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星座、塔羅占卜亂象,監管部門應大力推進網絡社會綜合治理,網絡平台要加強審核,對於涉及網絡欺詐、傳銷、虛假宣傳的行為,要依據相關法律進行嚴懲。相關法律也要進一步明確和規範占卜行為,禁止任何單位、個人利用互聯網進行封建迷信活動。面對部分年輕人對網絡占卜的過分投入,也應多管齊下、多措並舉,引導他們樹立積極正面的人生觀,疏導年輕人的迷茫心理
——————
“轉發這條錦鯉,三天內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消息”“超靈!10秒內轉發這個圖片,此刻你心里許下的願望都會實現”……這類“轉發求好運”的圖文經常會在社交平台冒出來,並有著不俗的點贊及轉發量。此外,關於星座、星盤、塔羅占卜等相關話題、博主及App也日漸火爆,有網友戲稱,當代年輕人的三大精神支柱——轉發錦鯉、星座、塔羅占卜。
近年來,星座、塔羅牌占卜受到大批年輕人追捧,然而,對占卜熱捧的背後是屢被曝光的諸多名為占卜實為詐騙的案件,這不得不引起警惕。
文章內容目錄
為何年輕人鍾情塔羅占卜?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讓很多年輕人在工作、學業等重重壓力之下急於尋找一種方式來排遣,為的是能夠暫時忘卻現實生活的苦悶,尋求心理安慰,而星座、塔羅占卜則成為一種有效的抒發窗口。
“壓力小的時候,人們並不願意相信占星學,但是壓力很大的時候,人們更願意從中尋求慰藉。”記者發現,在占卜等相關話題或視頻的評論區,出現頻率較高的都是“保佑考研上岸”“國考成功上岸”等字眼。處於人生重要轉折點的年輕人,對於未知的渴望,對於現狀的困惑,使其更傾向於將焦慮投射到“命數”中去。
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年輕人對於星座分析及塔羅占卜的看法還是較為理性的。 “星座占卜只是我用來當作社交娛樂的話題,能讓我和新朋友更快地認識彼此,但不會盲目迷信遵從占卜結果,更不可能仰仗它來對自己的未來做規劃,自己的人生還得靠自己的努力。”來自青島的袁女士曾對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說。
年輕人願意相信塔羅占卜,除去生活壓力等原因,更多是受到占卜師們的誘導。不同於不太容易被大眾接受和理解的專業心理諮詢,塔羅占卜憑藉其神秘的外衣,更容易讓喜好獵奇、標新立異的年輕人卸下防備,坦言自己的困擾和疑惑。
記者調查發現,占卜師們會利用年輕人的“坦誠”通過模棱兩可的話術騙取信任進而伺機騙取錢財。關於這類話術,國外曾有位研究心理學的教授伯特倫·弗瑞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從不同的星座書上各摘取了一句話拼湊在一起,並將這段話拿到課堂上讓學生對這段描述的準確性打分,結果87%的學生都認為描述很準確,這段話的內容就是“你需要別人喜歡你、欣賞你,但你通常對自己要求苛刻。雖然你在個性上的確有一些弱點,但你通常能夠設法彌補……有時候你很外向,比較容易親近,也樂於與人交往,但有時候你卻很內向,比較小心謹慎,而且沉默寡言……”弗瑞爾由此發現,星座占卜中的很多答案並不需要很準,只需要看上去很準就夠了。
弗瑞爾實驗所證明的心理學現像被命名為“巴納姆效應”,即每個人都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自己,即使這種描述空洞得可笑。
● 針對星座、塔羅占卜亂象,監管部門應大力推進網絡社會綜合治理,網絡平台要加強審核,對於涉及網絡欺詐、傳銷、虛假宣傳的行為,要依據相關法律進行嚴懲。相關法律也要進一步明確和規範占卜行為,禁止任何單位、個人利用互聯網進行封建迷信活動。面對部分年輕人對網絡占卜的過分投入,也應多管齊下、多措並舉,引導他們樹立積極正面的人生觀,疏導年輕人的迷茫心理
——————
“轉發這條錦鯉,三天內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消息”“超靈!10秒內轉發這個圖片,此刻你心里許下的願望都會實現”……這類“轉發求好運”的圖文經常會在社交平台冒出來,並有著不俗的點贊及轉發量。此外,關於星座、星盤、塔羅占卜等相關話題、博主及App也日漸火爆,有網友戲稱,當代年輕人的三大精神支柱——轉發錦鯉、星座、塔羅占卜。
近年來,星座、塔羅牌占卜受到大批年輕人追捧,然而,對占卜熱捧的背後是屢被曝光的諸多名為占卜實為詐騙的案件,這不得不引起警惕。
