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專訪】利時神婆潘秋婷在香港創立了首間塔羅占卜專門店。對她而言塔羅占卜既是工作,亦是興趣。為人解憂是她的工作,為自己預測運程則是她的優勢。與一般人不同,占卜師的理財方法都是靠塔羅占卜和命盤分析!
90後「保二代」龍允生|24歲前成高級分行經理|年薪曾逾300萬「收入證明有多投入工作」
文章內容目錄
從一開始便從事塔羅占卜相關的工作
潘秋婷從小一直對占卜問卦深感興趣,在未成為一名占卜師前,她最先投身傳媒行業。在大學畢業後,剛好當時某間新興的雜誌社正在聘請記者專門撰寫占星、占卜相關的副刊。潘秋婷認為這份工作根本是為自己度身訂做,便加入報社從事與自己興趣相關的工作。
在工作中,潘秋婷認識到一班同樣被塔羅占卜魅力所吸引的同事。當時其中一位同事突發奇想,提出不如他們合作開一間占卜店,就因為這個契機,熱愛神秘的潘秋婷便正式成為占卜師。 「利時神婆」占卜店亦出現在尖沙咀的一隅當中。
BT專訪|食息達人止凡|初學投資輸光6位數本金|領悟4招財務自由方程式
開設全港首間塔羅占卜專門店
當時香港未有類似的塔羅占卜專門店,在缺乏參考對象的情況下,潘秋婷一度苦思如何定價。左思右想後,決定參考當時看電影的收費,再把定價設在略低於戲票一點的水平,約三、四十元便可以占卜一次。
在塔羅占卜尚未普及的日子,大眾對「利時神婆」充滿好奇,再加上定價不高的原因,直接使潘秋婷開業的首三天便出現預約全滿的情況。這個結果似乎為她的創業決定打下強心針。
別人的喜愛帶來工作的滿足感
畢竟創業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迷茫之際,潘秋婷決定借用塔羅牌力量,為自己的決定占卜。卜卦告訴潘秋婷,雖然開店未必能帶給她巨大的財富,但整體而言是一個不俗的選擇。潘秋婷笑言當一份工作可以做到:
「別人會喜歡自己,別人會注目自己,我便有點感到飄飄然。」
再加上當時創業成本很低,舖租和入場費在能力範圍之內,潘秋婷便認為這根本是「Nothing to Lose」,因而決定放膽將興趣化為事業。
記者及占卜師的雙重身份帶來很大的壓力
事實上,創業初期,潘秋婷身兼兩職,早上從事記者的工作,工餘時間則化身占卜師為人解憂。但因為時間、工作量等等的因素,「雙重身份」令她感到有點疲於奔命。
最終在「記者」、「占卜師」兩者取捨下,潘秋婷選擇了「占卜」,並持續這份工作至今,她形容:
「能夠做自己如此喜歡的工作,有這麼多的自由度,已經不能再投訴,行運行到咁架!」
如此「走運」的她便再沒有萌生放棄或轉行之類的念頭。
開店理念在重質不重量
在塔羅占卜的角度,同一件事不能在半年內占卜多次,例如有人很想買樓,今天已經占卜問「何時買樓?」,明天尚未能作出決定時,就不能再次詢問「何時買樓」的同樣問題。
一般人可能會有疑惑,為何要有這樣的規定,如果可以重複問卜,生意額不是會更好嗎?但潘秋婷卻有自己的想法。占卜固然是她維持生計的職業,但為人解憂似乎才是她真正的開店理念,
「我不需要一百個客人每人來占卜一百次,只要做好每個客人每次的占卜就可以了。」
正因為這種「細水長流」的追求,使她的店舖可以屹立多年。
每年占卜預測運程投資
轉行前占卜,平日業務靠占卜,投資前當然亦要占卜。一般人進行投資選擇時,可能會參考專家的分析,或嘗試跟貼大市的走勢,但對占卜師而言,這些「外在」的因素可能未必是首要考慮因素。
潘秋婷選擇每年為自己占卜,預測自己未來一年的運勢,並相對應地作出投資部署。她表示,結合塔羅占卜、占星命盤、星座運程等等的因素,她個人的運勢是比較適合保守類的資產,因此便首選房地產、其次藍籌股或收息股、乃至黃金、白銀等。
【BT專訪】利時神婆潘秋婷在香港創立了首間塔羅占卜專門店。對她而言塔羅占卜既是工作,亦是興趣。為人解憂是她的工作,為自己預測運程則是她的優勢。與一般人不同,占卜師的理財方法都是靠塔羅占卜和命盤分析!
