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書名號:歷史演變與規範
隨著時代演進,書名號的用法也不斷更迭,從浪線到西式引號,再到尖角引號,最後定型為現今常見的《》與〈〉。本文將回溯書名號的發展歷程,並探討其規範和使用。
時期 | 規定或建議 |
---|---|
1919 | 中華民國政府提案使用浪線(﹏)書名號 |
1951 | 中華人民共和國採用浪線(﹏)書名號,並以引號作為專名書目標示 |
1950年代 | 橫排書刊多用英式引號(“ ”)書名號 |
1990 | 中華人民共和國確定以《》書名號,“”為引號 |
2008 | 中華民國教育部將《》和〈〉列為乙式書名號 |
當今 | 中國大陸主推《》和〈〉書名號,直排建議使用浪線書名號 |
現行規範中,中國大陸以《》和〈〉為書名號基本形式,台灣則以《》和〈〉為乙式書名號。直排排版時,建議使用浪線書名號(︴)。


此外,書名號的具體使用方式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 遇見書刊名、篇名等,使用書名號標示。
- 團體名或專有名詞一般不使用書名號。
- 避免混用書名號與引號,使用法式角引號〈〉作為書名號,可避免與引號混淆。
透過瞭解書名號的演變與規範,有助於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提升書面表達的準確性與清晰度。
《百年孤寂》:一段家族興衰的魔幻寫實史詩
《百年孤寂》,馬奎斯筆下的一部不朽傑作,以其獨特的魔幻寫實主義風格,刻畫了布恩迪亞家族百年的興衰史詩。
故事大綱
《百年孤寂》圍繞著布恩迪亞家族的七代傳人展開。故事從家族先祖何賽·阿卡迪奧·布恩迪亞和妻子烏蘇娜搬遷到馬孔多小鎮開始,講述了家族成員的愛恨糾葛、命運沉浮,直至家族的最終滅亡。
魔幻寫實主義
《百年孤寂》標誌著魔幻寫實主義文學的一座高峯,將現實與奇幻巧妙地交織在一起。故事中出現的許多怪誕離奇的事件,卻與人物的日常經歷和情感糾葛緊密相連,形成了一種獨特而令人驚嘆的閲讀體驗。
家族譜系
《百年孤寂》中布恩迪亞家族的譜系錯綜複雜,以下是主要的家族成員:
人物 | 關系 | 特徵 |
---|---|---|
何賽·阿卡迪奧·布恩迪亞 | 家族始祖 | 冒險家、理想主義者 |
烏蘇娜 | 何賽的妻子 | 堅強、果敢 |
阿瑪蘭塔 | 何賽和烏蘇娜的女兒 | 美麗、高傲 |
何塞·阿爾卡蒂奧二世 | 何賽和烏蘇娜的兒子 | 革命者、獨裁者 |
奧雷連諾·布恩迪亞上校 | 何塞·阿爾卡蒂奧二世的兒子 | 戰爭英雄、預言家 |
奧雷連諾·布恩迪亞上校之子 | 奧雷連諾·布恩迪亞上校的兒子 | 擁有豬尾巴 |
象徵意義
《百年孤寂》藴含著豐富的象徵意義,例如:
- 馬孔多小鎮:拉丁美洲的縮影,象徵著一個封閉、孤立的世界。
- 黃色蝴蝶:美麗與死亡的象徵,預示著家族的悲劇命運。
- 冰塊:象徵著現代化的到來,對傳統習俗的衝擊。
文學價值
《百年孤寂》以其獨特的敍述風格、魔幻寫實手法和深刻的主題探討,被廣泛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它獲得了198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並持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和讀者。
延伸閲讀…
《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書名號
書目資料庫/查詢説明 – 全國新書資訊網- 國家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