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腎臟微蛋白尿的藥物:Dipyridamole 和 Pentoxifylline
腎臟負責清除體內廢物和過量水分,維持酸鹼平衡、電解質平衡、血壓、血鈣和血色素水平。腎功能受損時,可能會出現下肢水腫、泡泡尿(蛋白尿)、血壓升高、貧血和疲勞等症狀。


臨牀上,治療蛋白尿最常使用的藥物是 ACEI/ARB 降血壓藥物。然而,對於無高血壓的患者或因低血壓而不能服用降血壓藥物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 Dipyridamole(Persantin®)和 Pentoxifylline(ThRONE 或 Pentop S.R ®)這兩種非選擇性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劑。
Dipyridamole
Dipyridamole 是一種核苷轉運和非選擇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用於改善蛋白尿。
Pentoxifylline
Pentoxifylline 是一種非選擇性磷酸二酯酶(PDE1-5)抑制劑,可減輕腎臟炎症並降低蛋白尿。
使用注意事項
這兩種藥物通常用於早期腎病的微蛋白尿,但可能會引起胃部不適(如噁心)、低血壓和頭暈等副作用。為了減輕副作用,建議在進餐時服用。
表格:Dipyridamole 和 Pentoxifylline 的比較
特徵 | Dipyridamole | Pentoxifylline |
---|---|---|
作用機制 | 核苷轉運和非選擇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劑 | 非選擇性磷酸二酯酶(PDE1-5)抑制劑 |
主要作用 | 改善蛋白尿、抗炎和抗氧化 | 改善蛋白尿、減輕腎臟炎症 |
副作用 | 胃部不適、頭暈 | 胃部不適、低血壓、頭暈 |
服用建議 | 隨餐服用 |
文章內容目錄
彼得作用:教廷領袖的權威與責任
彼得作用(Petrine ministry)是天主教教義中的一項重要概念,它定義了教宗的權威和責任。這個詞源自於聖伯多祿(彼得),耶穌基督最早追隨者之一。根據新約聖經記載,耶穌賦予伯多祿「鑰匙權」和「牧羊人之職」,意味著他將成為教會的領袖和看守人。
彼得作用的由來
彼得作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約聖經。在馬太福音第16章18節中,耶穌對伯多祿説:「你是 πέτρος(彼得);在這 petra(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這段經文被天主教徒解讀為耶穌將教會建立在伯多祿身上,並賦予他作為教會領袖的權威。
彼得作用的內容
彼得作用的主要內容包括:
- 牧羊人之職:教宗作為耶穌基督的代理人,負責教導、牧養和治理教會。
- 鑰匙權:教宗擁有打開或關閉天國之門的權柄,通過赦免罪過、頒佈教義和規範教會的信仰和紀律。
- 教導權威:教宗在信仰和道德問題上享有最後發言權,其教導具有無誤性和約束力。
- 牧首權:教宗作為全體主教的領袖,負責監督教區的牧職和管理教會事務。
教廷領袖的權威與責任
彼得作用賦予教宗作為教廷領袖的權威和責任。這種權威並非絕對的,而是由福音和聖傳所限制,並受到教會會議和教父的影響。同時,教宗也有責任向全體教友負責任,並確保教會的統一和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