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設計:提升長者等不同使用族羣的宜居環境
不同年齡層和能力的長者有不同的需求,通用設計旨在理解並滿足各種使用族羣。透過實務經驗,通用設計不斷完善,改善長者、視障者、聽障者、輪椅使用者、孕婦和兒童等族羣的宜居環境。
建築環境中的通用設計


公共空間作為人們日常活動的區域,其可及性和安全性至關重要。因此,通用設計著重於改善水平共用空間(如走道寬度)和垂直共用空間(如升降設備速度)的可及性。此外,設施的便利性和舒適性也受到重視,例如針對身障或視障者友善的設計。對於不同使用族羣而言,看似微小的設計調整可能產生顯著影響。
樓梯下的收納空間
住宅中常見的挑高設計,透過樓梯增加空間利用率。龐大的樓梯體積佔用不少空間,但僅有樓梯梯面實際使用。樓梯下方的閒置三角空間成為收納爭奪之地。
規劃樓梯下方的收納空間
規劃樓梯下方的收納時,應考慮樓梯的基本尺寸。標準樓梯寬度為 100 至 140 公分,踏階高度為 16 至 18 公分,踏階深度至少 24 公分。設計收納時,應注意伸手方便拿取,並製作抽屜以加強支撐力。
收納佈局
樓梯通常沿牆設置,因此側牆收納可充分利用樓梯下空間。若樓梯位於中央,收納範圍受限,僅能從踏階下方設計,且收納空間縮小。因此,預先規劃樓梯位置能提升空間利用價值。
抽屜收納的優點
人體工學設計建議,最適合拿取的高度為 65 至 180 公分。在前三階踏階較低的情況下,建議設置抽屜,方便使用。隨著樓梯高度增加,後幾階建議改為抽屜使用,以擴充收納量。
五金擴充收納
靈活運用五金,例如抽拉籃和層板,可擴充收納量。透過完善的通用設計,不同使用族羣都能享有宜居、便利、安全的環境。
文章內容目錄
住宅樓梯寬度規定:90 公分的安全標準
住宅樓梯的安全性至關重要,因此建築法規明訂住宅樓梯的最小寬度為 90 公分。這個寬度旨在確保人在樓梯上行走時擁有足夠的空間,也能讓傢俱或其他物品順利搬運。
樓梯寬度標準
根據現行建築法規,住宅樓梯的寬度有以下規定:
住宅類型 | 最小寬度 |
---|---|
一般住宅(含公寓) | 90 公分 |
無障礙住宅 | 120 公分 |
90 公分寬度的影響
樓梯寬度為 90 公分時,可帶來的影響如下:
- 安全保障:90 公分的寬度提供足夠的空間,讓人在樓梯上行走時不會感到過於擁擠或狹窄,降低跌倒等安全風險。
- 傢俱搬運便利:較寬的樓梯可讓傢俱或其他大型物品更容易搬運上樓或下樓,避免卡住或受損。
- 緊急逃生:在緊急情況下,90 公分的樓梯寬度可讓多人同時快速逃生,降低人員堆積的風險。
無障礙樓梯的特殊規定
對於無障礙住宅,樓梯寬度必須擴大至 120 公分。這是為了確保輪椅使用者能夠順利且安全地使用樓梯。無障礙樓梯還應符合以下規範:
- 使用不便:樓梯過窄會讓行走和搬運物品變得困難,造成不必要的阻礙。
- 安全隱憂:過窄的樓梯容易造成碰撞或跌倒,增加安全風險。
- 影響建物價值:低於法規規定的樓梯寬度會影響建物的價值和安全性評級。
結論
建築法規規定住宅樓梯寬度為 90 公分,不僅是為了安全考量,也提供了傢俱搬運便利性。無障礙住宅則需擴大樓梯寬度至 120 公分,以符合輪椅使用者的需求。遵守樓梯寬度規定有助於保障住户安全、便利和建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