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穴】百合穴:不可不知的頭部救命穴位,防中風失智,3步輕鬆按摩!

百會穴:頭頂要穴,疏通氣血,養生長壽

導言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心,是督脈的重要穴位。作為諸多經脈交會之處,百會穴對於人體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

位置取穴

百合穴 Play

正坐姿勢,兩耳尖連線與前額至後頸連線的交點處即為百會穴。低頭取穴,雙手自然落於準確位置。

氣血特質

百合穴

百會穴聚集全身陽氣,為充盛之氣。氣血運行方向為散熱後循督脈下傳。

功能主治

  • 昇陽舉陷,益氣固脱
  • 治療頭痛、頭重腳輕、高低血壓、暈眩失眠、焦躁等
  • 調節機體陰陽平衡,通達周身經穴

穴位配伍

  • 醒腦開竅:曲池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太衝穴
  • 安神定志:風池穴、內關穴、神門穴、三陰交穴
  • 昇陽舉陷:長強穴、氣海穴、關元穴
  • 通督定癇:大椎穴、人中穴、神庭穴、神門穴

操作手法

  • 按摩法: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
  • 叩擊法:用空心掌輕輕叩擊,每次10下
  • 點揉法:中指或食指按壓,輕重循序漸進
  • 温灸療法:用扶陽罐温灸,時間3-5分鐘
  • 針灸療法:平刺0.5~0.8寸,可灸

保健方法

  • 按摩法:用掌指摩擦百會穴至發熱
  • 扣擊法:用空心掌輕輕扣擊百會穴
  • 意守法:兩眼微閉,意守百會穴
  • 採氣法:意想百會穴打開,吸收宇宙能量

百會穴疼痛提示

百會穴疼痛與督脈氣血失衡相關,可能預示著頭痛、 blood pressure 異常、頭暈、情緒不穩、痔瘡、遺尿、生殖器官異常等問題。

百合穴:穴位簡介與臨牀應用

穴位簡介

百合穴,又稱百合俞,屬於足少陰腎經的經穴,位於足內側,當足內踝上 9 寸,距跟腱緣後方 1 寸。

穴位名稱 別名 經絡歸屬 定位
百合穴 百合俞 足少陰腎經 足內側,足內踝上 9 寸,距跟腱緣後方 1 寸

解剖位置與結構

百合穴位於內踝後方的凹陷處,深層為距骨後方突起、跟骨、跟腱及距腓前韌帶。

功能與主治

百合穴具有以下功能:

  • 清熱利濕:能清泄腎經濕熱,緩解足部腫痛、灼熱。
  • 滋陰降火:滋養腎陰,清降肝火,改善眩暈、目赤、咽喉腫痛。
  • 益氣斂精:補益腎氣,斂固精 fluid,有助於改善遺精、滑精等問題。

臨牀應用

百合穴在臨牀應用上,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疾病:

  • 泌尿系統疾病:遺精、滑精、尿頻、尿急。
  • 生殖系統疾病:痛經、閉經、月經不調。
  • 耳鼻喉疾病:眩暈、目赤、咽喉腫痛。
  • 足部疾病:足部腫痛、灼熱、足踝扭傷。
  • 其他疾病:腰痛、下肢痿軟、腹瀉。

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百合穴時,一般採用直刺法,針深 0.5-1 寸。留針時間為 10-15 分鐘。

按摩手法

按揉百合穴時,可採用以下手法:

  • 拇指按揉:用拇指按揉百合穴,力度適中,按揉 5-10 分鐘。
  • 艾灸:將艾條點燃,懸灸百合穴 10-15 分鐘。

注意事項

  • 針灸禁忌:百合穴有妊娠禁忌,懷孕期間勿針灸。
  • 按摩禁忌:百合穴附近有血管,按摩時應避免用力過猛,以免造成損傷。

總結

百合穴是足少陰腎經的重要穴位,具有清熱利濕、滋陰降火、益氣斂精等功能。在臨牀應用上,百合穴可治療各種泌尿系統、生殖系統、耳鼻喉科疾病,以及足部不適和下肢痿軟等問題。

延伸閲讀…

百會穴位置在哪?3步教你找!輕鬆學治頭痛、失眠按摩法

百會穴(針灸穴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