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噪音治理,新噪聲法加強監管
隨著《噪聲污染防治法》(噪聲法)的實施,電梯噪音問題備受關注,其中居住區電梯的噪音治理更是重中之重。噪聲法明確要求適當安裝電梯設施,採取減振降噪措施,符合民用建築隔聲設計相關標準。
電梯噪音危害顯著,危害人體健康
專家指出,電梯噪音不僅會影響睡眠,還會影響聽力、心血管系統,甚至神經系統,長期處於噪音環境中的人羣容易出現煩躁、情緒不穩等症狀。


監管加強,責任劃分明確
噪聲法清晰劃分了電梯噪音治理責任,包括電梯安裝企業、建築方、物業公司、電梯設計製造單位等。一旦發生噪聲超標事件,相關責任主體將承擔侵權責任。
新標準明確,指導噪音治理
噪聲法第 68 條規定居住區電梯應符合民用建築隔聲設計標準,並首次將電梯噪音納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抽測範圍。新標準的實施為後續電梯噪音治理提供了明確的指導方針。
建築規範要求持續精進
過去,建築規範中對電梯噪音的限值要求較為寬鬆,導致部分電梯噪音超標。隨著噪聲法的實施,建築規範中的噪聲限值將進一步提升,要求電梯產品滿足更高降噪指標。
環保標準嚴格,低頻噪音納入
為了應對電梯低頻噪音治理難題,環境保護部發布了新的《聲環境質量標準》,明確了電梯低頻噪音的評價標準。這將有效解決困擾民眾多年的電梯低頻噪音問題。
安置合理,隔音措施到位
電梯安裝時應避免設置在靠近居民房間的位置,隔音措施應落實到位。安裝電梯時要確定安裝位置是否合理,隔音措施是否有效,以免電梯投入使用後出現噪聲超標問題。
電梯維護,定期檢驗
電梯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檢查維護,確保其運轉平穩,設備完好。電梯每年的年檢中應包括噪聲檢測,及時發現和解決電梯噪音問題。
電梯報價,噪音指標明示
根據噪聲法,新安裝或更換電梯時,電梯銷售方應在報價中明確電梯的噪音指標和隔音措施,避免消費者購買到噪音超標的電梯。
電梯噪音法規
電梯噪音法規旨於限制電梯運作時產生的噪音,以保護大樓住户和鄰近居民的居住安寧。以下説明電梯噪音法規的內容:
1. 適用範圍
電梯噪音法規適用於:
– 供載運人員或貨物的電梯
– 設置於住宅、辦公大樓、商場等公共場所
2. 噪音標準
電梯運作時產生的噪音不得超過以下標準:
| 時段 | 室外 | 室內 |
|—|—|—|
| 白天(07:00-10:00, 13:00-19:00) | 65 dB(A) | 50 dB(A) |
| 夜間(10:00-13:00, 19:00-07:00) | 60 dB(A) | 45 dB(A) |
3. 測量方法
噪音測量應按照《環境噪音管制法》施行細則第 12 條規定辦理。測量點應選擇在電梯運作時噪音最大的位置,距離電梯開口 1 公尺處。
4. 執法
電梯噪音法規由各地方政府環境保護局負責執法。民眾若發現電梯噪音超標,可向所在地區環境保護局申訴。環境保護局將會派員查處,並依法裁處罰鍰。
常見問題
Q:電梯運作的噪音主要是由哪個部分產生?
A:電梯運作的噪音主要由曳引機、驅動輪、門機、變頻器等機械設備產生。
Q:如何降低電梯運作時產生的噪音?
A:可採用以下方法降低電梯噪音:
– 選用低噪音的機械設備
– 安裝隔音材料
– 定期保養和維護電梯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