說、不如為我主我王尋找一個處女、使他伺候王、奉養王、睡在王的懷中、好叫我主我王得暖。於是在以色列全境尋找美貌的童女、尋得書念的一個童女亞比煞、就帶到王那裡。」

當大衛王仍然在世的時候,他的第四個兒子,亞多尼雅就展開行動宣告他是新的國王。在他的兄弟暗嫩和押沙龍去世之後,他自己覺得他應該被立為王位的繼承者。但大衛在很早之前,以耶和華之名為證,表明要將王位傳給所羅門。由於亞多尼雅的計謀被當時的先知約拿單識破,並告知所羅門的母親拔示巴,請她去告知大衛關於亞多尼雅的陰謀,並提醒大衛他之前的誓言。大衛當即將王位傳給了所羅門。亞多尼雅得知消息後逃到祭壇,去抓住祭壇的角,讓所羅門不要殺他。所羅門表示:「他若作忠義的人,連一根頭髮也不至落在地上;他若行惡,必要死亡。」(列王紀上 1:52 和合本)

亞多尼雅通過拔示巴請求與亞比煞結婚,但所羅門認為這個請求無異於覬覦王位,所以抓住並處死了亞多尼雅。

為了實現大衛王對所羅門的臨終遺言,所羅門將大衛的將軍約押殺死了,因為約押在和平時期曾謀殺了押尼珥和亞瑪撒。大衛王的大祭司亞比亞他被所羅門王放逐遠方,因為他曾支持所羅門王的競爭者亞多尼雅。亞比亞他是世襲的大祭司,他的前任是以利,以利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先知。示每被限制只能在耶路撒冷城內活動,但在三年之後,當他前往迦特去取回一些逃走的僕人時被殺死了。這也許是因為他在大衛的兒子押沙龍反叛大衛的時候曾詛咒過大衛的緣故。

除掉亞多尼雅之後,所羅門王接掌權力。期間與埃及公主結親,並將合併後的國家劃分為12個行省,建立了嚴格的稅收制度。

為耶和華建立聖殿和為他自己的建立宮殿花費了他許多的時間,同時也為自己和國家積聚了大量的財富。事後所羅門領悟到世間上的事是毫無益處的勞苦(《傳道書》2:11),因這些都會留給後人,卻不知那些後人能否管理到自己留下的財富,想到此處便覺勞苦都是沒有甚麼價值。

所羅門王的其中一個特質就是他的智慧。所羅門王祈禱求耶和華「賜我智慧、可以判斷你的民、能辨別是非.不然、誰能判斷這眾多的民呢?」

神對他說:「因為你祈求智慧、而不為自己求壽、求富、也不求滅絕你仇敵的性命、而是祈求能洞察正義的智慧,我將賜予你你所祈求的東西…」聖經還記載道:「普天下的王都求見所羅門王,想聆聽神賜給所羅門王的智慧。」

有一個叫所羅門的審判的故事,兩位新生兒的母親帶著一名男嬰來到所羅門王面前,請求所羅門王裁決誰才是這個孩子的真正的母親。有一位母親的孩子在一個晚上死去了,這兩位母親都說這個仍然健在的孩子是自己的。當所羅門王建議將活著的孩子劈為兩半,這時,男孩真正的母親說她願意放棄這個孩子,而另一位則說:「這孩子也不歸我,也不歸你,把他劈了吧!」所羅門王立即宣布那位願意放棄孩子的母親才是那個孩子真正的母親,並將孩子還給了她。

聖經用一篇簡短的文章形容了所羅門王的智慧和財富的聲望是如此廣泛傳播,以至於示巴女王決定去見所羅門王。據說女王去見所羅門王的時候帶了許多的禮物,包括黃金,用各種用來裝飾廟宇的罕有的寶石裝飾以及一些謎語。當所羅門王給了她「所有她渴求的,任何她所提出的,」,她感到非常的滿足,並將所帶的禮物都給了所羅門王(列王紀10:10)。

這段文章是否僅僅是簡單的從一個外部的視角來形容所羅門王的財富和智慧,或者女王的這次見面是否有更重要的意義和她的那些謎語現在都已經不可考了;不過示巴女王的這次會見成了許多故事的主題。

示巴又稱為Saba,是跨越紅海、厄利垂亞、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和葉門,直到阿拉伯費利克斯區的國家。據一篇希伯來語文章的敘述,所羅門王經常命令全世界的生物在他的面前舞蹈(這篇文章裡說神賜予了所羅門王可以控制一切有生命的東西的能力),但是一天,所羅門王發現戴勝鳥缺席了(這隻鳥的希伯來語名稱為Shade),於是,所羅門王召見了這隻鳥,這隻鳥告訴所羅門王它正在尋找一個新的地方。

