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石獅子的寓意與擺放
石獅子鎮守著廟宇門前,傳遞著不得褻瀆與侵入的訊息。
石獅子的擺放自有一套規矩,往往成雙成對。根據「男左女右」的陰陽哲學,參照神明從廟門眺望的方向,左側安放雄獅,右側安置雌獅。


雄獅張口咆哮,威武壯烈,前爪間玩弄或託扶繡球或金錢。雌獅閉口露齒,温柔慈祥,前爪撫摸或安放幼獅。
石獅子雌雄相依,契合傳統男女分工與家庭美德。雄獅手中的繡球寄寓「圓滿結綵」的美意,同時象徵繁衍子嗣。雌獅撫育幼獅,展現親子相依的情感。
擺放規矩
- 通常一雄一雌,成雙成對
- 符合「男左女右」的陰陽哲學:左側雄獅,右側雌獅
- 參照廟堂內神明視角:從廟門望去,右側為雄獅
特殊例外
- 嘉峪關內側關帝廟、曲阜孔府、鼓樓石獅子:爪下無繡球和幼獅,難辨雌雄
- 泰 Sơn 「孔子登臨處」:雌左雄右,與常規相反
- 須彌座和錦鋪為石獅子的基座
石獅子的造型
- 頭頂捲髮,威武雄壯
- 造型各異,在中國經過美化修飾
石獅子的製作
- 石匠雕刻出獅子的外形後,掏空嘴部
- 保留部分相連,再去除相連處,形成石球
- 再經細緻打磨,成為光滑的石球
石獅子的起源和作用
- 漢代從西域傳入中國
- 民間工匠早期所見獅像有限,因而造型呈現虎獅混合之態
- 石獅子具有避邪、陣社稷、吉祥之寓意
- 皇宮大殿、廟宇神殿、富豪宅邸均設有石獅子
- 佛教視獅子為「靈獸」,具有護法辟邪的功能
文章內容目錄
廟前石獅子:公母分明的守護者
在傳統廟宇中,廟前石獅子扮演著重要的守護角色,其公母之分更是意義非凡。廟前石獅子公母,其特徵與象徵意義如下:
特徵 | 公獅子 | 母獅子 |
---|---|---|
位置 | 左側(廟門外) | 右側(廟門內) |
姿態 | 口張,怒目而視 | 口閉,温和慈祥 |
腳下物品 | 繡球(象徵吉祥喜慶) | 幼獅(象徵傳承繁衍) |
鬃毛 | 威武濃密 | 細長柔順 |
公獅子:威武雄壯的守護者
左側的公獅子,張著大口,目光鋭利,氣勢威嚴。其腳下踩著繡球,象徵著吉祥如意。公獅子是廟宇的守護者,驅邪鎮煞,威震四方。
母獅子:温柔慈悲的守護者
右側的母獅子,目光平和,口閉含笑,神情温和。其腳下踩著幼獅,象徵著傳承繁衍。母獅子代表著慈悲與保護,撫育後代,維護廟宇的祥和。
公母獅子的互動:陰陽調和
公獅子和母獅子一左一右,形成陰陽調和的格局。公獅子的威猛剛強與母獅子的温柔慈祥,相互平衡,共同護衞廟宇的安寧。
石獅子的文化意涵
廟前石獅子不僅具有守護功能,更承載著豐厚的文化意涵:
- 威震四方:獅子的威猛形象,震懾邪祟,保一方平安。
- 辟邪鎮煞:石獅子的威嚴氣勢,可驅逐邪魔外道,庇佑廟宇香火。
- 吉祥如意:公獅子的繡球,象徵著喜慶吉祥,為廟宇祈福迎祥。
- 傳承繁衍:母獅子的幼獅,代表著廟宇的綿延不絕,世代香火鼎盛。
結語
延伸閲讀…
石獅子問答集 – 橄欖油鑽家
三教山廟門前的石獅子
廟前石獅子公母,不僅是廟宇的守護者,更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吉祥辟邪的象徵。其威武雄壯與温柔慈祥的形象,共同構成了一幅陰陽調和、祥瑞平安的畫面。