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牌坊 什麼意思】揭密立牌坊的真實含義:貞潔表揚還是偽善遮羞?

貞潔與牌坊

引言
貞孝節烈牌坊,是封建社會崇尚貞潔和孝義

「又當又立」是一個貶義詞,意指一個人一邊做著不道德的事,一邊

立牌坊 什麼意思 Play

貞孝節烈牌坊:封建社會的節烈旌表

引言

貞孝節烈牌坊,封建社會貞節旌表制度的產物。它表彰女性堅守節孝,彰顯封建禮法之嚴苛。

立牌坊 什麼意思

由來與發展

貞節旌表制度起源於秦代,至明代得到法制保障。清代設立節孝祠,擴大旌表範圍。北洋政府廢除貞節旌表,國民政府正式廢除。現存最後一座貞孝節烈牌坊建於 1921 年,由時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題字。

表揚標準與興建

貞孝節烈牌坊需官方許可方可興建。地方官考察後奏請禮部旌表。碑文由官員親撰,記錄節婦事蹟。牌坊一般為樓閣式,刻有「欽旌節孝」等字樣。

旌表類型

貞孝節烈牌坊分為貞節、貞壽、貞烈、節孝、節烈等類型,表彰女性盡心守節守孝的行為。

文化影響

封建社會重視貞潔,貞孝節烈牌坊既是節烈女性的榮耀,也是封建禮教對女性約束的體現。「又當又立」的貶義詞源自貞節牌坊,意指表裡不一、自相矛盾。

時期 旌表方式 興建理由
北洋政府 允許受褒揚人、家屬或同鄉建坊立碑 表彰貞節
清代 撥發建牌坊銀兩 彰顯守節守孝
秦代 確立旌表貞節制度 重視婦女貞操
明代 得到法制保障 保護節婦權益
中華民國 廢除貞節旌表 促進女性解放
現存 湖南衡陽縣唯一可考證 守節寡婦廖黃氏
建築形式 樓閣式或墓碑式 地方差異
碑文內容 記錄節婦事蹟或詩句 彰顯節烈

立牌坊是什麼意思?

定義:

立牌坊,又稱豎立牌坊,是一種高大的石制或木製結構,通常帶有雕刻和銘文,在中國傳統建築中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用途:

立牌坊在古代中國有以下用途:

用途 説明
慶祝功績 表彰個人或家族的重大成就,例如科舉考試中名列前茅或對國家有重大貢獻
表達孝道 紀念已故祖先,表達後代的孝心
標示界限 標示城市或村落的入口,或劃分不同區域
裝飾性 作為建築物的裝飾性元素,增添莊嚴和美感

結構:

立牌坊通常由以下組成部分:

組成部分 説明
柱子 直立的柱子,支撐整個結構
橫樑 柱子之間的水平橫樑
額枋 橫樑上方的小型橫樑,帶有銘文
斗拱 在柱子和橫樑之間的裝飾性結構,用於加強支撐
屋頂 牌坊頂部的屋頂,可以是單層或多層

常見題材:

立牌坊上常見的題材包括:

立牌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多重意義:

  • 榮譽和表彰:表彰傑出人士的功績和德行。
  • 孝道和倫理:表達對祖先的敬意和重視家庭關係。
  • 標識和導航:標示重要地點,方便人們辨識和方向。
  • 文化傳承:反映中國傳統的建築形式、藝術風格和道德觀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