為何年輕人鍾情塔羅占卜?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讓很多年輕人在工作、學業等重重壓力之下急於尋找一種方式來排遣,為的是能夠暫時忘卻現實生活的苦悶,尋求心理安慰,而星座、塔羅占卜則成為一種有效的抒發窗口。
“壓力小的時候,人們並不願意相信占星學,但是壓力很大的時候,人們更願意從中尋求慰藉。”記者發現,在占卜等相關話題或視頻的評論區,出現頻率較高的都是“保佑考研上岸”“國考成功上岸”等字眼。處於人生重要轉折點的年輕人,對於未知的渴望,對於現狀的困惑,使其更傾向於將焦慮投射到“命數”中去。
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年輕人對於星座分析及塔羅占卜的看法還是較為理性的。 “星座占卜只是我用來當作社交娛樂的話題,能讓我和新朋友更快地認識彼此,但不會盲目迷信遵從占卜結果,更不可能仰仗它來對自己的未來做規劃,自己的人生還得靠自己的努力。”來自青島的袁女士曾對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說。
年輕人願意相信塔羅占卜,除去生活壓力等原因,更多是受到占卜師們的誘導。不同於不太容易被大眾接受和理解的專業心理諮詢,塔羅占卜憑藉其神秘的外衣,更容易讓喜好獵奇、標新立異的年輕人卸下防備,坦言自己的困擾和疑惑。
記者調查發現,占卜師們會利用年輕人的“坦誠”通過模棱兩可的話術騙取信任進而伺機騙取錢財。關於這類話術,國外曾有位研究心理學的教授伯特倫·弗瑞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從不同的星座書上各摘取了一句話拼湊在一起,並將這段話拿到課堂上讓學生對這段描述的準確性打分,結果87%的學生都認為描述很準確,這段話的內容就是“你需要別人喜歡你、欣賞你,但你通常對自己要求苛刻。雖然你在個性上的確有一些弱點,但你通常能夠設法彌補……有時候你很外向,比較容易親近,也樂於與人交往,但有時候你卻很內向,比較小心謹慎,而且沉默寡言……”弗瑞爾由此發現,星座占卜中的很多答案並不需要很準,只需要看上去很準就夠了。
弗瑞爾實驗所證明的心理學現像被命名為“巴納姆效應”,即每個人都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自己,即使這種描述空洞得可笑。
不要以為迷信是老年人的“專利”。近幾年,在各個占卜App、網站註冊的青年數量激增,以“水逆”為代表的占星術語紅極一時。
越來越多的徬徨青年加入互聯網占卜的行列。 “心理學+塔羅牌”火熱出爐的配方聲稱能夠“療愈你,不再有苦惱”。
95後為80後“安排”人生
近日,一名通過某直播平台算命斂財的年輕“大師”落入法網。
2018年上半年,80後李某關注到直播分享風水觀點的“大師”高某。大師僅20多歲,但“神通廣大”——算命、請符、驅鬼、轉運、超度亡靈都不在話下。自覺運勢不佳的李某被吸引了。
李某很快對大師敞開心扉,“高大師”對其運勢不佳的解釋是“有先祖的靈魂跟著”,她通過直播向李某念咒語,並建議其在家中供奉一幅水墨畫,以改善風水、調整運勢。
要想使這幅畫轉運有效,必須從大師處購買,一幅畫3888.88元。事實上,這幅畫在淘寶購買包郵才50元。
3年間,高某還利用直播平台結識了另外3人,並以驅鬼、請符、開天眼等名義,騙取錢財3萬餘元、5400元、8600元。
高某在落網後承認,她只是模仿別人算命,咒語是自己編的;“轉運水墨畫”實為網購的印刷品。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占卜的風氣在青年群體中不斷蔓延。一些火爆的占卜微信公眾號粉絲高達數百萬。有的年輕人早上睜開眼,要先查看運勢、黃曆,再安排一天的活動。
看到市場需求旺盛,一些曾經的問卜者也搖身一變,在購買線上課程、讀過幾本相關書籍後自詡為“大師”,開始“療愈”他人。
甚至在個別地方,還形成了“學生算、算學生、一起傳銷賣水晶”的氛圍。水晶因被占卜師賦予“轉運、通靈、守護”等功效,在一些大學生中需求旺盛,通常與占蔔等諮詢業務搭配出售。
在一些大四學生的朋友圈,記者發現了“代理價500元降至299元”“週返點15%”等字眼,以及“一級代理”“二級代理”“三級代理”“先交代理費”等疑似傳銷的做法。
當詢問如何代理水晶時,一名學生代理回复“先交代理費。如果有資源,直接給你升二級代理。否則從三級代理開始做,成為我的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