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的小房間,頂著女巫所戴的高尖圓帽的塔羅師,在小桌子上擺出「過去、現在、未來」的牌陣,並突然向對面的小女孩攤出「魔鬼」、「死亡」及「審判」三隻牌,伴隨著陰沉詭奇的氣氛,令人不寒而慄……不,現實中的塔羅師可不是這樣的,最少看到溫智偉(Thomas)在工作室內為問卜者解牌時,環境雖小卻見光明,他的語調亦似在開導對方多於危言聳聽。有人認為塔羅牌只屬小玩意不可盡信,亦有人覺得它可能與超自然力量連上關係,但Thomas卻一再強調,塔羅牌、占星命盤解讀、人類設計系統(Human Design)以及其他工具,統統是用於探知心靈深處,一切盡是與迷信及靈異學說無關。攝影:黃寶瑩
塔羅牌被部分人視為一種迷信的東西,但據著名心理學家榮格(Jung)所指,它其實是一種有著「共時性」(有意義的巧合)而引發人類潛意識的方法,即人們利用當下的情緒理解牌上圖案的意義,便可能挑起心中潛藏的感受,而塔羅師的工作就是要藉求助者抽得的卡,引導他們觀察自己的內心世界。 Thomas坦言以往會因別人誤解塔羅牌為迷信東西而感介意,但現在會覺得彼此應互相尊重,如對方不願相信塔羅的意義,他亦不會強行說服或證明什麼。
訪問當天,碰巧有一女士前來向Thomas問卜,希望尋求事業上的意見。 Thomas與她席地而坐,在彼此之間鋪上一塊紫色布,然後掏出他最常使用,一套由心理學博士所設計的塔羅牌。傳統且坊間流行的塔羅牌共有78張,但他手上的卻為一套90張的牌,他指這套是最有感覺的「治療卡」:「塔羅牌占卜是一件講求直覺的事,所以塔羅師在學得基本技巧後,便會選用自己最上手或最喜歡的牌繼續研習及使用。有些人會喜歡圖案帶油畫風格的,也有些人偏好幾米插畫風格的,就是投其所好便行。」他謂自己曾跟許多師傅學習,因不同塔羅師都有他們獨特的解牌風格,當時作為學生的他,得吸收各種解讀牌上圖案的方式,才能建立出自己的風格。
直覺解讀 觸及對方潛在意識
在抽牌前,該女士先向Thomas交代自己的工作背景:她於大學修讀傳播學系,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在創意媒體上發布生活品味資訊,至今已做了幾個月,並已通過公司的試用期,現正煩惱於自己未來的事業發展,並疑慮應否繼續堅持下去。 Thomas在了解過後,便請她先抽出2隻牌,分別置在左右一方,隨後又著她多抽一隻放在中央,並從左至右表示這三張牌正代表她的內在心情、工作狀況及和外在表現。
翻開3張牌,從左至右分別是Addiction(成癮)、Heartbreak(心碎)及Compensation(補償),Thomas認為這代表這位女士對現在的工作很有期望及熱誠,然而她心底裏卻感到失望,這種感受應是來自她在讀書時對傳媒行業的寄盼與現實狀況之間的落差。據「補償」一牌所指,她也明白自己的心情,只是仍對工作抱有期望。及後Thomas又請她多抽3張牌,其中一張為Oedipal(戀母情結),他便指這女士應為一個關心別人感受的人,建議她可嘗試從這方面發展事業。
塔羅師強調直覺推測,Thomas也不例外。學牌初時,他也曾看過許多有關解牌的書籍,但現在他已將它們全都送走,「因為即使是同一張牌,面對不同的人、事情及牌組時,都可引申出不同的解讀方法,甚至可以說,每張牌的解讀都可寫成一本書,因為每張牌的意思是很寬闊的。」綜合眼前的牌所給他的最大感覺,分析對方的內心感受,便是塔羅師與一般玩牌者的經驗之別。
正因牌意詮釋空間大,不同塔羅師會有不同的解牌風格,有的覺得收了錢就要長篇大論,讓問卜者有感答案析述飽滿;有的報喜不報憂,不忍嚇壞問卜者,即使遇到「死亡」等不祥牌也不會說不好,只道對方「人生充滿挑戰」;Thomas眼中沒所謂好牌差牌,「比如說有張牌說事主父親行將就木,這不完全是噩耗,我會說事主要珍惜時間和父親相處;若暗示說戀人間要分手,那其實都不是壞事,可能像徵下段美好關係的開始呢!」
只作引導 盼能助人解結
眼前這位問卜者面對工作困惑,實際上Thomas也是過來人,因此感同身受。 「父親曾逼迫我做工程師,我卻屢屢轉工又終日不愉快,經朋友介紹接觸塔羅牌等身心靈項目後才發現問題徵結:我曾想向父親的威迫報復,因此潛意識弄得自己很受罪,用來告訴他自己不開心,隨後試著寬恕,工作才漸入佳境。」過往經歷影響到解讀塔羅牌的方法,令他不會直接向對方說出「答案」,而是在諮詢過程中勸她積極尋找心儀工種,因為即使她決定轉工,亦只是在同一問題上打轉,惟有改變心境,才可扭轉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