90後「保二代」龍允生|24歲前成高級分行經理|年薪曾逾300萬「收入證明有多投入工作」
從一開始便從事塔羅占卜相關的工作
潘秋婷從小一直對占卜問卦深感興趣,在未成為一名占卜師前,她最先投身傳媒行業。在大學畢業後,剛好當時某間新興的雜誌社正在聘請記者專門撰寫占星、占卜相關的副刊。潘秋婷認為這份工作根本是為自己度身訂做,便加入報社從事與自己興趣相關的工作。
在工作中,潘秋婷認識到一班同樣被塔羅占卜魅力所吸引的同事。當時其中一位同事突發奇想,提出不如他們合作開一間占卜店,就因為這個契機,熱愛神秘的潘秋婷便正式成為占卜師。 「利時神婆」占卜店亦出現在尖沙咀的一隅當中。
BT專訪|食息達人止凡|初學投資輸光6位數本金|領悟4招財務自由方程式
開設全港首間塔羅占卜專門店
當時香港未有類似的塔羅占卜專門店,在缺乏參考對象的情況下,潘秋婷一度苦思如何定價。左思右想後,決定參考當時看電影的收費,再把定價設在略低於戲票一點的水平,約三、四十元便可以占卜一次。
在塔羅占卜尚未普及的日子,大眾對「利時神婆」充滿好奇,再加上定價不高的原因,直接使潘秋婷開業的首三天便出現預約全滿的情況。這個結果似乎為她的創業決定打下強心針。
別人的喜愛帶來工作的滿足感
畢竟創業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迷茫之際,潘秋婷決定借用塔羅牌力量,為自己的決定占卜。卜卦告訴潘秋婷,雖然開店未必能帶給她巨大的財富,但整體而言是一個不俗的選擇。潘秋婷笑言當一份工作可以做到:
「別人會喜歡自己,別人會注目自己,我便有點感到飄飄然。」
再加上當時創業成本很低,舖租和入場費在能力範圍之內,潘秋婷便認為這根本是「Nothing to Lose」,因而決定放膽將興趣化為事業。
記者及占卜師的雙重身份帶來很大的壓力
事實上,創業初期,潘秋婷身兼兩職,早上從事記者的工作,工餘時間則化身占卜師為人解憂。但因為時間、工作量等等的因素,「雙重身份」令她感到有點疲於奔命。
最終在「記者」、「占卜師」兩者取捨下,潘秋婷選擇了「占卜」,並持續這份工作至今,她形容:
「能夠做自己如此喜歡的工作,有這麼多的自由度,已經不能再投訴,行運行到咁架!」
如此「走運」的她便再沒有萌生放棄或轉行之類的念頭。
開店理念在重質不重量
在塔羅占卜的角度,同一件事不能在半年內占卜多次,例如有人很想買樓,今天已經占卜問「何時買樓?」,明天尚未能作出決定時,就不能再次詢問「何時買樓」的同樣問題。
一般人可能會有疑惑,為何要有這樣的規定,如果可以重複問卜,生意額不是會更好嗎?但潘秋婷卻有自己的想法。占卜固然是她維持生計的職業,但為人解憂似乎才是她真正的開店理念,
「我不需要一百個客人每人來占卜一百次,只要做好每個客人每次的占卜就可以了。」
正因為這種「細水長流」的追求,使她的店舖可以屹立多年。
每年占卜預測運程投資
轉行前占卜,平日業務靠占卜,投資前當然亦要占卜。一般人進行投資選擇時,可能會參考專家的分析,或嘗試跟貼大市的走勢,但對占卜師而言,這些「外在」的因素可能未必是首要考慮因素。
潘秋婷選擇每年為自己占卜,預測自己未來一年的運勢,並相對應地作出投資部署。她表示,結合塔羅占卜、占星命盤、星座運程等等的因素,她個人的運勢是比較適合保守類的資產,因此便首選房地產、其次藍籌股或收息股、乃至黃金、白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