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細菌】廁所細菌藏危機! 專家揭秘「這處」與馬桶蓋同等髒!

隱藏的危機:廁所門把比馬桶更可怕的細菌天堂

你知道嗎?廁所門把上的細菌數量,其實和馬桶不相上下,甚至更加可怕!尤其是習慣上廁所滑手機的人,更容易帶走新冠、諾羅、大腸桿菌等病毒,在不知不覺中生病。

專家建議開門時最好減少接觸面積,例如僅用指甲觸碰門把,並在觸碰後立即洗手。

廁所細菌 Play

除了門把,廁所內還有許多容易被忽略的細菌温牀,比如沖水時飛濺的水花會將病菌帶到各個角落,包括馬桶座圈、地面、牆壁等等。

廁所細菌

為避免感染,專家建議定期清潔廁所,並使用消毒劑進行消毒。沖水前蓋上馬桶蓋並不能減少細菌的傳播,反而會將細菌帶到其他地方。

最後,提醒大家上完廁所一定要洗手,並避免用手機等物品觸碰眼口鼻,以降低感染風險。

表格:廁所常見細菌

細菌 來源 病症 預防措施
大腸桿菌 糞便 腹瀉、嘔吐、發燒 保持廁所清潔,上完廁所後洗手
金黃葡萄球菌 皮膚、鼻腔 皮膚感染、肺炎 保持個人衞生,避免用手觸碰眼睛、鼻子、嘴巴
幽門桿菌 胃部 胃潰瘍、胃癌 保持飲食衞生,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
諾如病毒 糞便、嘔吐物 急性腸胃炎 保持廁所清潔,上完廁所後洗手
新型冠狀病毒 呼吸道分泌物 發燒、咳嗽、呼吸困難 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廁所細菌:無所不在的隱形危機

我們每天都使用廁所,但你是否曾想過,在看似乾淨的環境中,潛藏著多少肉眼看不見的細菌?根據研究,廁所裡存在著數百萬種不同的細菌,其中一些對人體健康有潛在的危害。因此,瞭解廁所細菌的種類、傳播途徑以及預防措施至關重要。

常見的廁所細菌種類

細菌種類 潛在危害
大腸桿菌 (E. coli) 引發腹瀉、尿路感染等
沙門氏菌 (Salmonella) 引起食物中毒
金黃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造成皮膚感染、肺炎等
糞腸球菌 (Enterococcus faecalis) 引起尿路感染、心內膜炎等
諾如病毒 (Norovirus) 導致嘔吐、腹瀉等腸胃炎症狀
腺病毒 (Adenovirus) 引發呼吸道感染、結膜炎等

廁所細菌的傳播途徑

廁所細菌可通過以下途徑傳播:

  • 糞便和尿液中的細菌可污染馬桶表面、地板和牆壁。
  • 沖水時產生的氣霧可將細菌傳播到空氣中。
  • 未洗手或洗手不徹底可將細菌傳播到其他物體和人體。

預防廁所細菌感染的措施

為了預防廁所細菌感染,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 使用完廁所後,務必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 20 秒,並擦乾手。
  • 在公共廁所,可以使用免洗洗手液或酒精消毒液消毒雙手。
  • 定期清潔和消毒馬桶、地板、牆壁和其他可能被污染的表面。
  • 使用一次性馬桶墊或消毒濕巾清潔馬桶坐墊。
  • 沖水時,蓋上馬桶蓋以減少氣霧的產生。
  • 避免在廁所內放置食物或飲料。

結語

廁所細菌無處不在,我們需要提高警惕,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保護自身健康。通過保持良好的衞生習慣和定期清潔消毒,我們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廁所細菌的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