這隻鳥發現了一片位於東邊的土地,那片土地有大量的金,銀和植物。那片土地的統治者是示巴女王,首府是Kitor。後來這隻鳥請求讓所羅門王送它去邀請女王參加所羅門王的法庭。

在一篇衣索比亞的文章中,示巴女王與所羅門王發生了性關係(這一段在聖經中沒有提到),並在厄利垂亞的哈馬森省的Mai Bella溪邊生下了一個孩子。

這個孩子是一個男孩,後來,他成了孟尼利克一世,阿克蘇姆的國王,並建立了一個最終統治了超過2900年的基督教國家阿比西尼亞帝國(其中有133年是紮格維王朝,直到一位合法的男性繼承人恢復了王權)直到海爾·塞拉西一世於1974年被推翻。據說曼尼里克一世是一位虔誠的猶太人,並從所羅門王那裡得到了一個約櫃的複製品,然而,原始的約櫃被轉換了,他和母親帶著真正的約櫃回到了阿克蘇姆,並且直到現在為止約櫃仍然在那裡,有一位以守護約櫃為終身任務的神父守護著它。

這條家系和約櫃在衣索比亞的君主制所存在的那些世紀裡一直都被其認為是其君主制的合法性的一個證明,整體說來,它對衣索比亞的文化還有很重大且持久的影響。但衣索比亞政府和教會拒絕了所有想看約櫃的請求。

一些古典的猶太教教士抨擊所羅門王的品德,並聲稱這個孩子應該是300年以後摧毀所羅門神廟的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祖先。

為了避免與鄰國發生衝突,安定國家,所羅門王娶了幾位強大鄰國(埃及、摩押、赫族、以東、亞捫、腓尼基)的公主為妻,並保留他們各自的宗教信仰。使所羅門王的後宮中存在了繁殖女神、太陽神之類的異教偶像(相對於猶太人共同信仰的耶和華而言)。甚至為了討好嬪妃,所羅門王甚至允許她們「在耶路撒冷對面的山上建築丘壇」「自己的神燒香獻祭」。列王紀上11:3更稱「所羅門有妃七百,都是公主;還有嬪三百。這些妃嬪誘惑他的心」。

雖然這些舉措讓嬪妃很高興,但聖經記載說:「耶和華向所羅門發怒、因為他的心偏離向他兩次顯現的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耶和華曾吩咐他不可隨從別神.他卻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的。所以耶和華對他說、你既行了這事、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約和律例、我必將你的國奪回、賜給你的臣子。然而因你父親大衛的緣故、我不在你活著的日子行這事.必從你兒子的手中將國奪回。只是我不將全國奪回,要因我僕人大衛、和我所選擇的耶路撒冷、還留一支派給你的兒子。」所羅門一死,公開的叛亂就爆發了,直接的起因是由於所羅門時代沉重的賦稅和徭役。從此統一的王國分裂為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 [1]

貢獻編輯

在所羅門王統治的40年間,根據《聖經》記載,以色列王國達到了它最為顯赫與昌盛的時期。根據《列王記上》10:14,所羅門王一年就收貢666他連得黃金(合39,960磅)。

所羅門被描述為將自己沉浸在奢華與東方王朝的華美,他的政權蒸蒸日上。他與推羅國王希蘭(King of Tyre – Hiram I)結盟,後者在許多事情上給予他支援。在去世前,大衛王為耶路撒冷聖殿的建設聚集原材料,以永久放置約櫃。所羅門被描述為建設的完成者,他的建築幫手很多,包括希蘭,以及從他而來的原材料。

在聖殿完成前,所羅門被描述為在耶路撒冷建設了許多其他的重要建築,在長達13年之久中,他在奧菲爾處積極建設王宮(在耶路撒冷中心的一個小丘)。所羅門也為城市供水建設了許多重要工程,以及為保護城市的米羅。然而,在發掘耶路撒冷城的時候,這一時期的建築遺蹟沒有多少被發現出來,聖殿與所羅門王宮也沒有被發現。然而,一些很重要的,但是極具政治敏感性的地區沒有被詳細發掘,包括聖殿山,即傳說中聖殿的地址。

