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四代藝術家代表洪天宇辭世,享年 63 歲
[摘錄]洪天宇 (1960-2023),1960 年出生於台灣台中,曾獲台北市立美術館廖繼春油畫創作獎第一名。其創作聚焦於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關注現代環境議題。[摘錄]


追憶洪天宇其人其事
- 遺憾離世:2023 年 5 月 14 日,洪天宇因心肌梗塞逝世,享壽 63 歲。消息震驚台灣美術界,令親友及同業哀痛不已。
- 獨立創作:洪天宇是一位性格孤獨的藝術家,喜愛隱居創作。他曾深入漁船作業三個月,目睹漁民獵捕鯊魚的殘酷景象,深深影響其後續作品。
- 獲獎殊榮:1985 年,洪天宇榮獲省立台中圖書館台灣省公教人員書畫比賽油畫專業組第二名。2000 年,他獲得台北市立美術館廖繼春油畫創作獎第一名。
- 《大悲宴》系列:2008 年,洪天宇創作了「大悲宴」系列,將人體描繪為豬肉和內臟,引起了社會關注。該系列畫作在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上售出,總價達到新台幣 2000 萬元。
「刺客」特質與獨特畫風
- 國美館讚譽:2013 年,洪天宇被國立台灣美術館評選為「刺客」,肯定其獨特的創作實踐,為台灣美術開拓了新的視野。
- 實景寫生:洪天宇的油畫風景畫以寫實手法描繪台灣自然風光,展現出台灣獨特的輪廓和色彩,提供觀賞者全新的視覺體驗。
- 人與自然的對話:洪天宇的作品常將非自然物體塗上白色,象徵人類與大自然的互動與張力。
回顧洪天宇的主要成就
時間 | 作品/成就 | 説明 |
---|---|---|
2018 年 | 「沉默的半屏山」獲義大利拉古納藝術獎 | 北投區展出,獲國際認可 |
2013 年 | 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 | 被選為「刺客」,肯定藝術獨特 |
2000 年 | 台北市立美術館第 1 屆廖繼春油畫創作獎第一名 | 台灣代表藝術家,獲美術館獎 |
1985 年 | 台灣省公教人員書畫比賽油畫專業組第二名 | 省政府獎勵,作品受肯定 |
追思與紀念
洪天宇的代理畫廊日帝藝術負責人李威震表示,將與家屬協調舉辦追思會及回顧展,以緬懷這位傑出的台灣藝術家。
文章內容目錄
洪天宇作品:新世代抽象藝術的先驅
洪天宇的作品以其鮮明的色彩、獨特的肌理和動態的構圖而聞名。身為新世代抽象藝術的先驅,他的藝術探索了時間、空間和感官體驗的本質。
創作風格
特徵 | 描述 |
---|---|
抽象性: 脱離具象形式,專注於色彩、形狀和肌理的表現。 | |
色彩鮮豔: 使用對比鮮明的色彩,營造出視覺衝擊力和能量感。 | |
動態構圖: 通過線條、形狀和肌理的相互作用,創造出動態和充滿活力的構圖。 | |
肌理豐富: 採用各種技法,例如刮擦、堆疊和塗抹,創造出豐富的肌理效果。 | |
時間性: 通過層次和筆觸的運用,暗示時間流逝和變化。 |
代表作
作品名稱 | 年份 | 特色 |
---|---|---|
《無題》系列(2010-2015) | 抽象畫,以鮮豔的色彩和動態的筆觸表現。 | |
《空間與時間》系列(2016-2018) | 探索時間和空間的關係,通過多層次繪畫和錯視效果。 | |
《感官體驗》系列(2019-至今) | 透過視覺、觸覺和情緒的融合,傳達感官體驗。 |
影響
洪天宇的作品受到抽象表現主義、極簡主義和東方哲學的影響。他的作品被視為中國當代抽象藝術的代表,並在國際上獲得讚譽。
結論
洪天宇的作品以其獨創性、表現力和對抽象藝術的貢獻而受到認可。作為新世代抽象藝術的先驅,他的作品繼續激勵和挑戰觀眾,探索藝術的界限和人類體驗的本質。
延伸閲讀…
洪天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洪天宇線上作品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