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桿遷移爭議:專家建議及台電規範
【有民眾購買預售屋,發現電線桿聳立在工地附近,詢問銷售人員得知會移走,事後發現雖有遷移,但移向右邊鄰居遭到抗議後,最終又移回自家門前,委請銷售人員或工地主任處理,雙方互踢皮球。專家指出,合約若有註明必須處置電線桿,建商就有責任移除,口頭承諾較難舉證,可以寄發存證信函,再行調解或訴諸民法,亦可向台電申請遷移電線桿,並找建商協調分攤費用,這也是折衷方法。**


台電遷移配電設備規範
根據台電規定,民眾申請遷移既設配電設備,分為免費遷移和付費遷移兩種情況:
免費遷移情況:
- 桿線、變壓器等設備妨礙通行。
- 桿線位於農田中,妨礙農業機械操作或水利運用。
- 既設配電設備經過私有土地或其上空,造成土地使用障礙。
- 線路因工程需要,必須變更接户點或設備。
付費遷移情況:
- 既設配電設備經過私有土地或其上空,沒有構成妨礙。
- 申請人因風水因素,要求遷移設備。
自費遷移電線桿注意事項
台電表示,申請自費遷移電線桿時,費用通常較高,曾有民眾因費用昂貴而打退堂鼓。因此,民眾在申請前應先瞭解估價單,以免造成後續糾紛。
專家建議
- 合約註明需處置電線桿,可作為建商責任依據。
- 口頭承諾難以舉證,建議以書面形式溝通。
- 協調台電遷移設備,並與建商協商分攤費用。
情形 | 收費 |
---|---|
妨礙通行、影響農耕、造成土地使用障礙、工程需要 | 免費 |
自費安裝、改善風水 | 自費,由申請人及台電共同負擔(若經過私有土地或其上空未構成妨礙) |
文章內容目錄
電線桿可以移走嗎?
電線桿移設的可行性與考量
電線桿作為輸配電系統的一部分,對於電力供給至關重要,但同時也可能對景觀、交通安全造成影響。因此,「電線桿可以移走嗎?」這個問題一直受到關注。本篇將探討電線桿移設的可行性和相關考量。
移設可行性
理論上,只要有適當的技術、資金和規劃,電線桿是可以移走的。移設方法主要有地下化或架設高壓鐵塔。然而,這兩者都涉及高額成本和複雜的工程技術。地下化必須開挖地面並鋪設電纜,而高壓鐵塔則需徵收大量土地並具備高度抗震設計,對環境和公共建設也可能產生影響。因此,移設的實際可行性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評估。
移設考量因素
表格:電線桿移設評估因素
考量因素 | 描述 |
---|---|
技術可行性 | 是否具備可行的移設方法(地下化或高壓鐵塔)。 |
經濟成本 | 移設工程所需經費,包含材料、施工、土地徵收等費用。 |
地理條件 | 地質情況、地形地貌,是否適合地下化或架設鐵塔。 |
環境影響 | 移設對鄰近土地、植被、景觀的影響程度。 |
民眾意願 | 移設方案是否獲得當地民眾和相關利害單位的支持。 |
配線容量 | 移設後的電力配線是否能滿足當地用電需求,避免供電中斷或電壓不足等問題。 |
安全性 | 移設後是否符合電力傳輸安全基準,不構成公共或個人危害。 |
效益性 | 移設後對景觀改善、交通便利的提升程度,相較於移設成本的效益評估。 |
決策權責與流程
電線桿移設通常牽涉到公部門(電力事業、地方政府)、土地權利人和相關利害單位的權限和協調。具體的決策權責與流程會因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管理機制而有所差異。一般而言,以下步驟常見:
- 民眾或團體提出申請:有需求移設電線桿者提出申請書。
- 電力事業評估:評估移設的可行性和成本,提出方案。
- 公部門審查核准:由地方政府或專責單位根據申請書、電力事業的方案和相關規範進行審查並核准。
- 協調土地徵收或同意:若移設方案涉及私有地或其他公共用地,需取得土地徵收同意或使用同意。
- 施工監管驗收:電力事業或委任單位進行施工,由公部門監管並最終驗收。
案例與經驗分享
各國針對電線桿移設都有不同的處理經驗和方式。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