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劫】一小劫:時間單位大解密,劫中奧秘盡在掌握

劫:時空的度量

佛教中,“劫”是一個時間單位,有小劫、中劫和大劫之分。通常所指的小劫,也稱“增減劫”。

小劫與中劫

一小劫 Play

《佛學常見辭彙》中記載人壽最長為八萬四千歲,其後每百年減少一歲,至十歲止;自十歲起,每百年增加一歲,復至八萬四千歲。這一增一減構成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

大劫與四劫

一小劫

四個中劫即為一大劫,包含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於成劫,世界逐漸形成,經歷二十個小劫。於住劫,世界安穩,有佛出世教化,亦歷二十個小劫。於壞劫,世界衰敗毀壞,經十九個增減劫而徹底消亡。於空劫,世界空虛黑暗,歷二十個小劫。

賢劫與彌勒佛

佛陀言,我等所處的劫稱之“賢劫”,意為賢人眾多。此劫中一千尊佛出世,釋迦牟尼佛為第四尊,而彌勒佛將為第五尊佛。

劫的性質和週期

大劫周而復始,循環無盡。據《俱舍論記》,二十個中劫為成劫,二十個中劫為住劫,二十個中劫為壞劫,二十個中劫為空劫,總共八十個中劫為一大劫。

劫的計算

劫的計算方式並非統一。有以佛與辟支佛有無出世為標準,將劫區分為大劫與中劫。若按此算法,一大劫為268億7680萬年。

一小劫

是一個佛教術語,指極長的時間單位。而一小劫,則是劫中的一個較短的單位,指80億4千萬年

根據佛教典籍,一小劫中包括四個中劫和二十個壞劫。中劫是指天地形成、繁榮昌盛的時期;而壞劫則是指天地毀滅、劫火焚燒的時期。

一小劫的時長計算

單位 時長 換算
原子時 2.548 × 1017 8.04 × 10-12
公元紀年 8.04 × 108 一小劫

一小劫的佛教意義

一小劫在佛教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 宇宙輪迴的單位:一小劫是宇宙從形成到毀滅的一個循環,代表著宇宙的生滅無常。
  • 修行者的修為時間:一小劫被認為是菩薩修行成佛所需的時間。
  • 人的壽命和業報:凡人的壽命通常只有幾十年,與一小劫相比微不足道,但累積的業報會延續到下一小劫。

一小劫的科學證據

一些科學研究提供了與一小劫時長相符的證據:

  • 地質證據:地球上的地質層顯示,過去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的滅絕事件,週期約為 2.5 億年,接近於一個中劫的時長。
  • 宇宙學證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分析表明,宇宙的年齡約為 138 億年,相當於 1.7 個一小劫。

結論

延伸閲讀…

劫(時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佛教叢書1-教理 – 星雲大師

一小劫是一個極其漫長的時間單位,代表著宇宙的輪迴、修行者的修為和人類業報的延續。通過科學和佛教典籍的結合,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這個時間尺度及其對我們的存在的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