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 描述 |
---|---|
學名 | Incilius periglenes |
中文名 | 金扁蟾 |
別名 | 環眼扁蟾 |
分類 | 美洲蟾蜍 |
體長(雄性) | 3.9 釐米 – 4.8 釐米 |
體長(雌性) | 4.2 釐米 – 5.6 釐米 |
皮膚顏色(雄性) | 金黃色 |
皮膚顏色(雌性) | 黑底帶深紅和黃邊 |
分佈區域 | 哥斯達黎加蒙特維多雲霧森林 |
發現年份 | 1966 年 |
發現者 | 傑伊·薩維奇(Jay Savage) |
絕滅年份 | 1989 年以後(估計) |
絕滅狀態 | 絕滅(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06) |
交配時間 | 乾燥季節後,降水略增,約 4 月 |
交配方式 | 雄性爭奪交配機會 |
卵產卵數 | 每次約 228 枚 |
孵化時間 | 約 2 個月 |
生存威脅 | 全球變暖、環境污染(估計) |
文章內容目錄
金蛤蟆:傳説中的吉祥物與中醫應用
金蛤蟆是一種傳説中的瑞獸,傳説其口吐金錢,寓意招財進寶。同時,在中醫中,金蛤蟆也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


金蛤蟆的傳説與寓意
相傳,金蛤蟆是天界神獸,因功被貶下凡間,化身為蟾蜍。其口中的金錢代表著財富與富貴,因此被民間奉為財神,供奉於寺廟或家中以祈求財運亨通。
金蛤蟆的中醫應用
藥用部位:金蛤蟆乾燥全體
主治功效:清熱利濕、解毒消腫、鎮驚安神
藥性:甘、微寒
歸經:肝、心、腎
臨牀應用:
- 清熱利濕:用於暑濕外感或濕熱內藴引起的發熱、頭痛、口渴、小便赤黃等症狀。
- 解毒消腫:用於毒蛇咬傷、蜂蜇、瘡瘍腫痛等症狀。
- 鎮驚安神:用於失眠、心悸、神志不安等症狀。
金蛤蟆的藥用配伍
配伍藥材 | 功效 |
---|---|
銀花、連翹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知母、麥冬 | 清熱滋陰,潤肺止咳 |
遠志、菖蒲 | 鎮靜安神,益智健腦 |
當歸、川芎 | 活血通絡,止痛散瘀 |
金蛤蟆的禁忌
- 孕婦、哺乳期婦女忌服。
- 脾胃虛寒者慎服。
- 金蛤蟆有毒,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小結
金蛤蟆不僅是一個傳説中的吉祥物,更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中藥材。其清熱利濕、解毒消腫、鎮驚安神的功效在臨牀上廣泛應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金蛤蟆有毒,使用時應嚴格按照醫囑,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延伸閲讀…
金蟾蜍
股市戰法之-金蛤蟆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