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晶
「晶」,這個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它的始祖竟是商代甲骨文中一個象徵著天際星光的字形「曐(星)」?這兩個字曾緊密相依,如今卻各自演變,分道揚鑣。晶字脱身後,承載著星光之本質,發展出行聲字,並專門表示「星光」的意義。「星光」的美妙與閃耀,又衍伸出「明亮、閃耀」等引申義,深植於我們日常語言之中。
晶字在古籍中的身影,如宋之問的詩句「八月涼風天氣晶」,描摹出明月高照的清朗之夜。而清代德宗詩中「遠煙凝翠晶」,則以鮮豔翠色與水晶般透亮的光澤,渲染出山巒的靈秀之美。從這些古籍中,我們窺見晶字的豐富意涵與生動的運用,見證它在漢語文化中閃爍不滅的光芒。


晶字的演化之路,不僅彰顯了文字的靈活性與適應性,也勾勒出古人觀察世界、表達情感的獨特視角。它從「天際之星」到「星光閃耀」再到「明亮清朗」,承載著悠遠的文化底藴,寄寓著人類對自然之美的無限感懷。
字源演變 | 意涵衍生 | 古籍用例
字源演變 | 意涵衍生 | 古籍用例 |
---|---|---|
曐(星) → 晶 | 天上星光 → 星光 | 宋之問詩:八月涼風天氣晶 |
星光 → 明亮、閃耀 | 明亮的星光 → 燦爛、清朗 | 德宗詩:遠煙凝翠晶 |
醫學領域:研製藥物、診斷試劑、植入物 | ||
電子領域:製造半導體元件、積體電路、液晶螢幕 | ||
工業領域:合成纖維、食品添加劑 |
晶,以其耀眼的光芒,照亮了科學與文明的璀璨進程。在浩瀚宇宙和廣袤天地間,晶體散發著永恆的魅力,為人類創造著無限的可能與奇蹟。
晶體結構的探索
引言
晶體是具有規則幾何結構的物質。它們由緊密排列的原子、離子或分子組成,這些粒子以特定模式重複排列。晶體的這種高度有序的結構賦予它們獨特的光學、電學和機械特性。
晶體結構
晶體結構由以下特徵定義:
特徵 | 定義 |
---|---|
晶格點陣 | 粒子排列成規則的三維幾何陣列 |
晶胞 | 晶格點陣中重複的基本單元 |
晶系 | 晶胞的七種對稱類型之一 |
布拉維格點陣 | 晶格點陣的十四種不同類型之一 |
晶系
七種晶系如下:
晶系 | 對稱元素 |
---|---|
立方 | 三組互相垂直的四次旋轉軸 |
四方 | 一組四次旋轉軸,垂直於三組互相垂直的鏡面 |
正交 | 三組互相垂直的二次旋轉軸 |
單斜 | 一組二次旋轉軸和一組鏡面,它們不垂直於二次旋轉軸 |
斜方 | 三組二次旋轉軸,它們相互不垂直 |
三角 | 一組三次旋轉軸,垂直於鏡面 |
六方 | 一組六次旋轉軸,垂直於鏡面 |
布拉維格點陣
十四種布拉維格點陣與七種晶系相結合,產生 14 個布拉維格點陣類型。這 14 種類型如下:
布拉維格點陣 | 晶胞類型 |
---|---|
簡單晶胞 | 每個晶胞有 1 個晶格點 |
體心晶胞 | 每個晶胞中心有 1 個晶格點 |
面心晶胞 | 每個晶胞面上有 1 個晶格點 |
基底中心晶胞 | 每個晶胞底面上有 1 個晶格點 |
末端中心晶胞 | 每個晶胞的末端面上有 1 個晶格點 |
六方緊密堆積 | 六個球最有效地填充空間的排列方式 |
立方緊密堆積 | 八個球最有效地填充空間的排列方式 |
晶體的特性
晶體的結構影響其特性:
特性 | 依賴性 |
---|---|
硬度 | 晶體結構中原子間的結合強度 |
熱導率 | 晶格中的聲子模式 |
電導率 | 帶隙和電子能級 |
光學性質 | 能隙和色心 |
磁性 | 離子的未配對電子 |
晶體的應用
晶體在各種技術和工業應用中至關重要,包括:
- 半導體(電晶體、二極體)
- 陶瓷(絕緣體、導電體)
- 金屬合金(強度、導電率)
- 藥物(活性成分的遞送)
- 傳感器(壓力、温度、光線)
結論
晶體結構是科學和技術領域中一個迷人的研究領域。瞭解晶體結構對於預測和操縱材料的特性至關重要,這對於開發新技術和創新至關重要。通過進一步的研究,我們可以進一步揭開晶體世界的奧秘,並利用其潛力以改善我們的日常生活。
延伸閲讀…
晶的意思|漢典“晶”字的基本解釋
漢語多功能字庫- 字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