所羅門被描述為在以色列別的地方建城,建設了;以旬迦別口岸,將達莫建設成為通商口岸即軍事要點。所羅門還被描述為擁有1,400戰車及12,000騎兵。雖然所羅門以旬迦別口岸的地點已知,但沒有什麼遺蹟被發現。在所羅門增建或重建的城市中得到了許多考古發現,如夏瑣、米吉多,並基色 (Gezer)—《列王記上》9:15,這裡都有很多古代遺蹟,包括精湛的六房門,方石堆宮殿,以及建築外水槽結構等,前者是考古學家認為是所羅門的馬廄所在。

根據《聖經》,在所羅門統治時期,以色列的商業極其發達,有從推羅、埃及、阿拉伯等地,以及他施、俄斐和南印度等海路來的貨物。

對後世的影響編輯

他作箴言三千句,詩歌一千零五首。 「我把以下一切事都記在心上,要尋出這一切事的底蘊:原來義人、智者和他們所做的事,都在上帝手中。世人並不知道他們之前的一切愛恨。」(《傳道書》9:1)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道書》1:2)。在《次正經》中之《智慧篇》,相信為後世作家偽託所羅門王所著。

其他編輯

所羅門統治的傳統時期約在公元前970年到931年。他們的衍生來自聖經編年史,主要來自書中的古代編年史,從《創世紀》到《列王記》下,並根據古代人對宇宙起源、耶路撒冷淪陷,聖殿在公元前586年被毀。關於所羅門王所在的大衛朝中,這個編年史可以通過巴比倫和亞述歷史中的一些記錄,這些數據可以幫助考古學家用現代科技手段來定位當時的王朝。根據愛德文·R·蒂勒最常用的編年史,所羅門之死和王國分裂發生在公元前931年[2]。蒂勒並沒有直言所羅門統治的起始日期,而是根據《列王記》上,他統治了40年,因此根據蒂勒系統這與公元前970年相符。

根據以色列·福肯斯坦和尼爾·石博曼所著的《聖經出土:古以色列和原始神聖經文考古學新解》[3],在大衛王與所羅門王時期,耶路撒冷的居民人數只有少於幾百人,這對於從幼發拉底河一直延伸到以拉施的帝國來說這個根本不足。根據《聖經出土》考古學證據顯示,所羅門王國時期的以色列不過是個小城邦,所以所羅門每年收貢666他連得黃金根本不可能。雖然福肯斯坦和石博曼都承認大衛與所羅門都是公元前10世紀時真實存在的國王[4],他們也認為對於以色列王國最早的獨立記錄大約是在公元前890年,猶大王國則是在公元前750年。他們認為出於宗教歧視,《聖經》的作者故意貶低多神論宗教,以至於將他們記錄在猶大一神論黃金時期之後,以供奉耶和華。一些聖經極簡主義者,如托馬斯·L·湯普森繼續辯駁道耶路撒冷只能在7世紀中葉才可能成為一個國家的都城[5]。同樣地,福肯斯坦也其他人認為所羅門聖殿的規模不可能。

《奇幻馬和傳說》(英語:The Horse and His Boy)是納尼亞傳奇系列中的其中一部作品,由英國作家C·S·路易斯於1954年所著。按C·S·路易斯的寫成次序,本作品是第四本;按故事發生次序,則為第三本[1]。這一本書,C·S·路易斯是獻給馬莉·卡麗兒·哈維的。 [2]

目次

故事概要編輯

《奇幻馬和傳說》故事發生在彼得、蘇珊、愛德蒙和露西統治納尼亞的時期。一天,少年沙斯塔發現自己將被他的養父賣給一個兇惡的卡樂門貴族為奴隸。夜裡,他和貴族的戰馬布里一起逃跑。布里原是納尼亞會說話的馬。沙斯塔和它一起逃往納尼亞。途中,他們遇到了貴族少女阿拉維斯和她會說話的母馬赫溫。阿拉維斯是為了不滿包辦婚姻而逃跑的。於是他們四個便結伴而行。途中,他們歷盡艱險,還得知卡樂門王子拉巴達什在向蘇珊女王求婚被拒之後,試圖突襲阿欽蘭的安瓦德城,然後再進攻納尼亞。在獅王阿斯蘭的幫助下,他們騎馬飛奔報信,最後,沙斯塔拯救了納尼亞和阿欽蘭。勝利後,他發現自己是阿欽蘭王子,原名科奧,自幼被居心不良的叛徒偷走,後被漁夫所撫養。他後來繼承了阿欽蘭王位,並與阿拉維斯結婚。

登場人物編輯

寓意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