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青玉麒麟吐書 – 清乾隆,祥瑞的象徵
青玉麒麟吐書
清乾隆,高14 vicisstir米,長22釐米,寬8釐米。青玉質。立體圓雕,以凸、透、深雕、陰刻等工藝琢制麒麟。麒麟為卧姿,回首狀,雙眼圓睜,口吐煙雲,有雙角,牛蹄形足,寬而長的獅形尾。身飾麟紋, trzyma負書,書上有結帶飄垂。清宮舊藏於慈寧宮。


傳説與代表
青玉麒麟吐書,是中國古代傳説中的瑞獸。雄性為麒,雌性為麟,或合而簡稱為麒麟,是祥瑞的象徵,且能吐玉書。孔子稱麒麟為仁獸,實為寄託孔子當時的心境。後《公羊傳》解釋為“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或“王者至仁則書”。也有説“麒麟書”是書體名,相傳為孔子之弟子申為秦王紀瑞所制之書。
立體雕之演進
此技約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如紅山文化中的玉鳥、含山文化中的玉人等,都是早期圓雕的代表作。此技以後各代多有發展,至清代趨於鼎盛。
1. 麒麟吐玉書:傳説與寓意
「麒麟吐玉書」這個詞彙在古代文獻中常常出現,它指的並不是麒麟真的會吐出一本書,而是指一種罕見的書籍。這種書通常只有在重大典禮、慶典或是國家大事時才會出現,象徵著祥瑞和吉兆。
傳説最早的「麒麟吐玉書」出現於黃帝時期。當時黃帝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突然一隻麒麟從天而降,口中吐出一卷玉書。玉書上記載了治國安邦之道,幫助黃帝統一了天下。從此,“麒麟吐玉書”便成為了祥瑞之兆的代名詞。
在後來的朝代,「麒麟吐玉書」也曾多次出現。例如漢朝時,劉邦在稱帝後,麒麟也曾降世,口中也吐出了一卷玉書。玉書上記載了治國之道,幫助劉邦建立了漢朝的基業。
2. 麒麟吐玉書:寓意與象徵
「麒麟吐玉書」的傳説,其實是古代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嚮往。它象徵著:
- 祥瑞之兆: 麒麟是吉祥的瑞獸,它的出現代表著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 治世之典: 玉書上記載的都是治國安邦之道,代表着國家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 知識的傳承: 麒麟吐玉書也象徵着知識和文化的傳承,代表着文明的進步和發展。
3. 麒麟吐玉書:文學中的運用
「麒麟吐玉書」在古代文學作品中也經常出現。例如:
- 晉代葛洪的《抱朴子》: “昔黃帝封泰山,有童子着五采衣,乘白鹿而至,曰:’吾麒麟使也,來獻玉一卷,上刻黃帝之治。’黃帝受而讀之,遂興天下。”
- 唐朝李白的《上李邕》: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 宋朝蘇軾的《赤壁賦》: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這些例子都表明,「麒麟吐玉書」在古代文學中被賦予了深刻的寓意,它代表着美好的願望和對理想世界的追求。
4. 麒麟吐玉書:現代的意義
在現代社會,「麒麟吐玉書」的傳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它提醒我們:
- 追求美好生活: 我們要像古人一樣,不斷追求美好生活,努力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
- 學習知識文化: 知識和文化是我們進步的動力,我們要不斷學習,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建設國家。
- 傳承優良傳統: 我們要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並將這些傳統發揚光大。
5. 麒麟吐玉書:表格總結
特點 | 寓意 | 象徵 |
---|---|---|
麒麟的出現 | 祥瑞之兆 | 國家興盛 |
玉書的內容 | 治國安邦之道 | 國家昌盛 |
麒麟吐玉書的行為 | 知識的傳授 | 文明的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